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问题重于泰山 315-北京餐饮展
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如约而至。“提振消费信心”,是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消费维权年的主题。而餐饮作为消费领域单一体量最大的行业,餐饮消费中的食安问题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之一。
缺乏行业统一标准,预制菜的食品安全乱象不容忽视。有关部门、行业协会要探索构建预制菜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共同研究制定预制菜相关标准,守牢食品安全底线,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预制菜生产、销售企业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坚持健康、绿色、环保等理念,提升预制菜的加工、保存、运输技术,让预制菜既健康又美味。使用预制菜的餐饮企业也要做好告知工作,以保障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202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要求,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这是预制菜自问世以来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对此,业内反响十分热烈。
那么除了相关的要求规范,对于我们普通的消费者来说有哪些可以分辨、注意的呢?
1.用好食品标签
①“类”
即看食品类别。通过名称明确类别。
②“配”
即看配料表。配料表是按加工时各配料用量从多至少顺次排列的,加入量<2%的配料可在最后以任意顺序排列。
也就是说,首位一般是最多的配料。此外,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会在配料表中注明。大家还可以通过配料表了解食品的过敏信息。
③“营”
即看营养标签。通过营养标签了解食品营养成分等,可以自我掌控均衡搭配。
④“日”“保”“存”
即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和贮存条件。
2.科学认识“无糖”,“不含防腐剂”、“零添加”食品
①“无糖”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糖有蔗糖、乳糖、白砂糖等。按照我国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识的要求,每100克固体食物或每100毫升液体食物中糖含量≤0.5克,就可以宣称是“无糖”。
所以无糖仅是一种含量声称,并不一定是一点糖都没有。无糖食品中可能会添加一些甜味剂来替代糖,这些甜味剂属于食品添加剂,会在食品标签的配料表中标出,如阿斯巴甜、安赛蜜、甜蜜素等都是常见的甜味剂。
②“无防腐剂”
防腐剂主要是用来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否则有些食品可能还未出厂就坏掉了,甚至还可能因为腐败产生毒素。从这一角度讲,防腐剂让食物更丰富,也使食品更安全。凡是国家允许使用的甜味剂、防腐剂,按照标准规范使用不会给大家带来健康损害。
③“零添加”
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本来就有保障食品安全的作用,宣称“零添加”的食品并不意味在安全性上变成“优等生”。
餐饮消费复苏,在2023这个兔年春节就有很好的体现。据商务部监测,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与去年春节相比,增长了6.8%,全国多个省市的餐饮收入有所上涨。四月份呢北京就要有个餐饮展会了,是一个为企业搭建交友、学习、交流、宣传、销售为目的的平台。专注经销、订货、电商、创新、论坛及烹饪大赛,依托主办单位专业客户资源,立足北京,覆盖全国餐饮行业贸易的盛会。

展会同期将举办10余场赛事活动:
1.中国预制菜产业大会
2.华餐会-中国餐饮产业发展大会
3.2023第四届行政总厨邀请赛
4.2023第三届中华厨艺新京菜创新大赛
5.2023第二届冷菜艺术大赛
6.第二届“华星奖”颁奖典礼
7.年度中国爆品食材颁奖典礼
8.中国冷冻冷藏食品产业发展大会
9.冷冻食品产业经销商大会
10.网红现场直播带货邀请赛
箸福 北京 餐饮 采购展览会 规模:50000㎡,烹饪大赛、餐饮产业峰会、年会、1200+展商、6000+款新品展示、20000+餐饮经销商、28000+酒店/餐厅终端采购商,116000+参观观众...
今天是“315”,每天都应是“315”。保障餐饮消费者权益,永远在路上。保持维权力度不减、信心热度不减,不断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营造消费氛围,让消费者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必定能更好释放消费潜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