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书法审美与实践(全30讲)方建勋

*写毛笔字,何以能成为一门高级的艺术?
*中国书法的价值何在?
*今天的人,欣赏书法、练习书法,有什么意义呢?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书圣王羲之

艺术水平达到了极高的境地


邓石如有一位后人,邓稼先

从毛笔字到高级艺术




创作了下面这个可以说是:





反复看视频反复写



上面都是作业↑



方老师强调:整体为上抓大放小(不用先从笔画偏旁结构入手),这样进步更快

目标🎯:其一、体验和感悟中国书法之美。



其二、了解书法史上的重要书家及其作品。

(摹本)

王献之的作品相比于王羲之更豪放
其三、对书法艺术有一个更为广阔而深入的认知与思考。

其四、初步掌握一种简便易行的学书方法,临习书法五体(篆、隶、楷、行、草),并尝试用其中的一、两种书体创作。
少评价多学习感受。
我们同学写的草书:






文人气息
其五、让书法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书写练习中体验单纯而丰富的“愉悦感”。
工具材料:

定制的,免费的

书法是一次性的艺术

古人认为世间万物有灵,都是生命形式





王铎,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


方寸之间

书法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变得有耐心、沉静


宋代书法最有成就的就是宋四家(苏黄米蔡),宋四家之首就是苏东坡。



赵孟頫:湖州到北京路上,临摹兰亭序(取法二王)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柳宗元


清新飘逸


书法的起源与汉字的构造
甲骨文:

拓片:

阴刻

殷商甲骨文,是成熟的文字体系。
殷商甲骨文之前:
书:写;契:刻。


在文字发生的原始阶段,“文字和图画大概是长期混用的。”裘锡归《文字学概要》
云南纳西族



贾湖遗址甲骨文与殷墟遗址甲骨文:



商代甲骨文:

汉字是一种自源文字,不是借源文字。
日语韩语就属于后者
*汉字的造字规律——“六书说”

大同小异
先有汉字,后人归纳出总结







转注,假借



从“形体”的角度来看,汉字有什么特点呢?
一、象形、象意


古文字,金石字


古埃及文字:

我们也有这种:


龙爪篆,龟书篆


阿拉伯王冠体


右边才是书法的正道:

下面这个也不是书法的正道:


书法不是画

月: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三、与“自然”密切相关

甲骨拓片:


那一张最自然,最左边

把所有笔画最简单或者笔画最复杂的字挑出来写的话都不太自然,没有了自然的美感。有繁有简。

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

哪幅更自然,左

四、对称感(中轴对称,“空间对称”)




五、方块空间(长方形、正方形)





天:

压扁了就不好看了:

随意发挥写一幅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