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存在主义和罗素自由主义的思辩

2023-05-30 11:59 作者:光逝立华奏  | 我要投稿

这是鄙人的粗浅理解,若有误解和错误,多多包涵,欢迎指正∶ 存在主义者的经历,使他们不依赖从别人那里获取情感上的支持,而且物质上的富足淡化了对商品流通的必要性的认知,那些需要用劳动从他人哪里获取一部分生活所需要素的人,是为存在主义者鄙视的。存在主义者不以客体自居,劳动获取生活要素的行为必须是主体主导的,存在主义者通常认为,构成商品流通的体系是由一个主体牵头,由诸多客体组成的,而这个主体就是劳动者。存在主义者极力否认商品流通中各个客体的作用,寻找主体存在的价值就是存在主义者的宗旨,因此存在主义者对于客体的存在不够重视,并主动切断主体和客体的联系,这使得存在主义者无法很好地融入由商品流通构成的世界,(思想、知识、生活必需品、情感必需品,这些都是商品的组成要素)这是由存在主义者对于互通有无来补全缺陷的行为的鄙夷决定的。 在存在主义者眼中,矛盾是被生产出来而非再生产的,因此存在主义者需要找到将矛盾永远消灭的方法。这个是存在主义者的想法,用于保证主体的主导,将客体排除在外会更有利于这一点。 罗素自由主义和一般的自由主义不同,不强调对于不同阶级之间的抗争,反而对另一个阶级的人报以同情。其核心思想是积极将主客体和商品流通的世界建立更多联系,将有联系的事物,甚至可能联系很弱的事物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用于将主客体紧紧捆绑在一起。而手段就是创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这个自由发展的环境是受到限制的有限自由,有主体和客体对自我的限制,有主体对客体的限制,也有客体对主体的限制。评判自由的方式就是是否能让主客体之间建立更多联系,以及对于主客体之间的矛盾是否有化解和缓解的作用。 存在主义者强调主体的主导性,罗素自由主义强调积极建立主客体之间的联系。这个是他们的核心想法,区别在于对矛盾的认知。存在主义者认为矛盾是生产出来的,是一个最终能够解决的概念,通过人为的切割,让矛盾存在的土壤消失,矛盾就不存在了。罗素自由主义的底层逻辑是矛盾是再生产而非生产出来的。矛盾无法单独存在,一定是有一个主体和另一个主体之间存在矛盾,也就是主体和客体之间存在矛盾。主体和客体之间存在藕断丝连的联系因而无法单独存在,矛盾的土壤不会消失,除非有新的主体取代了旧的主体,主体变化客体也会跟着改变,新的主客体带来新的矛盾,更换了土壤的矛盾还是矛盾,矛盾因而不会得到解决。 因此存在主义者致力于寻找矛盾存在的根源,并加以解决,而商品流通的规则让存在主义者可能的想法只能存在于脑海里。罗素自由主义则是在强调主客体之间已经带有的联系之余,添加新的联系,在新的矛盾出现之前,让当下矛盾平稳有序地度过。

存在主义和罗素自由主义的思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