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博古所见 | 长安与洛阳之间

2023-03-15 15:19 作者:空想旅团akashi_  | 我要投稿



日往月来,邙山丘陇。万古尘埃,翠碑无所……独有游辇,时寻垄上。


身为西安人去洛阳确实是一种很微妙的事情。


同一片记忆里两种表象,双城故事,谁都觉得自己才是正源。但撇开那些说不清的官司,带着另一座城市的记忆在这里徘徊,好像历史的碎片被补上了一块。严丝合缝的,展示着对某段过去最直观的感受。


洛阳古墓艺术博物馆里就有这么一块拼图。


古墓艺术馆位于邙山脚下,就是那个“生在苏杭,葬在北邙”,连空空道人都要来此处销号的北邙山。从汉魏至明清,此处埋葬的王侯将相不计其数,墓葬壁画多且精。里面我最感兴趣的,是一组唐代墓葬壁画,壁画的主人是唐睿宗李旦的妃嫔唐孺人。



这个画风一出,对唐代墓葬壁画比较熟悉的朋友应该已经了然于胸了。这样的风格,与乾陵的三座陪葬墓出土壁画,甚至武惠妃墓壁画如出一辙。所以合理怀疑,这是出自同一个作坊或者同一批画师的手笔。

查了下相关介绍,唐孺人墓葬基本信息如下:


墓葬主人:唐安国相王李旦孺人唐氏

出土时间:2005年

下葬时间:唐神龙二年

墓葬形式:长斜坡砖砌单室墓,由墓道、过洞、天井、壁龛、甬道、墓室等部分组成。天井数量为3个,壁龛数量4个。

墓葬状态:经过多次盗掘,仍有大量陪葬品出土,但主要为陶俑。保存有大面积壁画,并出土墓志。距离该墓150米处,有另一李旦妃嫔崔孺人墓,有5个天井4个壁龛,猜测或因崔孺人出身清河崔氏,门第高些所以墓葬规格也高,不过她的墓葬受损较为严重。仅有一合墓志盖,墓志内容已不可知。




墓葬结构来看,是常见的唐代贵族墓葬。壁画内容也与乾陵陪葬墓如出一辙。

青龙白虎图

出行图
侏儒图
胡人牵马图
牵驼图
着红衣的武士


其中很多细节都与陕西地区出土的唐墓壁画风格极为相似。但能看出,从规格上还是低于乾陵陪 葬墓,细节处理上很多地方略显粗糙。


白虎图 懿德太子墓
侏儒图  章怀太子墓



这样一座墓葬的主人,她有有着怎样的故事?


墓葬主人唐氏,名字不详,根据墓志铭信息可知,她是初唐时期开国功臣唐俭的孙女,嫁与李旦后生有一子。于武周长寿二年(693)正月二日去世,死因不明。同年,李旦有一大事,牵连身边数人。他的两位嫔妃刘氏以及李隆基生母窦德妃,因为被武曌宠婢韦团儿诬告涉及巫蛊,于是被害。而具体时间在“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中均无提及。


唐孺人的亡故是否受到诬告影响?


在《资治通鉴》中记载,刘、窦二妃是秘密处决的,后来追封时只能进行招魂安葬,并没有肉身遗体。而唐、崔二位妃嫔则是有肉身遗体,其中,唐孺人长寿二年(693)去世后,在神龙二年(706)被正式安葬于洛阳龙门。


此处让人非常疑惑,如果是别的原因去世而不是被牵连,为什么墓志铭对死因只字不提,而且要停灵13年之久才以高规格葬仪下葬。如果是被牵连的话,那岂不是长寿二年正月一日,刘氏和窦氏就在宫中被秘密处决……

这大过年的……


政治斗争的非人化,似乎有了更清晰的注脚。


当然这也只是一种猜测,我目前只查阅了三种史书,不知道有没有人对这个问题有更深入的研究。但不论如何,在武周治下,宫廷内兄弟阋墙,骨肉残害这是血淋淋的事实。我试图整理了一下武周前后,因政治斗争牺牲的皇室成员及其死后哀荣。


章怀太子684年被逼自杀,685年便恢复亲王身份。


中宗第二次被立为皇太子后,面对自己的儿女被戕害无能为力,但在即位之初便为儿女追封,建陵修墓极尽哀荣。而且连带着其他在武周时期的受到迫害的皇室成员一一进行追封或重新以高规格安葬。


睿宗即位后,可以看出他确实更珍惜手足亲情,一方面他对生者放纵,如太平公主,又为死者再次追封。景云二年,他便为自己的二哥李贤追赠了皇太子身份,并与太子妃合葬。此处我有一推测,章怀太子墓的壁画或许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被二次绘制。所以造成章怀太子墓中,出土了双层壁画这种情况。这类双层壁画此前在2016年“风华重现”展中有展出。


到玄宗时期,他将原本安葬于洛阳的母亲窦德妃和肃明皇后迁至长安睿宗的桥陵,进行陪葬。


直至玄宗朝,武周时代的政治斗争的阴影,才日渐落幕。但另一个更庞大的,旷日持久的裂变正在逐步靠近。


一如《大唐安国相王故孺人晋昌唐氏墓志铭》中的几句骈文:“日往月来,邙山丘陇。万古尘埃,翠碑无所……独有游辇,时寻垄上。”




独有游辇,时寻垄上呐。


博古所见 | 长安与洛阳之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