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上):它为什么与现代音乐制作息息相关?



无论喜欢与否,采样然是现代音乐制作文化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一个世纪以来,它已经为艺术家和制作人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创作方式。
采样如何影响现代音乐?
很多知名唱片,都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使用了采样。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歌曲的风格,并不会让你马上联想到采样、电子音乐或Hip-Hop。像Beatles的《Tomorrow Never Knows》、皇后乐队的《We Will Rock You》、Pink Floyd的《Money》等歌曲,都以创造性的方式使用了采样。但是,为什么采样在今天仍然是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呢?
如果我们看一下在这些音乐之后的创作和消费方式,就会发现,一切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一些相同的原则仍然适用。音乐制作永远是一种技术驱动的媒介形态,这也是多年来采样不断演变的主要原因。
同样地,今天的娱乐业也高度关注文化中的趋势。“爆款病毒”音乐现在是一种真的“货币”,像抖音这样的社交平台,已经变成了一个价值万亿美元的产业。
通过控制大量的“网络地产”,在这个过程中,新的平台使以前大型媒体公司和唱片公司掌控的影响力逐渐削弱。

采样演变简史
20世纪80年代的“数字文艺复兴”也有类似的特征,索尼、Akai和Roland等科技公司的崛起。技术、音乐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密不可分。
几乎在一夜之间,CD改变了音乐的消费方式,而Akai MPC60和E-mu SP12等乐器,也让音乐家们前所未有地获得了数字采样的力量。
这并不是巧合。这段时间,标志着主流音乐中采样的爆发。Hip-Hop这种小型街头文化运动,将稳定地成为我们今天所知的现代音乐的“旗舰”,而采样是其最具创造性的方面之一。


无论是否合法拥有这些采样,在音乐创作过程中使用、操纵以前的录音,一直是生活在媒体中心世界的催化剂。
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迷因采样(meme samples)和再利用文化(repurpose culture)阐明新观点,或者有影响力的人如何在Instagram或TikTok上使用授权歌曲片段的视频内容。这到底是偷窃,还是仅仅在知识产权货币化方面走在了前面呢?
这也许是哲学家们的问题。从历史上看,当涉及到法律问题时,有一件事是肯定的——没有艺术家或制作人被起诉过,除非他们先有一张热门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