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主义】“客观唯心主义”(1-3-1-1):文化贵族们的祖传饭碗,扣在柏拉图

“客观唯心主义”,前反思、前观念论的庸见,不知道真正的idealism在做什么。
场域论(1):宇宙(Universe)
本体论(3):精神(Spirit)/天理(Reason)
认识论(1):心灵(Mind)
目的论(1):真理(The actualized rationality)
在前现代思想/学术共同体中普遍存在,因为有统治作用,本体论的精神与认识论的心灵似乎同源、“同一”,实际是精神派生心灵,是主奴“同一性”;前现代老学究、假正经、小中二追求所谓真理,老学究和假正经在3的位置,作为本体性力量的代言人,小中二在1的位置,作为本体性力量的代言人的乖学生;二者都认为最终要获得目的论上的1,实际即具体的权力。
“客观唯心主义”就是要争权的姿态,在前现代思想体中普遍存在,因为前现代学术共同体(实际是文化/教化贵族)本来就是候选的政权掌握者。思想史上的例子:程朱“理学”。
这玩意算不上哲学,也算不上思想,而是一种威权主义的话术。它一定要本体性的力量说成一种类心灵的存在(至高的精神/大写的理性),从而使得这力量和Tyranny的第一人称意识短路,这里就是形而上学(实际是没进入形而上学的)和社会秩序短路了,Tyranny被神秘化为圣王(圣朝向形而上学,王朝向社会秩序)。文化现象代表:房管、管理员等。
炮制出的本体论阶次,实际不是真正的本体论(没那个能力),而是宇宙论,在这个宇宙论里面,各种群魔乱舞(乡下先生你写一本我写一本的那种,一气化三清、balabala),实际是一种文字权力游戏,很多学中哲和M哲的哲学系学生也会变成这种煞笔,玩这种游戏的一般是想成为真正的权力游戏(围绕符号玩,包括$、W等)的预备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