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枕美著名诗篇《过吴山》《上金鸡岭》《登香山》

六月夏至,昼夜均长;端午佳节,驱邪吉祥。
在这个大好日子里,我们特别向中国文化艺术界和全中国人民推荐王枕美先生的三首诗,是为《过吴山》《上金鸡岭》《登香山》。
惟愿与广大读者们一起倾情分享!
王枕美先生三首著名诗篇:《过吴山》《上金鸡岭》《登香山》
过吴山
王枕美/著
昔日东坡游吴山,
天赐暴雨有美堂。
而今我也吴山过,
漫山桂花欲怒放。
同是红尘逍遥客,
千年之约遥相望。
一卷诗书与君读,
两耳涛声长江浪。
2015.9.9
杭州
这是王枕美先生的人生观!
上金鸡岭
王枕美/著
登上金鸡声闻天,
千佛名山咫尺间。
放眼苍穹青未了,
回头新柏树三千。
山不在高神韵足,
随遇而安精气添。
幸有先生留文脉,
一脉正气在人间。
2015.10.1
济南
这是王枕美先生的历史观!
登香山
王枕美/著
山脚望炉峰,嶙峋瘦而高,
恍如一位历史老人在思考;
踏至炉峰,跌宕起伏,
好似走进一部历史的歌谣。
唱尽了人世是非曲直,
阅尽了人间丑恶美好,
登上绝顶欲冲天而起:
走出小我!走向大我!
立一代之言;
做万世师表。
归来时——
我携你手悠游于山水之间,
与你琴瑟和鸣共白头到老。
2018.9.19
北京
这是王枕美先生的大境界!
王枕美先生的三首著名诗篇《过吴山》、《上金鸡岭》、《登香山》,正是他的三篇庄严的人生追求宣言书。
这三首诗写在三个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过吴山》在2015年9月9日写于杭州,《上金鸡岭》在2015年10月1日写于济南,《登香山》在2018年9月19日写于北京。
既然谈到先生这三首名诗是他的三篇庄严的人生宣言书,就必须谈一谈这三首诗的写作背景和构思联想。
先说《过吴山》。
先生的家在吴山东麓十五奎巷,而他的工作室在吴山西麓吴山广场 ,有捷径可通,可翻过吴山直达工作室 ,仅需15分钟左右时间,他几乎每天都翻过吴山到工作室。若逢中秋佳节,吴山上的桂花开了,桂香袭人,整座吴山淘醉在桂花雨中;他自然而然想起了北宋苏东坡大诗人,也是经常来吴山:登山,看山,赏山,还在吴山有美堂遇上了一场不期而遇的大暴雨,写出了《有美堂暴雨》著名诗篇流传千古。
苏东坡诗、书、画三绝于世,先生也诗、书、画三绝于世,他们二位大诗人,都喜欢吴山,简直似有千年之约,于是先生这首《过吴山》便吟唱出来了。
正如他在诗中所唱:“同是红尘逍遥客,千年之约遥相望。一卷诗书与君读,两耳涛声长江浪。”
于是先生浮想联翩、超越时空,将自己的一卷现代诗画寄与千年之前的苏东坡把玩,仿佛从赤壁传过来那轰鸣的江涛之声。
苏东坡唱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先生在浙江博物馆武林文博讲坛系列讲座主讲《从西湖诗词谈中国诗歌传承之路》中说“我再与大家分享一首他(苏东坡)的诗《法惠寺横翠阁》:“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纵,吴山故多态,转侧为君容。幽人起朱阁,空洞更无物,惟有千步岗,东西作帘额。春来故园归无期,人言悲秋春更悲,已泛平湖思濯锦,更看横翠忆娥眉。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百年兴废更可哀,悬知草莽化池台。游人寻我旧游处,但觅吴山横处来。”
千步岗是吴山;平湖是杭州西湖景观平湖秋月;濯锦即成都大河锦江;横翠即吴山横翠阁,现尚在,其名横翠楼;娥眉,四川娥眉山。可见他的思乡之情之深,而他也已把杭州当作了自己的故乡。此诗结尾更是流露出他的风趣、散淡之本心:“游人寻我旧游处,但觅吴山横处来。”读到此处 ,只见一位才华横溢、豪情万丈的大诗人从吴山脚下潇洒地向我们走过来了。
这是先生和苏东坡的共同乡情,他们都依恋吴山,他们都把杭州当做自己的故乡。
这样的人生,何其荣耀,何其相似;这样的人生,是可以流传千古的。
这正是王枕美先生的人生观!
接下来谈《上金鸡岭》。
这首诗写于2015年10月1日国庆节,那是先生参加山东济南艺术博览会,金鸡岭就在艺博会的举办地济南国际展览中心和先生所下榻的济南大酒店附近,因其山形如同一只展翅飞翔的金鸡而得名,与济南最高峰千佛山只咫尺之遥。
先生唱道:“登上金鸡声闻天,千佛名山咫尺间。”与其说在唱二座山,还不如说在直言自己山水画的艺术成就和他在当代艺术界的巨大影响力。
“放眼苍穹青未了,回头新柏树三千。”青未了,寄语唐代大诗人杜甫写泰山之诗意;树三千,则是唱了金鸡岭的一大景观,满山种植不久的小柏树,也将很快会屈壯成长为参天大树。
“山不在高神韵足,随遇而安精气添。”既写金鸡岭,也写自己;诗句所唱先生对自己心态平和的认同。
先生此诗的收尾,有如在群山之中奇峰突起,而诗也从小我走向了大我的大境界!
大家请听:“幸有先生留文脉,一脉正气在人间。”
先生大赞中国伟大的儒家文化先行者孔子为我们中国所做出的伟大贡献!
这首诗既是王枕美先生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也是王枕美先生的历史观!
最后谈《登香山》。
《登香山》是先生2017年进入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挂牌王枕美工作室以来所写的诗,也是他多次登临香山有感而发的名诗。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而先生既喜欢观水,也喜欢登山,可以说先生二者兼得而有之。
此诗首先用四行排列的诗句写了远望香山香炉峰的景象和登山时的体验:
“山脚望炉峰,嶙峋瘦而高,
恍如一位历史老人在思考;
踏至炉峰,跌宕起伏,
好似走进一部历史的歌谣。”
既概括了登山过程中的状态,也道出了人生之路上的种种不易。
正如他在诗中所诉:
“唱尽了人生是非曲直,
阅尽了人间丑恶美好 ,”
先生此时豪情万丈,诗心澎湃,放声高歌:
“登上绝顶欲冲天而起:
走出小我!走向大我!”
这是先生的人生追求大目标!
先生同时庄严宣告:
“立一代之言;
做万世师表。”
这是先生的人生最高大境界!
然后,先生复归平静舒心地唱道:
“归来时——
我携你手悠游于山水之间 ,
与你琴瑟和鸣共白头到老。”
这首名诗是王枕美先生登临香山登上绝顶时的有感而发!
这首名诗赋予了王枕美先生的人生观和历史观!
这就是王枕美先生的大境界!


王枕美,字大美,号远航,大美堂堂主,著名学者诗人、书画家、散文家、历史学家。
王枕美出生在浙江温州永强一个东海沿岸的村庄。东海、雁荡山、楠溪江造就了他诗情画意、知山乐水的品格。师从傅抱石、黎雄才,毕业于意大利博洛尼亚美术学院,欧洲保卫世界和平艺术家联谊会主席,德国与中国学者与学生联合会主席,德国与中国商业中心董事局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特聘画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级研修班导师,北京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国家博物馆特聘研究员,浙江省量子大学诗词和美术教授,广东省旗袍文化促进会智库专家,师董会(杭州)导师,北京冬奥艺术大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一代艺术大师》特邀艺术家,人民日报《环球人物》时代巨匠•为人民创作艺术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人民艺术家,《1921——2021中国近现代美术年鉴》艺术顾问、现代美术名家,《百年巨匠——新中国艺术大典》艺术顾问、现代艺术名家,《中国美术》著名中国美术家,中国现代文人山水画非遗创始人,大美堂现代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
王枕美先生精通经史,诗、书、画三绝于世,他的现代文人山水画大开大合、气势磅礴、气度非凡,具有雄厚的现代逸性笔墨和浓郁的现代生活气息。
他首先在国内提出“要正确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论现代中国诗画的艺术升华”,“重在写心和重在现代”,“懂历史、知文化、悲天悯人的文人情怀”,“走出小我、走向大我,为中华民族文艺复兴而奋斗的家国精神”等王枕美现代诗画艺术美学理论体系。
他在浙江博物馆西湖孤山馆区学术报告厅“武林文博讲坛系列讲座”主讲:《也谈黄宾虹兼论如何评价现代中国画》(2015年8月20日)、《从西湖诗词谈中国诗歌传承之路》(2017年4月15日)、《论中国现代诗画的艺术升华》(2018年3月3日),对中国现代诗画领域的现象做了全面的论述,并用二句话提出了自己历史性的总结和思考:“中国现代诗没有达到艺术升华,基本上用散文的句子排列成诗行;中国现代画没有达到艺术升华,普遍只停留在写生的层面。
他全新解读历史、激情歌颂自然,由杭州大学堂出品出版了《王枕美诗书画选集》(红本)、《王枕美现代诗选集》(白本)、《王枕美现代散文选集》(蓝本)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内知名大学图书馆、各文化大省市图书馆收藏,并颁发收藏证书。
他致力于中国文化史的研究,对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提出了自己的历史观。
他撰写《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鉴》,从初始荒蛮时期,旧、新石器时期,到夏、商、周奴隶主家族世袭制封建王朝时期 ,春秋战国文化鼎盛时期,二千五百年大地主家族世袭制封建皇朝时期的中国文化历史做出了简明的和深刻的阐述;对中华民族文化名人和中国文化历史交替及其是、非、曲、直做出了实录还原和中肯评价。
王枕美先生所撰写的《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鉴》,从中国原始社会开始,经过了上下五千年的漫长岁月和时代更替,一直写到满清皇朝退出历史文化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