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国》第一季

秦:14年
“评价秦帝国,只需要一份中国地图,或者,一本汉字字典。那时候的中国人带着朝气,凛然站在了历史舞台的中央。”
汉
“黄老之学”:以黄帝、老子为旗帜和依托,发扬刑名之学的思想。认为对于皇帝最重要的就是无为而治。
刘彻:16岁登基,开创年号,年号为“建元”。广招贤士,推崇儒学。征伐匈奴,解决边患。 经过数十年开拓,汉朝疆域几增一倍。用30年完成登峰造极的伟业。张骞出使西域,开创丝绸之路,绵亘千年。
好不容易把窦太后熬走了,又冒出个叔叔刘安。

“天人三策”---董仲舒

司马迁--《太史公记》(史记):多次提出“中国”概念
班彪(父):东汉著名史学家&哲学家
班固(兄):《汉书》,开创“断代史”著述先河。
班昭(妹):当世第一才女,擅长做赋。完善《汉书》,独立完成《天文志》---中国早期天文学重要著作。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班超42岁,一行37书生组成的使团被派遣出使鄯善国(曾叫“楼兰”,是重要战略地位。)37书生组成的使团烧了100多人的匈奴使团营帐;班超再次出发前往于阗国,拿下西域南道;疏勒国王位之争,班超帮助老国王侄儿称王,疏勒国自此归汉。班超在西域有了家室。汉明帝去世,汉章帝继位,匈奴卷土重来,明帝召班超回中原,班超选择回到了疏勒反抗。公元94年,东汉再次统领西域全境!班超被封“定远侯”。
62岁班超让属下甘英出使大秦(即罗马帝国),甘英历时一年到达波斯湾,至此没有继续前进返程了。错过了中西方第一次交流。

“命运之神向强者迎面而来,绝境,往往是勇敢者的机会。”
班勇(班超之子)
西域都护继任者不了解西域状况,土地又被匈奴攻占。班勇5年时间,第三次打通西域。 撰写《西域风土记》。
西晋末年
王导建议司马睿(琅琊王氏)南下。
东晋
司马睿在王导的辅佐下在建康称帝,史称东晋,由此进入南北对峙的格局。
门阀政治:王族与士族共治。
王羲之:琅琊王氏后人,《兰亭集序》。魏晋风骨。
“物换星移,每个王朝都会结束,但会留下它独特的精神。”
北魏
“子贵母死”:儿子被选为皇室继承人,母亲就会被赐死。
鲜卑复立代国,后改国号“魏”,史称“北魏”。拓跋焘用13年统一北方,结束了16国时代。
鲜卑---“兵利马疾,过于匈奴”
“拓跋”---鲜卑语意为:黄帝的后代
献文帝禅位于5岁的拓跋宏,终结鲜卑传统之一“同姓婚姻”。实行“均田令”和“三长制”。立长子拓拔恂为太子,后打着“伐齐”进行南征。
南征真实目的:迁都洛阳(全面汉化的重要一步)
拓跋宏下令鲜卑改汉姓,拓跋改姓为“元”,拓跋宏改名为“元宏”。南征返回路上旧病复发身故,谥号孝文皇帝。
南齐
萧衍(被禅让)登帝,史称“南梁”。将佛教定为国教。提出僧侣不能食肉等,对佛教教义进行延展,人称“菩萨皇帝”。
建康城和罗马城后来被世人并称“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北朝奠定民族融合的基础,南朝奠定思想融合的基础,一起为盛唐铺了路。
宇文泰28岁接任贺拔岳大权管理关陇
东魏:高欢与孝武帝决裂,称东魏
西魏:孝武帝投奔宇文泰,孝武帝亡,宇文泰拥立拓跋宏孙儿孝文帝称帝定都长安,称西魏
政治格局三朝鼎立

宇文泰的战外策略:
1.制定制度
2.处理民族关系
=>八柱国&府兵制度
=>给府兵赐鲜卑姓,避免不和:
杨坚父亲杨忠被赐姓“普六茹”氏
李渊祖父李虎被赐姓“大野”氏
托古改制,仿周王朝,尊周礼,颁布“六条诏令”。
宇文泰40岁,苏绰49岁,终于迎来胜利,而苏绰49岁因操劳成疾去世。

北齐:高欢之子高洋,废东魏皇帝,自己称帝,建立北齐
北周:宇文泰之子宇文觉接受西魏皇帝禅让,建立北周
南陈:南梁大臣陈霸先逼南梁皇帝萧方智禅位,建立南陈政权
南北朝300年纷纷扰扰的乱世逐渐进入尾声。
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吕,中文名“晁衡”
社会越发达就越宽容
唐朝就有“和离”的记载,婚姻制度开放包容,女性也参与工作养家。
王昌龄投笔从戎,前往西部,《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