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宇平衡13.权威与服从的平衡
13.权威与服从的平衡
在社会中,权威与服从的平衡是重要的。
13.1权威与服从的关系
13.1.1权威
权威指最有威望、最有支配作用的力量。某个人、某种思想体系或某种组织,由于其活动内容的价值、功绩或品德被社会所公认,就具有权威的意义。权威的适用范围、基础和体现者本身,随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一定的经济关系和社会生活需要一定的权威。任何权威都是相对的。权威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
13.1.2服从
服从是个体在压力下,被迫产生的符合他人或规范要求的行为。这种对于压力的服从来源于在群体规范影响下的服从或对权威人物命令的服从。
13.1.3权威与服从的关系
权威与服从是相互支持的。权威脱离服从就难以形成权威,而服从脱离权威就难以形成凝聚力。
而极端的权威与极端的服从就会变成破坏稳定的原因。
极端的权威会使服从承受极端的压力,导致独裁和反抗;极端的服从会造成极端的压力的扩散,但找不到解决出口,因为这些极端的压力正来源于极端的服从,反而会孕育独裁、导致反抗。
13.2资产阶级与政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3.2.1资产阶级与政府
同样是权威,资产阶级与政府的 权威是不同的。
13.2.2资产阶级与政府的相同点
资产阶级与政府的相同点是都是支配者。
13.2.3资产阶级与政府的不同点
但资产阶级与政府所支配的领域是不同的。资产阶级所支配的领域是对于资产、金钱。而政府所支配的领域是对于一定范围内所有的领域。
13.2.3.1资产阶级与政府的不同点
原因在于,资产阶级与政府所处的范围是不同的。
13.2.3.2资产阶级的圈子
资产阶级的圈子是以企业进行划分的。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企业家才能等),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
企业就是资产阶级从经济层面在社会之中设立了一道屏障,在社会中建立了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圈子,将己方与社会隔离开。
企业是与外部环境隔离的小区域。相当于企业与社会在资产方面是对立的。
13.2.3.3政府的圈子
而政府是以国家为单位进行的分割,一个国家里所有的事情都与政府有关。所以政府的圈子是全方面的隔离。
13.2.3.4资产阶级与政府不同的范围
资产阶级与政府不同在于所管理的范围的不同。资产阶级所管理的范围比政府所管理的范围更小,所以视野也容易比政府更小。原因在于,资产阶级理所当然的更偏重于资产,就容易忽略其他方面的重要性,如果面临复杂的综合问题,更容易因财失大。
13.2.4资产阶级和政府与服从者的关系
13.2.4.1圈子的意义
资产阶级和政府都是通过建立一定的范围而管理、解决其中的关系、矛盾、问题,保持稳定就是对于社会有益的,所以即使是资产阶级,只要管理好企业内人群的稳定就是对于社会有益的。
13.2.4.2资产阶级和政府与服从者关系的不同
由于资产阶级的企业是比国家更小的圈子,只会招聘对于企业盈利有利的服从者,所以与政府所管理的整个社会相比,资产阶级的企业是一个更小的范围。
因为企业内的服从者是对资产的聚集有利的人群,所以可以看作是资产阶级的帮手,那么企业以外的人群就是企业的敌人,包括消费者。当资产阶级不满足,需要消减出费的时候,即使是企业内的服从者也会被认为是企业的敌人。
13.2.4.3资产阶级与服从者的关系
即使在高处看地上的人群都像蚂蚁,但是其实这些看起来简单的点,深入地看还是活生生的人,是有想法的,所以面对服从者,对于其生存、生活条件的满足是极为重要的。
所立的敌人越多,越容易无心的、无情的掠夺利益。世界很大,即使为了私利,丢进去不好的东西,看起来也不会发生什么影响。但是在发展会越来越复杂而无可预测,发展到一定的、极端的地步的时候,想要争取平均的人也会出现。
资产阶级作为较小圈子的管理者,就容易在利益上做出极端的行为,但如果将消费者、员工、将整的社会当成敌人,那么取得利益的最后,将是只有自己的世界,以往别人可以帮助去做的事情,只能自己去做的时候,一部分低端的资产阶级就会变成底层。
13.3有权者和无权者的关系
13.3.1阶级与趋势
阶级是阶梯式、金字塔形的,可以看作是连续的趋势。所以,有权者和无权者的关系是取决于多层次的沟通的,沟通的效率取决于传递之中的变化。
13.3.2沟通与传递的特点
沟通的传递就像传话游戏一样。
传话游戏之所以能形成游戏的原因在于,不同性格的人组合在一起传话效率是不同的,通过选择传话效率高的、准确的一方就可以以胜负欲作为结果,所以传话游戏可以形成游戏的基本条件。
传话游戏的传话效率的不同在于人类行为效率化的规律省略步骤的运用,省略运用的越极端,越容易出现沟通失误。
所以,沟通与传递的特点是省略得越极端,越容易沟通失误。
13.3.3阶级向下沟通的特点
这些阶级向下沟通的特点说明了阶层的传递的重要特点,是人性对于人类行为效率化的规律的终极体现。所有古代政府由盛转衰的原因就在于此。因此需要格外注意才能更好的延续和平、稳定的寿命。
13.3.3.1模仿
在阶级沟通的传递中,体现了人类偏爱省略的特点。而其根本,其实是向下的传递行为。就像以前的流行一样,是从高层传递到底层的。
这说明了服从者跟从、模仿高层的活动是普遍的现象。
13.3.3.2加重
而服从者跟从、模仿的活动,会因为追求效率的心理而通过人类行为效率化的规律进行省略。而在传递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使用积极的语气去煽动听者心理的变化,而引导其付诸于行动。
这种做法最终会导致,人们在理解的过程中,原本的事物的意义被加重,形成过度的思想、行为。
形成这些过度的思想、行为的原因是因为这些过度的思想、行为都是在原意的基础上被加重,而人们思想、行为的发展周期是相通的,那么发展到成熟的思想、行为本来就是一个极端,这样发展到成熟的思想、行为传播到新的群众中同样会经历发展,形成极端的思想、行为而偏离原意。
13.3.3.3原因省略
在思想、行为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传递,由于人类行为效率化的规律省略步骤运用的叠加,最终出现在基层的语言会被一步步的省略成只有行动而没有原因的命令。
这样的命令是有效率的,但容易出现误差。
因为原因的省略是心理活动的完全省略,那么在沟通传递到基层的过程中,随着原因的一步步的省略,为了补全这个原因,这个原因的解释空间被一步步地拉大。
这样,因为原因的解释空间扩大,动机不确定性也会增大,最终容易因此而造成结果的偏差。
13.3.4有权者与无权者之间的矛盾与问题
有权者与无权者之间的沟通与传递的特点,造就了有权者与无权者之间的各种各样的矛盾与问题。
有权者与无权者之间的各种各样的矛盾与问题都来自同样的原因,来源于有权者与无权者之间的沟通与传递的特点。
13.3.5有权者对待无权者的态度
有权者对待无权者的态度就像在高处看地上的人群都像蚂蚁,会极度简单的看待他们的真实想法或难以理解其真实想法。
有权者对待无权者的的想法容易产生误判。因为人的思考方向通常是利己的。
13.3.5.1天性直觉二元判断思维(正向思维)的有权者
拥有天性直觉二元判断思维(正向思维)的有权者在理解无权者的思想和行为的时候会容易陷入线性思考。
线性思考是从开始到结束完全按照思考者意图而形成的单一的思考结果,如单线故事。编程所使用的逻辑思维是线性思考的完全体。
线性与非线性是哲学中描述自然界中不同相互作用的特性之一。在一个系统中,如果两个不同因素的组合作用只是两个因素单独作用的简单叠加,这种关系或特性就是线性的。具有简单的叠加性的系统,是线性系统。
从这个角度来看,线性思考是具有简单的叠加性的思考方式。
拥有天性直觉二元判断思维(正向思维)、线性思考的有权者在理解无权者的思想和行为的时候会容易按照自己的意图而形成的单一的思考结果与方向。这里面的思考方向通常是利己的,其利己的方向通常是偏向维持秩序的意愿的。因为这样才能维持自己的物质、名誉、权威、地位。反映了生物的基础胜负欲和其衍生的争先自卫维稳欲。
这样的有权者在维持权利与秩序的过程中,最终一定会遇到反对的无权者,而这个时候,这样的有权者所产生的想法是“这些反对的无权者为什么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原因在于天性直觉二元判断思维(正向思维)、线性思考会随着生命循环走向极端,又由于天性直觉二元判断思维(正向思维)循序渐进、进展缓慢的原因,思维、思考处于极端阶段的状态对于处于天性直觉二元判断思维(正向思维)、线性思考的人来说是难以察觉的。
13.3.5.2反向、复合思维的有权者
拥有反向思维的有权者在理解无权者的思想和行为的时候会使用非线性的综合性的思考方式。
非线性思考是复杂的思考方式。
非线性是哲学中描述自然界中不同相互作用的特性之一。在一个系统中,如果一个系统中一个微小的因素能够导致用它的幅值无法衡量的结果,这种关系或特性就是非线性的。不具有叠加性的复杂变化型系统,是非线性系统。
从这个角度来看,非线性思考是不具有叠加性的复杂变化型的思考方式。
但是,由于容易人的思考方向通常是利己的,最终会回归天性直觉二元判断思维(正向思维)、线性思考,形成复合思维、习惯性的反向思维。又因为反向思维是追求效率、秩序的,思维过程会被极大的省略,形成的胜负欲、争先自卫维稳欲、维持秩序的意愿也会更加的极端。这样就会形成跳跃式思考、拿来主义。
处于复合思维、习惯性反向思维的有权者会体验到比天性直觉二元判断思维(正向思维)、线性思考的有权者更悠闲的工作状态,原因在于属下、无权者的效率使其中的矛盾、问题得到了解决,而没有传到、使有权者意识到矛盾、问题的存在。因为过于悠闲、没有工作感,这些有权者有可能会在不必要的地方显示自己的存在感而进行指挥,最终形成极端的矛盾和问题。这些极端的矛盾和问题会在短时间、突然爆发,而使有权者应接不暇,而形成极端的争先自卫维稳欲,又因为反向思维是追求效率、秩序的原因,这些有权者的措施会更加的严厉。
13.3.5.3有权者的思维
无论是天性直觉二元判断思维(正向思维)还是反向思维,有权者在使用权力的过程中,都会因为对于无权者的认识不足而导致误判。原因是因为人的思考方向通常是利己的,这种利己的思想是难以在思考中改变的。利己的思想的极端程度对应了无权者反叛可能性的高低、快慢发展程度。
13.3.6无权者对待有权者的态度
无权者对待有权者的态度是不确定的。原因在于思考方向通常是利己的,而人又有多样性的性格,不同的人思想不同,自然行为方式就不同。所以,无权者作为一个群体是很难琢磨的。
无权者在考虑的时候会比有权者考虑的事物更多,因为其地位相对于有权者来说是不稳定的,所以在对待上级的时候会考虑的更多。
13.3.6.1天性直觉二元判断思维(正向思维)的无权者
天性直觉二元判断思维(正向思维)的无权者在理解有权者的思想和行为的时候会容易陷入线性思考。
他们会沿着生命循环的两极,激进与保守之间进行循环。
当处于激进时期的时候,是发展顺利的时候,相当于生命循环的第一阶段,他们会沿着上层的意思进行按部就班的发展,往往会比上层的意思发展得更加扩展、稍微超前;
当处于保守时期的时候,是发展放缓、停滞的时候,相当于生命循环的第二阶段,同样是正向思考,但由于发展放缓、停滞的原因,人们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会感到害怕,由胜负欲、争先自卫维稳欲所形成的利己思想、行为会占据原本的发展形势,所形成的放缓、停滞的发展形势会导致矛盾、混乱的出现。
当直觉二元判断思维(正向思维)的无权者的上级是使用直觉二元判断思维(正向思维)的上司的时候是相互同步的、适合的。
当直觉二元判断思维(正向思维)的无权者的上级是使用反向、复合思维的上司的时候,使用直觉二元判断思维(正向思维)的无权者会跟随着上级的意思进行行动,但会受到上级追求效率、秩序的反向思维的影响,而受到更多的摆弄。
13.3.6.2反向、复合思维的无权者
反向、复合思维的无权者在理解有权者的思想和行为的时候会容易陷入复杂非的线性思考。
当反向、复合思维的无权者的上级是使用直觉二元判断思维(正向思维)的上司的时候,容易因为思想的不同步而造成失误、脱离普通的人生轨道。
当反向、复合思维的无权者的上级是使用反向、复合思维的上司的时候,由于思想、行为是相互同步的、适合的,而形成最有效率的形式。
由于反向思维的高胜负欲和复合思维的极端胜负欲,他们容易将反向思维生搬硬套,变成“无论遇到别人的思想、行为都要反一反”的习惯,再加上人的天性就变成“只要是别人的思想、行为都是错的,只有自己的思想、行为是对的”的极端思维。 “送礼、贿赂”、“耍小聪明”的手段就容易在这样的社会上横行。
13.3.6.3无权者与有权者思维的不同
所以。无权者的思维与有权者相比,从高层到底层是逐步增加极端性、追求效率的过程。而忽略原因、细节的。
13.3.7有权者和无权者之间的关系
13.3.7.1有权者和无权者之间的关系
所以,有权者和无权者之间的关系是胜负欲的极端体现,如何控制自己的胜负欲是有权者需要注意的。
当有权者的胜负欲是极端的情况下,手下从高层到底层是逐步增加极端性,最终形成极端性的突破、变质,手下追求的效率会变得更加极端而极端的忽略问题、矛盾的原因、细节,造成严重的后果。
所以,如何控制自己的胜负欲是有权者需要注意的。
13.3.7.2无权者更注重品质的提高
无权者更注重品质的提高的原因就在于胜负欲。因为无权者看到更高阶层的生活品质回去极力的追求,其核心就在于胜负欲的驱使。
无权者由于处于下风,属于弱势的输方,并且存在长时间的胜负欲的压抑,所以作为平衡,他们的胜负欲会比有权者更高。
就像演员为了摆脱娱乐圈的规则而聚集资本,打造适合自己的电影、电视剧、音乐作品是一样的。娱乐圈的规则是有权威了老一辈制定、掌控的,造就了旧思想的作品难以跟进新思想,演员对于现状的不满就是地位低,难以掌控作品而造成的,而形成的胜负欲更极端,为了目的的快速达成,最终所使用的手段更为极端,所形成作品思想就更为极端。因为为了目的的快速达成的过程过于困难的原因。
13.3.7.3有权者需要重视的注意点
有权者需要重视的注意点就在于有权者和无权者的胜负欲如何处理、平衡。过多的差距是导致混乱的根源。
所以如何处理、平衡胜负欲是有权者需要重视的注意点。
13.3.8资本与权利的上瘾
13.3.8.1资本、生存与赌博
资本是用于投资得到利润的本金或财产,是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各种社会经济资源的总称。
资本又是数字的,而数字是无限累积的,所以资本的其中一端的极端意义是可以比较的,所以资本会引起人的胜负欲。
资本与赌博相同,是极端的享受(艺术、娱乐文化)形式。
资本是物质的,所以资本的另一端的极端意义是关于生存的,所以资本会引起人的生存欲。而生存欲是胜负欲的一种,所以资本会引起人的胜负欲。
资本的两种性质都指向胜负欲,所以资本是具有极端胜负欲的。所以,资本是比赌博更极端的享受(艺术、娱乐文化)形式。
由于资本是关于生存的,所以资本在享受(艺术、娱乐文化)形式中是从基本条件开始包括整个程度的,所以资本是难以察觉的,随直觉二元判断思维(正向思维)在生命循环中走向极端的享受(艺术、娱乐文化)形式,在难以察觉的情况下就会走向极端。
13.3.8.2资本与历史
资本在历史上最激进的发展就是资本主义出现的时候了。
资本主义的思想状态是激进的纯种思想,其主要性质是变动(激进)的,所以资本主义的根本是激进的,也因此出现了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与资本主义对应的,在思想状态上是激进的纯种思想,其主要性质是秩序(保守)的,所以共产主义的根本是秩序的。
由于资本主义是激进的纯种思想,资本主义会马上发展到极端,然后发展到变质,另一极端的特性秩序。所以资本主义国家,从开始就得到了过速的、激进的发展,也因此出现混乱,如法国大革命。而后形成帝国,对应了由激进到秩序的快速更替。资本主义的性质,激进与秩序相互作用,形成了更大的混乱,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形成了长期的稳定期,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国家在政策上是克制的,利用偏向社会主义的部分措施,达到了克制资本主义过度激进的作用。
其实在古代,由于物质的稀缺,进入混乱时期,就相当于对于物质(资本主义)的自由处置进入利己趋势,相当于资本走向极端的过程。
从历史上也可以看出,资本随直觉二元判断思维(正向思维)在生命循环中走向极端的享受(艺术、娱乐文化)形式,在难以察觉的情况下就会走向极端的趋势。
13.3.8.3资本的成瘾性
所以,资本的成瘾性是极端的,而且资本的基础是物质、是生存欲的体现,所形成的趋势是生存欲与胜负欲的结合,所以资本的成瘾性是极端的、难以逆转的。
13.3.9政府与资本之间的平衡
13.3.9.1资本在经济之中的位置
资本是处于经济之中的。会出现当局者迷的状态。
13.3.9.2政府在经济之中的作用
而政府在经济之中的作用就是从宏观的角度去平衡经济中的关系、矛盾、问题,最终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
所以,政府在经济之中的视野是更开阔的,政府在经济之中应当是比资本更靠谱的,应当比资本更有权威性。
政府在经济之中难以做到细致入微和资本难以停止的问题,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只有政府,所以政府的作用是重要的。
13.3.9.3政府的调控作用
政府具有调控的作用。
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计划、法规、政策、道德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的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13.3.9.4政府的起始、维持作用
政府具有起始、维持的作用。
政府可以开始新领域的项目,来预测风险和将来会出现的问题与矛盾,预先制定应对政策。
政府也可以对于珍惜的、将要消失的部分进行保护,从而将珍惜的、将要消失的部分维持下去。
有些部分在某一时期是不适合的,但是在之后的时期也许就是重要的。政府就可以将这些珍惜的、将要消失的部分维持下去,达到多样性的维持,减少内卷的过早发生。
13.3.9.5政府的除障作用
政府具有除障的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除障来保护珍惜的、将要消失的部分,达到多样性的维持,减少内卷的过早发生。
13.3.9.6政府在经济之中的存在意义
为了弥补政府在经济之中难以做到细致入微和资本难以停止的问题,政府、资本与人民之间需要达成默契才能是社会更有效率的发展,而不是更早的走向更严重的混乱。
保护多样性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政府在经济之中需要保护社会的多样性来保护多样性,维持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稳定。
13.4资本与社会
13.4.1股市与生命循环
股市涨只是生命循环的第一阶段,是其中的四分之一。从生命循环的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就对应了股市跌的部分。而第四阶段是艰难的提升部分的。
因为股市涨只是其中的四分之一,所以股市涨其实是很稀奇的状态。
13.4.2平稳发展的好处
因此,对于进入发展缓慢、平稳阶段的领域,是很难追求这个领域的提升的。对于这样的领域,平稳发展也是好的。可以认为平稳的发展也是值得肯定的增值行为。
13.4.3混乱形势中的资本
在即将走向混乱的时候,人们都会为了自保、维持自己的稳定而减少金钱的使用,使经济陷入困境的趋势,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也会因为为了在混乱中,自保、维稳的需求而停止金钱的使用,大量敛财,会加重、加快混乱的程度。
资产阶级因为只掌管自己范围内的资产、金钱,所以资产阶级做的决策往往是偏向自己利益的,但是过分追求利益,会导致资本差距的极端拉大,反而会更快的导致混乱的产生,所以资产阶级不插手眼界更宏观的政府的政策的主动权是有可以保持更久稳定的好处的,过度的插手反而会加速不稳定因素的产生。
保守趋势在世界上传播,会形成过分自保的趋势,资本家跟着为了自保,就会造就混乱。
有权者、资本家(资本有权者)共同济世,虽然会伴随股市跌,但是会避免、延缓和减轻混乱的到来。
13.5资本与环境
胜负欲带来了极端性的、从上到下的阶级倾向;封建时代结束后的专业化、忽略综合平衡的思想;因为目的范围的集中,而省略、缩小注重范围。
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资本在与环境的相处的时候就需要注意这些问题。
13.5.1资本与国际资本环境
13.5.1.1去特色化
资本因为目的范围的集中,收集金钱、资产,所以在实际中,会因为人类行为效率化的规律而省略、缩小范围,以注重收集金钱、资产的效率。
在这个过程中,追求效率越极端,特色化被消减的程度就越高。
13.5.1.2垄断
资本在收集金钱、资产的过程中,为了追求收集金钱、资产的效率,就会想要通过垄断来垄断市场。
列宁曾指出,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说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因为几十个大型企业彼此容易达成协定; 另一方面,正是企业的规模巨大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产生了垄断的趋势。
垄断是竞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出现又抑制了竞争。
垄断是收集金钱、资产最有效率的手段。通过掠夺、占有市场而形成优势地位,可以有效率的收集金钱、资产。
13.5.1.3多样性
但其实,垄断会造成市场多样性的降低,造成选择、就业的降低,容易形成发展固化,造成发生混乱的条件。
为了达到发展的平衡,资本需要克制自己的垄断行为才能形成积极、有序的发展形势,降低发展停滞、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13.5.2国内具有特色的资本环境
相对于欧美资本环境,国内具有特色的资本环境,而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关于资本的矛盾、问题。
13.5.2.1欧美资本环境的互补部分
虽然资本主义有其自身难以控制的,在收集金钱、资产方面,容易走向极端的问题。但是,做为资本主义的诞生地,欧美资本环境的互补部分。
由于天性直觉二元判断思维(正向思维)做为欧美人的思维的主流的原因,正好是遵循生命循环的思维、行为方式。通过发展会缓慢的移到极端的阶段而生成极端的、专门的单纯一方的思想,所以欧美人天性直觉二元判断思维(正向思维)正好是资本主义、共产主义等极端偏向于一方的思想的诞生地。
而资本主义、共产主义等物质都是仅关于物质的而非心理精神的思想体系。这是由于欧美人的心理上的思想、道德与圣经息息相关,所以宗教与仅关于物质的思想体系是完全互补的,形成了欧美人精神的平衡。
13.5.2.2国内资本环境的欠缺
但,在国内,由于封建过后,传统文化的根基被改变,而将心理与物质的思想体系完全寄托于物质的思想体系的话,心理方面的思想就会欠缺,长此以往会形成回归生物基本天性——兽性的现象。这样的话,就会回到只极端追求生存欲、胜负欲的现象。
国内资本也同样会成回归生物基本天性——兽性,只极端追求生存欲、胜负欲的现象。这样的话,国内资本就容易发展成比普通资本发展得更极端的思想,也就更追求垄断行为而保证个体资本的稳定性。
13.5.2.3文化适应性的差别
因此,资本主义、共产主义等单纯物质性的、源于天性直觉二元判断思维(正向思维)的极端偏向于一方的思想在除欧美以外的地区是难以适应的。
其原因就在于心理、精神文化的不同所带来的适应性的差别。
13.5.3资本与地球环境
资本的极端性对于地球环境也有严重的影响。
13.5.3.1内耗
资本的极端性会带来更多的内耗。这种内耗是由于胜负欲所引起的竞争。
13.5.3.2浪费
重复的高消耗性投资对于地球环境的重复消耗。消耗性投资越高浪费的地球资源越多。
13.5.3.3发展效率
所以,发展效率很重要。
13.5.4资本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所以,资本是极端的。公司是与外部环境隔离的小区域。资本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需要平衡的。
为了达到发展的平衡,资本需要克制自己的垄断行为才能形成积极、有序的发展形势,降低发展停滞、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13.6资本与社会所带来的问题
13.6.1城市集中,生活费用过高问题
城市集中会造就生活费用过高的问题。
资本为了发展的原因,会在最繁华的城市之中集中,这样做虽然能够更有发展的可能性,但是会使员工的生活费更高,而员工生活费用过高问题反而会造成企业用人成本的增高,造成因员工成本问题而减少雇员,造成资本对于雇员的恶性循环。
对于因资本的局限,而形成的企业在一线城市的过度集中的问题,在5G时代可以通过物联网(IOT,The Internet of Things)而形成的虚拟的近似于面对面的体验而形成有中心的区块链(Blockchain)结构的工作形式。
这样就可以在不影响沟通效率的前提下,减少工作人员的负担,以解决城市集中、生活费用过高的问题。
13.6.2跨国价格问题
国际汇率的变动造就了跨国价格问题。
国际汇率的变动是国际经济的重要问题,但是每一个国家的大部分人民是难以感觉到的,因为不出国就不会感觉到国际汇率的变动所带来的影响,短暂的旅游也难以使人们发出比“便宜”、“贵”更多的思考,所以国际汇率的变动的影响对于大部分人民来说是难以感觉到的。
通常国际汇率的变动只会带来微小的影响,但是永久性的、较大的变动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但因为大部分人民来说是难以感觉到这样的国际汇率的变动的影响,最终就会带着这样的变化进行生活,这样,高汇率地区会认为维持原始汇率的地区的物品便宜,而其国内的物品难以买到国外而烦恼,但又找不到原因。
而这些高汇率地区所垄断的必须品在国际范围内贩卖的时候会给维持原始汇率的地区、低汇率地区带来负担,造成和多种问题相叠加,最终会造成购买力的下降。
所以,国际汇率的变动造就了跨国价格问题需要这些高汇率地区进行关注。
13.6.3人类活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温室效应和冰河期问题是环境问题。
在资本生产的时候会消耗大量的能量,造成大量的污染。这些都需要与自然进行平衡以达到维持人类生活的必要生存条件,最终保护的是人类本身,所以温室效应和冰河期等人类活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自然的平衡是资本需要关注的问题。
现在人们所运用的大部分能源的源头是不可再生能源,所以在解决能源问题之前,节能是维持社会运作、人类生活最重要的问题,是资本需要关注的问题。
13.7权威与服从的平衡
13.7.1权威与人口
权威虽然能是上层人士管理下层人士。
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不同性格的人们形成了不同思想和行为的人,那么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多样性就会增加。
人口越多越能稀释社会之中的矛盾与问题,特别是特殊的矛盾与问题。但也会增加和加重矛盾与问题的爆发与不可控性。
所以早期发现、直面和解决人民之中的少量特殊的矛盾与问题是维持社会长期稳定的关键,而不是去忽视、粗暴执行、从中获利而放任矛盾与问题的发展趋势,造成矛盾与问题的集中爆发。
13.7.2权威与服从的平衡
权威与服从的关系是社会稳定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权威与服从的平衡是重要的。
由于权威本身是大于服从的,所以往往最终都会出现权威过剩而服从难以生存,最终造成混乱,所以权威与服从的平衡虽然难以达到,但是非常重要,因为权威与服从的平衡可以维持社会的稳定。
违规虽然能赚到庞大的利益,简单粗暴的权力运用虽然看起来见效快,但是最后的影响是未知的、难以估量的,因为压力是会转化的而不会平白无故的消失,最终还是会影响到所有的人。
因此,权威与服从的关系是社会稳定最重要的因素,权威与服从的平衡对于社会稳定是最重要的。
13.7.3保持权威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权威是容易忽略最基层的下层人士的,而基层下层人士的生存空间被挤压所形成的压力是混乱所发生的根源,是威胁权威持久稳定性的根本原因。所以关注最基层的下层人士是权威保持持久稳定性的最重要的措施。
克制对于上层只是利益的损失,但是对于下层人士就会变成生存问题。
所以上层人士克制自己的欲望和对于基层下层人士的保障是保持持久稳定性最重要的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