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4.1.1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相互关系的基础

2023-12-15 14:22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 仅供学习参考】


第四章 社会主义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第一节 社会主义相互关系的形成

1、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相互关系的基础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社会,在建立一定的所有制形式之后,发展同这种所有制形式相适应的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是一个极其突出的问题。在研究了社会主义所有制之后,有必要紧接着来研究人们的相互关系问题。

  人们要生产,需要有生产资料。这是生产的客观条件和物质前提。在历史上,生产资料总是归一定的社会集团或个人占有和支配,形成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社会生产总是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下进行的。某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要求有同它相适应的相互关系。这种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往往是同物结合着,并且作为物和物的关系表现出来。长期以来,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纷纷著书立说,在物和物的关系上大做文章,企图掩盖人和人的关系的阶级对立的实质。“凡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到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的地方(商品交换商品),马克思都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经济学所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阶级和阶级之间的关系[2]。这样一来,整个经济学中最难的问题就豁然开朗了。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谋求生存。“经济关系的无声的强制保证资本家对工人的统治。[3]这就是在生产资料资本家所有制的基础上强制形成的特殊的人们相互交换其活动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统治和被统治的阶级对立的关系。“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则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4]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后,原来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资本统治劳动的关系才可能从根本上被否定,社会主义相互关系才可能建立起来。

  在社会主义社会,工人阶级、集体农民和资产阶级、地主、富农之间,在旧社会里那种被统治和统治的关系,已经颠倒过来了,一切剥削制度被否定了。这种颠倒,这种否定,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前提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也是一种经济上的强制力量,它使得剥削阶级丧失了剥削劳动人民的手段,迫使他们接受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对他们的统治和改造。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则随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成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主人。这时,劳动已不再是资本剥削的对象,而成为统治社会的原则,成为光荣而又豪迈的事业。随着劳动性质的这种根本改变,人们之间相互交换其活动,已不容资本插足其间,它的内容原则上就是相互交换劳动了。“因为在改变了的环境下,除了自己的劳动,谁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5]。这种排除了剥削者而在劳动人民之间进行的相互交换他们的劳动的关系,为劳动人民之间建立和发展新型的为共同革命目标而斗争的同志关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由于在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历史阶段,始终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劳动人民之间的这种新型的关系还只能在阶级斗争的胜利进程中逐步地发展。这样,社会主义生产中人们的相互关系,就表现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要制服并且最终消灭一切剥削阶级、一切阶级差别,并且按照社会主义原则在劳动人民之间建立他们的相互关系,共同走社会主义道路。


注:

[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4页。

[2] 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3页。

[3]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06页。

[4]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29页。

[5]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页。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4.1.1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相互关系的基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