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重度火力不足恐惧症?
火力不足恐惧症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关于这个所谓的火力不足恐惧症,其实是来自于血淋淋的历史教训。过去我们吃够了火力不足的亏,所以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战士的生命,我们就开始不停地增强火力。
一开始更多表现在大炮兵主义上,当年我们不仅有炮兵师和炮兵旅,每个师都有炮团,每个团还有一个122炮营,每个营又有炮连,每连甚至还有迫击炮班。而进入新世纪师改旅之后,每个集团军也有专门的炮兵旅,合成旅有加强的炮兵营,合成营也有专门的炮兵连,重型装甲步兵班甚至每班都有一门100炮、一门30炮,讲炮火的支援力度,我们真的是蓝星名列前茅的。 而真正让人觉得诧异的是,即使是这个密度的支援火力,我们仍然觉得火力不足。而在不停加强重武器的同时,我们还觉得轻步兵的支援火力不足,特别是重武器很可能不能及时到位。所以我们的解决办法,就是拼命给轻步兵部队加强火力,不断塞各种能够人背肩扛的东西。所造成的结果,就是在我军的基层步兵分队,会看到许多本不应该这个层次有的东西。 一、轻量化的大口径重机枪 当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越军用12.7毫米高射机枪让我们吃了亏,加上听说苏军的12.7才26公斤(其实是仅仅枪身重),我们就搞出了轻量化的89式重机枪,生生把12.7的重量减为了26.5公斤,愣是让本来车载的东西,直接能够人背肩扛了。 而最新的171更加过分,在采取各种减重措施以后,其枪身重为18千克,枪架重则大幅度减为6千克,每个复合材料弹药箱也减重将近1千克,弹链也换成复合材料,采用轻质弹壳的新弹药每发更是只有100克,比原弹药减重将近30克。这种种措施搞下去之后,171机枪整体重量比原来减去了百分之三十——一定要注意这并不是指空枪,而是包括300发12.7毫米弹药,弹链,以及弹药箱的重量。而这样一来,我们就看到了单人单手,提着12.7重机枪到处跑的奇幻场面了。 而这方面的另一个典型东西,就是02式14.5。这东西压根就是23毫米炮缩小弹头搞出来的,本质上是炮,本来是多管联装用来打飞机的。我们把它改成单管,然后各种轻量化改造之后,拿来用来打人打装甲车,发现真叫一个好用啊。 而且这东西还能分解开来,人背肩扛到山头楼顶等特殊位置,然后品字形设置伪装起来,专门等着有倒霉蛋上门。 二、极限减重的榴弹发射器 不过虽然有轻量化的大口径机枪,但是我们的作战经验,可从来就不是和别人比枪法。在双方对射的时候,我们的路子就是除了正面的火力压制,还要不停地给敌人从头上丢东西。于是在14.5/12.7毫米大口径机枪扫射的同时,我们又搞了35毫米榴弹发射器来曲射。 而这35榴弹发射器也是品种多样,从远距离连发的弹链式35榴弹机枪,到轻型的弹鼓榴弹机枪,到精准射击的35狙击榴,再到普通的06式单兵榴弹发射器,最后再到步枪的下挂35榴,那叫一个体系完整服务周到。 最早的,我们搞的是用弹鼓的87式榴弹发射器。这玩意儿重型状态20公斤,轻型状态只有12公斤,那是直接可以安排给单兵抱着走的。后来又觉得弹鼓火力不足,就搞出了弹链供弹的04式。而与此同时,为了满足机动性又搞出了9.1公斤的06式榴弹枪。总而言之,这轻重两用,必须能让单兵抱着跑的思想,我们已经是种入骨髓了。 而这个时候,外军的办法却是不停提高狙击枪的精度,而且不断刷新狙击枪的最远射击距离。在这方面我们虽然也奋起直追,但是毕竟是起点太低,而且精准狙击枪这玩意儿巨贵,欧美搞出来动辄两三万美元一套,在讲究个性价比的穷兔子这里不吃香。 于是我们就弯道超车,精度不足威力来凑,搞出了杀伤半径5米的狙击榴弹发射器。说真的,别人是不断提高狙击枪精度,我们却是不断加大狙击枪威力,这操作确实有点秀。 而除此之外,我们还把35下挂榴下了班。按理说这也不稀奇,不过按照美俄军队的传统做法,这玩意儿不过是每班1-2具,意思意思就得了。而在火力不足恐惧症后期的我们这里,慢慢就走向了一个奇怪的方向——这东西一开始还只是班长副班长的装备,但是架不住战士们眼馋啊? 凭啥你班长有,我们就没有啊?讲体力我也不输啊!于是,我们就看到除了精确射手和机枪手之外,步兵班步枪手全员带下挂榴的奇葩造型。而且就连火箭筒手,现在也开始带步枪和下挂榴了! 而且在新的侦察班里面,我们还装备了手投无人机,就问你服不服? 三、从50无到100迫 而有了直射的12.7,曲射的35榴之后我们仍然不放心,我们还在传统的曲射武器——迫击炮领域,不停地疯狂整活儿,然后弄出了一大堆奇形怪状的东西。 先是搞了93式90毫米超远程迫击炮。这也没啥稀奇,无非是觉得60迫射程太近,于是就搞个加长管射程远的。关键的问题是,这个拥有82迫射程的家伙,是直接装备到步兵连的!要的就是我打的着你,你打不着我,不服你咬我? 然后我们又搞出了方便单兵便携,重量类似于掷弹筒,“无声无光无烟”的三无产品——50毫米三无发射器。这玩意儿样子就像个掷弹筒,让人严重怀疑是当初被日军的50小炮留得印象太深,所以几十年了还执念不断。而当年一些军迷的质疑,也在看到近些年各国越来越多的超轻型迫击炮之后,都逐渐烟消云散了。 然后还有个单兵能够在山地携带的上限——100毫米迫击炮。这玩意儿身大力猛,在山地分解了带上去,架起来打土木工事,那可真的是一发一个小朋友啊。 最后再追加一个,就是我们貌似现在认为这100迫还是火力不足,因此在新技术加持下,又搞出了极限轻量化的120迫。可以想象一下将来在喜马拉雅山区,本来是狙击枪优雅对射的时候,我们这边默默架起了一票120超轻型迫击炮,然后动辄七八发120弹飞过去的场面。要知道这迫击炮不带炮架,单人带炮筒和三发弹射击的绝招,可是我们的赵章成老英雄的传代绝技了。 最后的最后,为了怕精度不够,我们还搞出了一票60、82、120的迫击炮制导炮弹。这迫击炮套餐不仅重量轻、打得远,还打得准,就问你服不服? 四、无限增加的各种筒子 而除了迫击炮筒之外,我们对于筒装物的各种狂热,也是直接进入了癫狂状态。比如这单兵便携的一次性火箭筒,我们就是非常花样繁多而且种类齐全的,那是从穿甲的、空炸的、纵火的、温压的,绝对是一条龙服务,不仅管杀管烧而且还管埋,一言不合就是几十根筒子齐射,直接骨灰都给你扬了。 另外在此辟个谣,真正战时我们的一次性筒子绝不是人手一具,而是正常的话每人背两根,有可能的话手里还得提一根,有载具的话更是有多少装多少。所以在敌人遭遇我军一个连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不是12.7和35榴,而是对面拥有的各式筒子——提醒一下,保守估计也在144根以上! 而这方面首先的一个凶残东西,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多用途火箭筒。这玩意儿以前是主用40火,那是射手带筒子加三发弹,副手带6发弹,备弹绝对足够让你玩个够。而在将要进入新世纪时候,我们又搞了98式多用途火箭筒。这玩意儿口径120毫米,简直就是单兵手里的120大炮。 而最让人无语的是,这东西虽然又大又重,理论上应该装备在营级和连级,但是装备的时候我军已经没了连级火力排,甚至也没了排级火力班,于是干脆就直接下班,成了班级120毫米大炮!最神奇的是这玩意儿还有多用途弹,必要的时候可以打曲射——于是在你进入800米,准备开始愉快的步机枪比枪法运动时,就会发现头顶上突然多了几朵小蘑菇——炸开了数发120榴弹!而这玩意儿装了各种钢珠和纵火材料,对无防护目标的密集杀伤半径是25米!也就是只要一发,就可以覆盖约25*25*3.14=1962.5平方米的范围!你一个展开后的步兵连,还不够人家一次齐射的。 而更为惊人的是,这玩意儿是和40火箭筒一比一替换的!而我们过去北方重型步兵班为了防御毛熊的装甲洪流,可是每班装备两具40火箭筒的!于是奇葩的一幕出现了,在某些步兵连里面,我们的120火箭筒不是每班一具,而是每班两具! 于是在极限状态下,对方和我军一个步兵连遭遇的时候,面对的就是18具120火箭筒、45具一次性火箭筒的齐射。而这样的凶残齐射,我们甚至能够搞出2-4轮。你想近距离比枪法?拜托先过了筒海再说。 所以事实上,当敌军一个连和我军的连级部队遭遇的话,首先面临的就是迫击炮的快速炮击,然后就是千米外猛扫过来的12.7子弹,以及头顶不断落下的35榴弹。而面对这些,敌人却只有勇敢接近到800米,好让7.62机枪可以还击。而这时候作为一个敌军士兵,你真正要做的其实并不是进一步冲到600米内,用自己的18挺米尼米轻机枪,或者是54支新型的6.8毫米西格精准步枪,去和我们的18挺5.8机枪加9支191精准步枪、45支普通步枪比枪法,更不是跑到近距离,用区区18具下挂榴,去和我们3-6具的35榴弹枪、加45具下挂榴比火力,而是必须要赶紧撒丫子跑路了! 因为只要迟上那么一丢丢,对面的9-18发120火箭弹,以及45-63发80/93火箭弹,可就要飞到你头顶了!真到了那个时候,你只能大喊一声:RPG!然后丟枪抱头闭眼卧倒,让身上的防弹衣和数百颗破片较量了——运气不好碰到温压弹的话,那是直接连灰都给你扬了,运气好不在温压弹杀伤范围的话,也不过是变成一盘零切鱼片而已。 这样描述一下的话,重度火力不足恐惧症患者的可怕,诸位看官可有个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