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白|伯乐鲍叔牙
近来读《史记》,其中有一段管仲的自述。大意是,无论我管仲不得志之时是多么地“不靠谱”,可我的好友鲍叔牙都一如既往地理解和爱护我。例如,最初管仲和鲍叔牙一块做小生意,分钱的时候,管仲总是要多拿,鲍叔牙心里却没有半点怨言,他知道管仲家庭经济条件很差,多拿是应该的;眼看要打败仗的时候,管仲马上就开溜了,并且不止一次地这样干过,鲍叔牙也没有因此而鄙视管仲,他知道管仲家有老母亲需要照顾,才会不顾一切地逃命。这样的例子管仲自己说了好几条,我看后,心中大为感动,用流行的网络用语形容就是,这是什么“神仙知己”呀!后来,两人的深情厚谊被传为美谈,是为“管鲍之交”。可转念一想,如果管仲本身就是一个平平无奇之人,背负“黑历史”又如此之多,还会拥有那伯乐一般的朋友吗?我显然是存疑的。成为知己的前提是,这个人“可以”成为知己。人们常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可是在真正发光之前,许多人就已经无法忍受或无法理解“金子”的一些行为,那么就算是金子也要被当做石头了。最终,管仲成为齐相,辅佐齐国走上了强国之路。从伯乐的角度来说,鲍叔牙的“投资”无疑也是成功的。(存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