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史图馆】七世纪的伊斯兰征服·进取篇(四)

2018-05-06 12:37 作者:史图馆  | 我要投稿
  • 本期作者:郑三发 

  • 本文为史图馆专栏约稿,仅代表作者观点,与史图馆立场无关

655年,埃及叙利亚联合舰队在列西亚海岸与君士坦斯二世皇帝亲率的拜占庭舰队正面交锋,史称船桅之战。拜占庭约有500艘战舰,穆斯林则旗鼓相当,这场血腥的海战最终的结果是拜占庭舰队溃败,皇帝君士坦斯二世仅以身免。但此时,哈里发奥斯曼遇刺身亡,穆阿维叶随即撤军返回阿拉伯争夺哈里发之位,对君士坦丁堡的围攻也不了了之。

哈里发奥斯曼

穆阿维叶没有忘记船桅之战的真正目的——打通进攻君士坦丁堡的海上航线,他自认为错失了一次进攻君士坦丁堡的绝好机会。但这次他有了充分的准备,669年,阿拉伯军队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对岸的亚洲海岸,穆阿维叶组织了400艘战舰封锁了君士坦丁堡和爱琴海。五年后,阿拉伯军队终于在欧洲“凿出”了一个立足点,阿拉伯军队得以从陆地上猛攻君士坦丁堡。674年-678年的五年间,穆阿维叶对君士坦丁堡组织了无数次进攻,而在爱琴海上,阿拉伯舰队和拜占庭海军也爆发着激烈地冲突,阿拉伯人试图建立东西航线并截断拜占庭的南北航线,而拜占庭海军则正好相反。

678年,拜占庭海军对穆阿维叶的舰队发起了决战。这一次,拜占庭人动用了他们的秘密武器——希腊火。火焰从拜占庭海军船首喷嘴里喷出,如同“闪电般降落下来”,阿拉伯舰队顿时化作一片火海,希腊火黏附在人身上无法扑灭,洒落在海面上也不会停止燃烧。阿拉伯舰队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大量水兵被烧死和淹死。穆阿维叶意识到自己在欧洲的陆军部队已成砧板上的鱼肉,不得不与拜占庭军队签署了极其不利的停战协议,驻扎在希腊的阿拉伯军队才得以安全撤离。一年后,伍麦叶王朝的缔造者穆阿维叶就在战败的悲伤里郁郁而终,之后的半个世纪,伍麦叶王朝仍然积极地向东西方向拓展领土,但四大哈里发时代的对外征服运动已经告一段落。

拜占庭的希腊火,它在中世纪战争中屡次大显神威

在阿慕尔征服亚历山大后,他向哈里发欧麦尔写了一封捷报,他在信中这样写道:

“我这样说就够了,城里有四千座别墅,四千个澡堂,四万个犹太人,四百个皇家娱乐场所。”

哈里发欧麦尔

阿慕尔用非常简练的语言概括了阿拉伯征服者的需求——住房问题,卫生问题,税收问题,娱乐问题。一个有理想的征服者的追求——住一个有澡堂的大房子,每天向犹太人收税,再来点娱乐。那么,阿拉伯帝国是如何一步步解决这些需求,而帝国征服的脚步又是如何因为一场场谋杀与政治斗争而走向停滞的呢?

我们将在下一章:政治章中讨论这些问题。

【史图馆】七世纪的伊斯兰征服·进取篇(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