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拉响“金融大战”警报,霸权开始明抢,中国海外资产越来越风险
美国政府的行为已经拉响“金融大战”的警报,正如中方所说,美国的霸权似乎在抛弃“巧取”路线,改成豪夺和明抢,中国的海外资产安全越来越有风险,我们需要尽早做好应对准备。
中国外交部此前曾对美国霸权做出了一番犀利的评论,那就是美国向来习惯巧取豪夺,但现在甚至没有了巧取,只剩下豪夺,这也许是美国现在最贴切的写照。就在刚刚,拜登政府又做出了一个极其恶劣的举动。美国商务部近日宣布,因为所谓的涉及国安问题,将中方28家高科技企业在内公司与个人列入“实体清单”,禁止美国企业、个人与这些名单中的企业、个人合作。同时,美国商务部以违反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为由,宣布对两家中国企业进行制裁,冻结两家企业在美国的资产。虽然对于美国持续制裁中国企业的行为,中方应该有足够的心理预期,但这一次的制裁却有一个明显的不同。

以往,美国制裁中国企业最普遍的措施是列入制裁实体名单,禁止这些企业在美国的商务行动,并通过出口管制,封锁这些企业从美国获得技术和产品的渠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进入美国实体清单的中国企业和机构至少有667家,可见美国政府已经将这招当成惯用手段。但这一次美国不仅故伎重施,还宣布冻结两家中国企业在美国的资产,这就相当值得注意。从法理上说,美国冻结这两家中国企业的理由是两家企业和伊朗进行了石油化工方面的合作。但美国制裁伊朗,完全是依托美国自己的国内法,美方以此制裁中国企业,是典型的将美国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换句话说,如果美国政府想要的话,他们以后还可以用类似的借口对其他中国企业进行制裁,这就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

中美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双方的经济联系十分紧密,彼此都有大量的投资和经济活动。有评估认为,今天中国在美国的资产有超过两万亿美元,在其他西方国家也有大量的资产。而且尽管中国进行了持续的减持行动,但中国手中持有的美债总量仍然超过8600亿美元。理论上说,美国政府接下来随时有可能对在美的中国企业进行非法制裁,或是敲诈中国企业给出赔偿金,就像他们对中兴做过的那样。也可能是像这一次涉及伊朗问题的两家公司一样,直接冻结他们在美国的资产。夸张一点说,美国此次的行为给中国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美国的资产都存在类似的风险。

事实上,美国依托其金融霸权对中国进行掠夺的可能性日益加大,这从拜登政府的立法措施就可见一斑。此前,美国国会接连出台了三条涉及台湾问题的法案,其中就包括在部分情况下公布和冻结中国人员在美资产的内容。法案的最终解释权,无疑是归美国自己所有,拜登政府显然可以通过一些莫须有的罪名来执行这些反华法案。看起来,随着中美冲突的加剧,拜登政府已经撕下了遵守规则的假面具,开始直接对中国来明抢的这一套。俄罗斯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就被西方以流氓逻辑扣押冻结了超过3000亿美元的资产,这已警告我们西方集团可能会在重大政治事件发生时突破自己的底线。而美国现在冻结中国企业资产的行为,提醒我们这个威胁来的可能会比预想还快。

不得不说,尽管中国尽力地维持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但美国的对华敌意已升至空前的程度。在两国出现军事冲突之前,金融领域的斗争恐怕已经开始了。美国政府冻结中国企业资产,以及出台相关法案的行为,已表明拜登政府动了对中国进行劫掠的歪心思,中国海外资产遭受的风险正越来越大。不过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推进海外经济合作仍然不能停止,这也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推动力。中方现在能做的也有很多,例如减持美债资产,增加和西方集团之外的其他国家的合作,以及加深中国海外投资对西方实体的影响等。而美国政府在采取任何进一步的挑衅之前,最好是弄清楚中国不是俄罗斯,如果美国要对中国翻脸,那么中国进行的反制措施,也足以让美国经济付出不可承受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