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玄幻小说——烂脸
西南有座山,名望溪山,四周有溪流环绕,山中有辛夷成林。 望溪山下有座村庄,名叫望溪村,村庄受益于望溪山辛夷林,每年春三月辛夷盛开时,村庄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村民们虽然目不识丁,却是一身绸缎,一身富贵。 然而三年前开始,辛夷不再盛开,漫山遍野的辛夷木,枝头全是褐色花苞,任凭如何风吹雨打,皆不开花,而后望溪村中村民开始接连生恶疾。 最开始是面部瘙痒,紧接着面生脓疮,然后脓疮破溃,满面溃烂,针药无效,辛夷花不再,人面如恶鬼,一身绸缎很快变成一身麻布,被村外人视作恶诅之体,取外号叫:烂脸人。 村民们外出都用布巾裹面,受尽歧视,日子苦不堪言。 一天,一个五旬道士游方到望溪村,见村民异样,详细询问。村民们像是见了活菩萨,哪里敢怠慢,有问必答,三年来苦楚尽数倾出,痛哭道:这日子真是生不如死啊。 道士听后却微微一笑,说:这怪病不害人性命,莫要如此绝望。 村民说:我宁愿去死啊。 村长问道士:我等病痛,仙人是否有解救之法? 道士点头说:这恶疾来源,我已了然于胸。 村长问:是何病因? 道士遥望望溪山说:山中必有邪祟作祟,致辛夷不开,待我想个法子治了它,尔等怪病自然就痊愈了,辛夷自然也会开花了。 村长半信半疑,又不好多问,只得听从道士所言,入夜后道士携村民入夜进山。 山中寂静,不闻一丝风声,恍若与世隔绝,村民与道士提灯行走于山中,一夜无事。 寅时刚过,卯时方至,远处几声鸡鸣,山中却忽起大雾,雾中沙沙作响,仿佛有无数爬虫行走。众人不知是何物,毛骨悚然。道士却镇定自若,起根式,结巳午印,掌中起星星之火。 沙沙声已至耳畔,道士怒目一喝,将掌中星火甩出,顿呈燎原之势,咒火虽猛,却只烧大雾,不烧草木。众人瑟瑟发抖,藏在道士身后。 待大火烧尽大雾,只见一地灰烬,不知是何物所留。 道士收了术法,说:此乃湿虫残骸,村民所中之邪,便是这大雾里的湿虫了。湿虫致病,疮疡丛生,滋水糜烂,此处未罢,他处又起,难以断根。湿虫乃魍魉,人心思虑所化,肉眼难查,所以针药皆无用也。 村民们大惊失色,原来害了他们三年的病痛,竟是这肉眼难辨的魍魉。 村长问:山中为何会有魍魉? 道士说:魍魉,人心思虑之志所化,终是与尔等有关。 村民不语,道士所言乃正解,自辛夷不开,财富不来后,人心之中多有愤懑忧虑,思虑气结想来便是来自此处。 村长问:既然湿虫已除,此处邪祟便没了吧? 道士却摇头说:非也,邪祟另有他物。 众人大惊:竟还有邪祟! 村长问:如仙人所言,邪祟是何物? 道士凝眉说:此物法力甚强,贫道或许不敌。待我想个法子降它。 三日后,道士独自进山,村民无眠,于山下遥望山中。 道士在山中巡视一夜,卯时方至,天光初现,便见草木褪色,万物失华,精气皆汇入东方,道士提剑追击,见一青绿木剑高悬空中,戾气狂暴,吸纳草木精华,方圆五里草木,无一幸免。 道士大喝一声,起根式,结巳午印,佩剑出鞘,与木剑缠斗。 然道士不敌木剑,遭木剑戾气重伤数处,性命危难。 木剑咄咄逼人,戾气狂悍,道士情急之下,忽地灵光一闪,再起根式,却结庚辛印,手中得一金色令牌,令牌一闪,只听一声震耳虎啸,一头金甲双翅白虎自西方破林而入,一掌将木剑拍于地上,压在爪下,木剑先前何其彪悍,在白虎爪下竟无半分还手之力,是何道理?西方白虎属金,木剑为木,金伐木也。 村民围坐山下,见山中电闪雷鸣,似有暴风骤雨,似有野兽怒吼,震惊不已。 天已大亮,道士携木剑下山,面见村民。 道士说:山中邪祟便是这柄木剑了。 众人不信。 道士说:此剑名拂晓,乃天地木精所化,一日之间,只卯时活动,吸食草木之精,其余时日皆在眠睡,草木之精不足,山中少风,故辛夷不开。风不来,湿不去,故湿虫滋生也。 众人于是相信。 村民怒道:这妖剑作恶多端,看我不把它烧成灰! 道士却说:木剑吸食木气,乃本性也,并无作恶意图,尔等遭此大难,非它之过,何故责怪于它?我今日已将它降服,尔等大可放心。 众人却不依,非得让道士将木剑烧掉。 道士无言,只得说:此剑乃玄门沉剑山庄镇庄之宝拂晓,何故在此,必与沉剑山庄脱不了干系,待贫道去向它讨个理来。 道士说完便离开了,众人心有不甘,心中多番猜忌,也只得作罢。 道士携剑入沉剑山庄讨理,庄主龙耳却见剑痛哭:剑已归,吾儿何时归? 道士细问之下,方得缘由。 拂晓原是龙耳之女龙冉佩剑,三年前,龙冉因病亡故,拂晓日夜啼哭,令人闻之心碎,后龙耳将拂晓锁于铸剑堂,却因剑童失责,使得拂晓悄然离庄,不知去向。龙耳丧女,悲伤过度,无心寻剑,谁曾想,再次见面,已是三年之后,顿时悲伤如泉涌。 道士长叹一声,将望溪村中事尽数道来,龙耳大惊,忙遣人携医药银两随道士前去。 村民们得了银两,用了医药,得了悉心照料,恶疾痊愈,终于怨恨消散,木剑一事,不再追究。 次年,望溪山中,辛夷成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