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崩 | 科幻经典解读

科幻经典解读栏目,是一个旨在向科幻入门读者提供帮助,用最短的篇幅,快速向读者讲解历史上的科幻经典小说的解说性栏目。
我们精选了世界科幻史上最为经典的数十部小说,每期一部,让读者们在大约5分钟的阅读时间里,快速了解到这部科幻经典的内容和特色。通过这个栏目,读者们可以了解到科幻史的演变发展,各种科幻想象的类型和源头,为自己的将来的科幻阅读提供指导。
本文首发于未来事务管理局“不存在科幻”(Non-Exist)公众号
《雪崩》Snow Crash
作者 | 尼尔·史蒂芬森
首版 | 1992
关键词 | 赛博朋克
21世纪,全球经济基本崩溃,洛杉矶从形同虚设的联邦政府中脱离出来,成为财团、黑手党、加盟连锁、私人机构等势力控制下的信息都市。
这里物价飞涨、美元贬值,虚拟货币泛滥。同时科技不断更新,在现实世界外构建了一个“超元域”,只要通过公共入口连接,就能以“化身”的形象进入超元域。

弘·主角是一位自由黑客、刀客和兼职披萨外卖员,在一次送货途中,弘意外结识了滑板女孩Y·T并组成了搭档。
近来有人在超元域兜售“雪崩”,一种数据包格式的新型毒品,弘的黑客朋友因为浏览了含有“雪崩”的图像,不仅计算机系统崩溃,还受到严重脑损伤。为了帮助朋友,弘展开了调查,而Y·T也利用这个机会搜集倒卖情报。
他们发现,“雪崩”病毒由某个宗教组织掌握,存在两种形式:现实中它能够感染人的血液,形成毒品依赖;虚拟的则通过攻击计算机底层算法控制系统。
为了避免危险进一步蔓延,弘和前女友胡安妮塔潜入宗教组织内部,找到“解药”并打破了“雪崩”对现实世界的控制,反派势力企图在整个超元域中散布病毒的行为也被阻止。人类得以逃离这场信息末日。
解读
配着武士刀的黑客送外卖披萨,滑板女郎和黑帮杀手逐一登场,酷、混乱、硬核、黑色幽默,这是《雪崩》呈现的第一印象。但它的价值远不止如此。
1992年,万维网刚向公众开放,社交软件还不存在,《雪崩》以超前而精准的技术想象,成为了对硅谷和现今科技发展影响最大的小说之一,还从一个宏大的视角,不断引发人们对文化、哲学和社会的反思。
01
展现独特美学,同时理解时代诉求
《雪崩》之所以在30年间被反复阅读和谈论,与其中的赛博朋克美学密不可分。小说采用经典的“high tech, low life”模式,渲染了一个撕裂、暗淡的未来:虽然没有遭遇技术灾难,但政府已然全面崩盘,法律失效,垄断企业割据式发展,通货膨胀到钞票面值一万亿,房价高到连住储物仓库都要合租,毒品、犯罪、帮派、宗教混乱交错。现代文明的噩梦集合体,被包裹在黑色幽默之下,更显得荒诞而讽刺。
同时,史蒂芬森也准确理解了互联网发展将带来的技术诉求。《雪崩》中的新奇产品层出不穷,对技术的细致描绘让想象力的产物得以变成现实。“超元域”的概念启发了3D虚拟社区游戏《第二人生》,也是近年来硅谷科技领袖和诸多VR、AR研发者的对标;“阿凡达/化身(avatar)”一词被赋予新的网络含义,比其宗教原义更为人所熟知;史蒂芬森还受聘为Magic Leap公司的首席未来学家。可以说,《雪崩》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当前的技术图景。
02
话语越趋于一致,就越容易被控制
《雪崩》最引人深思之处,可以用一句话总结:病毒、毒品、宗教,都是一回事。意料之外的毁灭性力量在威胁社会根基。
作为小说的核心隐喻,“雪崩”有着坚实的理论背景,不仅是计算机病毒,也是生物病毒,这样的双重性打破了硬件和软件、身体和思想之间的界限。身体里的病毒会影响你的思想,思想里的病毒也会影响你的身体。人们虽然说着不同的语言,但大脑运转的基本结构是共通的。在小说里,这种深层结构就像是计算机代码,深藏在DNA、思想和文化中,从远古时代一直延续至今,只要存在漏洞,就可能被感染,入侵大脑和入侵计算机并没有什么区别。
于是,控制了病毒就等于控制了一切,抵抗感染则意味着抵抗控制,《雪崩》以这种方式触及了西方哲学关于人的自我意识的思辨。在巴别塔的故事里,说同样语言的人们能分享知识,更高效地工作,但在小说的框架中,单一话语只是一种新的控制手段。病毒“劫持”了更高级别的大脑活动,“健康”的人才能维持个体的认知,拥有控制和主动的权力;因感染病毒丧失了独立自我的人,也丧失了人之所以为人的东西,被“降格”为单纯的信息处理机器。
03
《雪崩》是给信息时代的疫苗
我们究竟能不能抵抗感染?史蒂芬森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但做起来并不容易。归根结底,文化和意识也是病毒,我们都是易感人群。
每个人都存在非理智,信息、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传播正有赖于此。以大脑为宿主,不断自我复制,在群体间扩散,最终深入脑海挥之不去。现代社交媒体提供了最合适的温床,信息高速生成和交换,没有人知道下一秒有什么会疯狂流行开来。消费主义和快餐文化让语言贬值、退化,蜷缩在自己的肥皂泡里,只看见想看见的,连思想也变得千篇一律。
因此,在当下的语境中,胡安妮塔的做法依然有借鉴价值。她让自己暴露在大量病毒中,频繁使用大脑,反而能提高免疫力。看似矛盾的做法,正是对控制的反抗,不需要别人来告诉你应该想什么,而是做出自己的判断。思想也有免疫力,开放的态度才能促进辩论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去审视所处时代的精神状态,认识和理解自身。
《雪崩》在想象技术发展并反思其对文化造成影响的同时,也展现了认知的重要性。理性思维不仅是处理信息,更重要的是赋予信息意义并作出判断。只有这样,我们或许才有机会在反乌托邦的废墟上,创建一个不那么糟糕的未来。(1554)
金句赏析
01
当两个人为争抢一把刀而缠斗时,手握刀柄的人总是胜利者。
02
无论我们有多聪明,大脑深处依然存在着不理智的部分,让我们会更易于接受像病毒一样传播的思想。
03
阶级比收入更重要,它要你时时刻刻都得明白自己在社会关系网中所处的位置。
04
如果你四处旅行的时间足够长,就会觉得无论什么地方都让人别别扭扭。
注:采用郭泽译本,姚海军主编,四川科技出版社,2009年
延伸思考
我们正处于技术发展和信息爆炸的中心,你认为怎么做才能避免出现《雪崩》中所描述的问题?
作者 | Raeka
添加接待员微信(FAA-110),暗号“不存在科幻”,进入小说讨论群~欢迎和我们一起聊科幻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