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紫金港到MIT,优雅小王子申请路

2023-09-14 12:32 作者:世毕盟留学  | 我要投稿



背景:

浙大,物理专业,GPA 3.90/4.0,G327+4.0,T104(S25),实习3段

结果:

Columbia金经、Columbia MFE,MIT MFin,NYU金数,UChicago 金数,NUS MFE, UCLA MFE


写在前面


硕士项目的申请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因为我们要做的就是两件事:满足硬性要求+提升软实力。个人看来这比焦头烂额地套磁看人脸色求科研机会挂第一作者要容易得多。


但是话说回来,明确知道应该做什么只是前提,后期付出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想申请到顶校或者顶项目,那至少要在背景的各个方面没有短板。接下来我就围绕申请美国的金融工程硕士项目以及一些略偏量化的金融项目(例如MIT Mfin、哥大金经)来粗略聊聊我自己的浅显感受。



关于课程和三维


不管大家是什么专业,如果想申请金工类的硕士,那么一些课程是必须出现在最后提交的成绩单上的,而且这些课程一定要取得好成绩。这些课程包括数学统计类(微积分、线代、概率统计等)、计算机类(C++、Python等)、经济金融类课程。其中括号里的课程是最最重要的,不管申请什么项目都一定要学过的。当然只有括号里这些还是不够的,其余的一些课程例如微分方程、随机过程、数据结构、机器学习、金融衍生品也十分重要。不过,数学统计计算机类课程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金融相关的课程,这是本科学金融的同学需要注意的。


至于具体要上哪些课程依个人的学习能力、项目要求、学校开课及给分情况等而异,具体的课程规划可以咨询世毕盟培训师和mentor。另外再说一下好成绩的概念。大家可以按照自己学校的分数换算系统把百分制的成绩换成字母级,A+、A都没问题,偶尔可以有A-,在核心课程上尽量不要出现B+及以下的成绩,当然如果已经出现了那也还有补救的措施,后期可以咨询一下mentor。一个高的GPA可以说是申请顶校或者顶尖项目的前提,所以大一大二的小朋友们一定要多在课堂上下功夫。


关于托福和GRE成绩,个人认为不要拖后腿就好,倒不一定非要牺牲很多时间去刷个335+110才罢休。有些学校是三维控,可能对GT成绩更注重些,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录我的学校应该都不是三维控。GT最好要早点解决,不要拖到最后几个月,否则就只能背水一战了。我当时几乎卡着ddl才把G考出来,现在想想都觉得危险,万一考砸了,那我大概一个Offer也不用拿了。



关于实习


个人认为申请金工金融这一类就业导向的硕士,实习还是比科研更重要。关于实习,大家的一个永恒的问题就是到底公司名声重要还是说岗位对口重要。我个人还是觉得能踏踏实实做东西、学东西的实习重要一些。没有必要太在意big name. 因为对大二大三的本科生来说,申请到外国人眼中big name的头部公司还是太难了。我自己的实习经历是两个IB+一个量化,在多种岗位的实习尝试确实支持了我对职业规划和学习方向的思考,在PS里也可以展现一个不断学习、融合和发展的学习过程。所以我觉得大家实习还是要以学到东西、实际做事为目的,而不是仅仅刷一些经历。



关于出国交流、推荐信、转专业申请


有同学会问出国交换有没有用,我觉得这个要根据大家的学习安排、经济状况、国际形势等各种方面衡量一下。如果不考虑外界的因素,去美国的名校上几门比较关键的课,拿到好成绩,认识一些教授,如果他们能帮你写推荐信那无疑是让你的申请如虎添翼,因为这是对你在美国名校学习能力最好的证明。我当时在UC Berkeley上了好几门比较硬核的本科生课程,最后也获得了任课老师在推荐信上的支持。


其实转专业申请没有特别多好说的,就是该干嘛干嘛,因为你不管本科读的是金融还是物理还是土木还是英语,如果你想申金工方向,那还是该上课上课,该实习实习,该考GRE考GRE。一些理工科的同学千万别认为自己本科是理工科数理基础好所以可以省掉一些课程或者实习经历,这些都是躲不掉的,毕竟大家申请的都是顶校或者顶尖专业,哪个不是文理双修斜杠青年呢。



关于面试


其实大学生活不仅仅局限在准备申请这一件事上,也希望大家的校园生活不要过得太功利,一方面,沉浸在功利的填充简历的过程中会让大家丧失很多更宝贵更重要的东西,包括因为投入在刷绩点的事业里变成考试型选手从而忽略了知识的内涵,或者只忙于给领导或者教授留下好印象索要推荐信然而在科研或者实习的过程中实际上没什么收获,或者是从来不参与课余活动觉得这些都是浪费时间……其实大家忽略的这些内容在简历里确实体现不出来,毕竟GPA只是个数字,实习经历里面的要点大家也可以写得很高深莫测。但在面试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就会暴露。


我记得哥大金经给我面试聊了一个小时,从时间序列分析的细节问到随机过程的本质,这些东西我觉得如果平时没好好学只是突击考试的话,早就还给老师了。MIT的面试问了很多校园经历,对于我描述的包括学术或课余经历,还会深入挖掘一些细节。大学四年里,我的各种实践经历也为我的申请增色不少。



世毕盟的帮助


当初之所以请咨询机构,是不希望忽略什么信息,或者在申请中犯什么错误。事实证明世毕盟的指导非常有效,尤其是我的mentor,因为作为量化金融行业的大佬+辅导留学申请的资深mentor,他在前期对我的课程安排、实习安排等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及后期在填写网申、修改各种各样的PS(我想我前前后后可能给不同学校写了十几篇不同的essay)的过程中,mentor学长也在专业领域频繁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意见。我想如果没有这样一位专业的mentor,而仅仅是让一些外请的文书老师来帮忙修改文书的话,我对学术、工作内容的描述会大打折扣。


另外我的培训师姐姐也经验非常丰富,她在申请时间安排、流程指导等方面都很专业,所以经常在我非常焦虑着急的时候给我吃定心丸,从而让我更有安全感、不紧不慢地完成申请工作。除此之外,世毕盟整个团队在从申请季开始的各项服务都非常给力,比如高效的Native Expert Team文书润色,以及我觉得非常有用的native面试辅导,从思维、语言组织的角度帮助我在面试当中呈现一个最好的自己。


非常感谢世毕盟在整个申请周期的指导和陪伴,祝大家好运连连,前程似锦。


从紫金港到MIT,优雅小王子申请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