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医内科学病名解释及病证歌诀(四)

2022-02-01 18:21 作者:就叫我壮壮吧  | 我要投稿

                 【四】脾胃病症

胃痛:胃痛是指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亦称胃脘痛。多由脾胃受损,气血不调所致。

【歌诀:胃痛肝气柴疏肝,饮食伤胃保和安。寒邪香苏良附丸,湿热中阻清中汤。瘀血失笑丹参饮,胃阴一贯芍甘方。脾胃虚寒芪建中,胃痛诸证莫彷徨。】


痞满:痞满是指中焦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失职所致的自觉心下痞塞,触之无形,安之柔然,压之不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

【歌诀:痞满肝胃越鞠枳,饮食内停保和适。痰湿二陈平胃散,湿热泻心连朴支。脾胃虚弱补中益,胃阴不足益胃宜。】


呕吐: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机上逆,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来的一种病证。一般有声有物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临床上呕与吐常同时发生,很难截然分开,故统称呕吐。

【歌诀:呕吐须将虚实分,外邪藿正玉枢丹。肝气半厚左金丸,痰饮小半苓桂甘。食滞内停保和丸,脾胃阳虚理中安。脾胃气虚砂六君,胃阴不足麦冬汤。 】


噎膈:噎膈是由饮食、七情内伤和久病年老导致气、痰、瘀阻滞食管,津枯血燥,食管狭窄,食管干涩,临床以吞咽食物哽噎不顺,饮食难下或食入即吐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噎即噎膈,指吞咽之时梗噎不顺;膈为格拒,指饮食不下,或食入即吐。噎虽可单独出现,而又每为膈的前驱,故往往以噎膈并称。

【歌诀:噎膈痰气启膈功,津亏热结沙参冬。瘀血内结通幽用,气阳补气运脾从。】


呃逆:呃逆多因外邪、饮食、情志和病后体虚等导致胃失和降,气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平而短,令人不能自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歌诀:呃逆胃寒用丁香,胃火竹叶石膏将。气机郁滞五磨饮,脾胃阳虚理中良。胃阴益胃橘竹茹,气逆冲呃短频想。】


腹痛:腹痛是指因感受外邪,饮食积滞,情志失调或劳倦内伤,引起腹部气血运行受阻而导致,临床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证的病证。

【歌诀:腹痛寒邪分多种,寒阻良附正天散。湿热壅阻大承气,饮食枳实导滞难。 肝郁气滞柴疏肝,瘀停少腹逐瘀良。中脏虚寒小建中,腹痛诸证细而详。(肾阳寒侵通四逆,少腹厥阴暖肝煎。内外皆寒乌头桂,寒邪上逆附子粳。)】


泄泻: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证的病症,多由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泄指大便稀薄,时作时止,病势较缓,泻指大便直下,如水倾注,清稀如水而势急。但临床所见,难以截然分开,故统称泄泻。

【歌诀:泄泻寒湿正藿香,湿热用葛根芩连。食滞保和更枳导,脾胃虚弱参白散。 肾阳虚衰四神丸,肝气乘脾痛泻方。 】


痢疾:痢疾是因外感湿热或时邪疫毒,内伤饮食,导致湿滞于肠,气血壅滞,肠道传化失司,脂膜血络受伤,化为脓血,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便为主证的病证。

【歌诀:寒湿痢疾不换金,湿热芍药葛根停。疫毒芍药合白头,阴虚驻车黄胶临。 虚寒桃红真人养,休息发作连理辛。瘀阻少腹逐瘀入,寒热错杂乌梅勤。 脾胃虚弱补中益,痢疾诸证皆此行。 】


便秘:便秘是以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难解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时不畅为主政的病人,多因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年老体虚,感受外邪,导致大肠传导失常而成的病证。

【歌诀:冷秘温脾半硫丸,热秘麻仁更衣先。气秘可用六磨饮,气虚秘用黄芪牵。 血虚须当润肠丸,阴虚增液阳济川。 】

中医内科学病名解释及病证歌诀(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