一针见血 | “安史之乱”的“史”
◎杨顺仪
《报告文学》杂志2009年第12期载有《永远的李白》一文,文中有一段话:“李白真是一个忠君的文化人,六十一岁时,当听说太尉李光弼在征兵镇压乱军史可法时,他又毅然从军,可惜身体有病‘半道而还’,以当涂作为终老之地。”这是典型的张冠李戴。
史可法是南明弘光政权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曾率兵阻击来犯扬州的清军,最后城破,不屈而死。这样一个距离唐朝七八百年的后人,大唐将军想打也鞭长莫及。
其实,李光弼欲镇压的是“安史之乱”元凶之一史思明。史思明,突厥人,与安禄山同乡。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他与安禄山一道,以奉密旨讨伐杨国忠的名义,发动“安史之乱”。不久,安禄山被他儿子所杀,史思明假降唐廷,“外示顺命,内实通贼”。羽毛渐丰后,乾元二年(759)他僭称帝,自号大燕皇帝。后被其子所杀。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12年第1期《一针见血》栏目。《一针见血》栏目欢迎投稿,投稿可发送至邮箱:yaowenjiaozi2@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