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效法先贤 继往开来 兴邦逐梦 (二):如何弘扬儒家文化?

2021-11-10 15:07 作者:一阎九鼎  | 我要投稿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人为什么会忧愁、困惑、恐惧?未来不确定!

    孔子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儒家继承者更是把易经的生生不息通过“三纲八目”具化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人格蓝图和人生愿景,而且设计了实现的路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为理想愿景变为现实,设计了可行的路径。

    后来儒家前赴后继,儒学自始至终都是在变革中。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

    儒家在工业文明时期,未能及时更新,遭受百年之耻,而今在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型时期,信息的特点,知识、信息成为第一生产要素,儒家应在知行体用全面革新,与民主宪政,与法治、自由、平等更深结合,与信息时代的科技、互联网文化结合,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结合,与马克思主义结合,才是出路与方向。

    这些都是我们要努力的。

    目前,混乱的世界需要建立文明的新秩序,我要到旧世界去看看。

本文为《第二届祭孔拜师仪式暨中国管理模式学术报告会》阎雨老师致辞分享第二部分




效法先贤 继往开来 兴邦逐梦 (二):如何弘扬儒家文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