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病院 | “绿衫”“蓝衫”谁人穿
◎吴伟伟
这种自信又大胆的多巴胺穿搭很难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于是唐诗里对唐代女子的穿搭描述非常之多。如王珪“黄衫束带脸如花”,白居易“折腰俱老绿衫中”,徐惠“红衫艳织成”,韦应物“长怀旧卷映蓝衫”,卢照邻“娼家日暮紫罗裙”……别的不多说,单看这随机选的五句诗,就有红、黄、蓝、绿、紫交相辉映,仿若置身于色彩绮丽的大唐。
这段话出自2023年6月27日《北京青年报》B4版《历史上的多巴胺穿搭:敢穿,敢想,还敢豁得出去》。文中对“绿衫”与“蓝衫”的解读不准确,它们并不是对唐朝女子穿搭的描写。
“折腰俱老绿衫中”出自白居易的七律《忆微之》。微之,即白居易的好友元稹。从题目可知,此诗表达的是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原诗为:“与君何日出屯蒙?鱼恋江湖鸟厌笼。分手各抛沧海畔,折腰俱老绿衫中。三年隔阔音尘断,两地飘零气味同。又被新年劝相忆,柳条黄软欲春风。”大意是:什么时候才能跟你一起离开困顿的境地(屯蒙是《周易》中的屯卦和蒙卦,比喻人生的蹇滞、困顿)?就像鱼儿依恋江湖,鸟儿厌弃樊笼。你我分别之后,各被抛弃在大海的一边,都只能屈身事人,穿着绿衫终老。已经有三年的时间没有收到彼此的消息,但是沦落天涯的情感是相通的。转眼又到了新年,让我们思念起对方,柳条已经长出嫩黄的枝条,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
纵观全诗,并没有出现唐代女子的身影。“折腰俱老绿衫中”一句中,穿着“绿衫”的显然是白居易和元稹。唐代下级官员的朝服为绿色,因此以“绿衫”表示官位卑微。元稹的《寄刘颇》诗之二中就有:“无限公卿因战得,与君依旧绿衫行。”
“长怀旧卷映蓝衫”出自韦应物的七绝《送秦系赴润州》。这是一首送别诗。大约在贞元六年(790),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辟秦系为从事,授秘书省校书郎。秦系经苏州、润州赴任。此诗为秦系从苏州出发前去润州时,韦应物为其送别之作。原诗为:“近作新婚镊白髯,长怀旧卷映蓝衫。更欲携君虎丘寺,不知方伯望征帆。”大意是:秦系你最近新婚,为了显得年轻而将白色的胡须拔去。穿着一身蓝衫,怀揣自己的诗卷前往润州。我想要带你一起游玩虎丘寺,却不知方伯(一方诸侯之长,一般认为指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正望眼欲穿地等着你的船到来。分析语境可知,穿蓝衫的也不是唐朝女子,而是秦系。
《辞源》对“蓝衫”的解释是:“旧时小吏或儒生所穿的服装。”在被征召前,秦系在各地游历,穿蓝衫符合他儒生的身份。此外,李商隐《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诗中写“归来寂寞灵台下,著破蓝衫出无马”,说自己失职后回到长安,内心寂寞,穿的也是破旧的蓝衫,出门无马可乘。“蓝衫”一度被视为清贫的标志,还有“蓝衫脱去换红袍”一语,用来恭维人将要时来运转,加官晋爵。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23年第9期《文章病院》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