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选择性必修2第二章第1节:群落的结构(新教材新授课)

2023-07-26 07:50 作者:花噗  | 我要投稿

群落的结构

群落: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地域中各种生物的集合

物种丰富度: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种群数目)

优势种:在群落中占据优势的物种,数量较多,对群落中其他物种影响大

//群落的不同层次可以有各自的优势种。在森林群落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分别存在各自的优势种,其中乔木层的优势种也叫做森林群落的建群种//

群落中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都不是固定不变的。


群落中不同种群之间的关系

原始合作、互利共生:彼此相互有利

捕食、寄生: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不利

种间竞争:彼此相互抑制

偏利: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利也无害

偏害:对一方有害,对另一方无利也无害

彼此无明显的利害



原始合作: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都受益,但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海葵和寄居蟹、蚜虫和蚂蚁///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活着时两者在自然状态下不会分开,除非其中一方死去)///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地衣(真菌和藻类)///

寄生: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中获取营养,并通常对宿主产生危害的现象///虱子、病毒、蛔虫、菟丝子///

捕食:

狭义的捕食:食肉动物吃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吃其它食肉动物。捕食者通常会杀死被捕食者。

广义的捕食:包括食草动物吃植物(被捕食者受伤而未死)、昆虫的拟寄生(总是会导致寄主死亡)

///螟蛉和蜾蠃///

种间竞争: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现象///非洲狮和斑鬣狗、植食性鱼类和浮游植物或水草///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它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动物生态位:栖息地、食物、天敌、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植物生态位:种群密度、在某区域出现的概率、植株高度、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生态位重叠导致种间竞争,重叠部分越大,竞争越激烈

生态位分化:

①分布区域和活动范围错开

②活动的时间错开

③食物种类错开


群落的空间结构(也存在时间结构)

垂直结构: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植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动物也有分层现象。


立体种植——

深根性+浅根性→深浅搭配→合理利用了不同层次土壤的水和无机盐

阳生性+阴生性→高矮搭配→充分利用了不同层次的光能


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的密度也有差别,常呈镶嵌分布

影响因素:地形变化、光照强度不同、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


常用的物种相对数量的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记名计算法: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这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物种

目测估计法: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体积)中的种群数量。多度等级划分: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

研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选择性必修2第二章第1节:群落的结构(新教材新授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