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口气看完西施,春秋第一美女间谍,助勾践复仇,却下落成谜

2023-06-08 00:19 作者:聪明的一xiu哥  | 我要投稿

一口气看完西施

她是四大美女的颜值顶峰,是春秋最美卧底,凭一己之力改变历史趋势,是训练有素的最强间谍。今天让我们一口气看完西施的一生。西施本名施夷光,春秋末期,公元前506年出生于越国诸暨苎罗村(今浙江省诸暨市暨阳街道),苎罗有东村和西村,西施家住西村,所以大家都叫它西施,西施生活在浣纱溪畔,父亲卖柴,母亲浣纱,说起西施,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她是四大美女之一,“沉鱼落雁”中的“沉鱼”说的就是西施,西施在越国浦阳江边浣纱,水里的鱼见到她太漂亮了,害羞地潜入江底,唐代诗人宋之问,《浣纱篇赠陆上人》里的一句:鸟惊入松萝,鱼味沉荷花,就用了“西施沉鱼”的典故,形容西施美貌的诗歌有很多,比如李白的《西施》:浣纱弄碧水,自波清波闲,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西施在溪边浣纱的时候拨动绿水,自在的像清波一样悠闲;确实很少能见她笑起来露出洁白的牙齿,一直像在碧云间沉吟。),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更是道出了西施是美的化身: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了,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晴天里的波光粼粼,烟雨中的山峦苍茫,西施就给人这样的感觉,你品,你细细品,西施有心口疼的毛病,常常因为不舒服捂着胸口,皱着眉头,西施隔壁村的一个丑女就模仿西施,也捂着自己的心口,皱着自己的眉头,结果吓得大家都跑得远远的,这就是成语“东施效颦”的来源,在溪边安静做一位美少女的西施,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在历史上留下如此浓墨重彩的一笔。有关西施完整的故事情节,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的两本著作中,一部为东汉史学袁康创作的《越绝书》,一部为东汉学者赵晔撰写的《吴越春秋》,在西施的故事里,范蠡是名副其实的男一号,吴王夫差是男二号,越王勾践是一个关键配角,《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对西施的来历描述的最为具体,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吴越两国关系很差,吴王夫差的爸爸吴王阖闾就是在和越国打仗的时候战死的,杀父之仇不共戴天,阖闾死后夫差发愤图强,开始为一举扫平越国做准备,公元前494年,夫差在夫椒打败了的越国,越王勾践被迫向吴国求和,吴国大仇得报,还俘虏了勾践,勾践就遭老罪了,冤冤相报何时了?两国的矛盾更大了,越国这边也开始寻思着如何报仇?

公元前490年,越国大夫文种制定了“灭吴九策”,要一雪前耻,其中为吴王夫差量身定制了一条“美人计”,但是文种翻遍了越国后宫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这个选美的任务就交给了大夫范蠡,《浣纱记》里说,有一天,范蠡来到浣纱江畔,见到了正在河边洗衣服的西施,范蠡看到西施的美丽身姿,糟糕,是心动的感觉,一下就爱上了她,年轻时候的范蠡也是相貌堂堂,西施见了范蠡也是怦然心动,小鹿乱撞,两个小年轻就情投意合,谈起了恋爱,清代诗人宋湘还写下《范蠡载西施图歌》其一就描述了当时的画面:白纻衣边浣纱泪,乌栖台侧彩莲歌。不过,文种这个时候出来棒打鸳鸯,他觉得西施是“美人计”的最佳人选,要拉西施去当卧底,强行就拆散了这对小情侣,范蠡没办法,事业和爱情之间他选择了事业,放弃了和西施的爱情,命运的奇妙就是如此,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就像某个瞬间的选择,从此就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

公元前487年,西施正式加入了“宇宙最强打倒吴国卧底计划”,这名儿是我瞎起的啊,和西施一起入选“卧底计划”的还有另一个叫做郑旦的女子,她俩进宫之后,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卧底”培训,越国势必把她俩培养成能唱能跳、能弹琴、会画画的全能型卧底,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范蠡去了一趟吴国,把西施和郑旦当做礼物献给了夫差,夫差一见两个大美人,高兴的不行,连忙夸奖勾践,你小子很会啊,气得伍子胥跟个碎嘴老太太似的,在一旁骂骂咧咧,西施到了吴国之后就开始了自己的间谍生涯,她很快就进入角色,把自己在越国培训学到的全使了出来,吴王夫差被迷得是七荤八素,夫差从此不上班了,整天与西施寻欢作乐,彻底荒疏了国政,导致吴国国力衰退,君臣不和,而另一边的勾践回国之后就开始偷偷努力了,开始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经过艰苦的奋斗,越国做好了进攻吴国的准备,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溜溜,吴越战火再起,在一系列的计谋部署之下,吴国战败,夫差羞愧自杀,西施胜利的完成了卧底任务,大概古人和我们一样喜欢吃瓜听八卦,所以很多书都转载了这段故事,除了咱们刚刚说的《吴越春秋》,还有《吴地记》、《越绝书》等,但这些书籍的成书时间距离春秋年代久远,而且有很多矛盾之处,公元前473年,在西施的助攻下,勾践终于雪耻灭掉吴国,然而超额完成卧底KPI的美少女西施,人生的结局却走向了一个谜,关于她的结局,后世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东汉人写的《越绝书》中记述:西施,亡吴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文学戏剧作品差不多也是这么写的,给了西施和男一号范蠡一个圆满的结局,说西施回到了范蠡身边,他俩坐船离开,消失在烟波浩瀚之中,苏东坡曾经写道:五湖问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除了“大团圆”结局之外,还有另一个“沉江说”,有关这个说法的典籍记载得比较早,传说越王勾践认为吴国灭亡是因为夫差沉迷于西施的美色,他曾说:亡吴之功,西施当属也。意思是说西施是红颜祸水,为了避免西施的美色殃及越国,他最后让西施沉江而死,这不就是恩将仇报嘛。《东周列国志》上的说法又有一点不同,传说越国灭吴后,勾践想把西施收进后宫,越后嫉妒西施,谣言西施是“祸国之女”,就令手下将其沉入江底,女人总是为难女人,而墨子在《墨子•亲士篇》中说: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商朝比干因为死于直谏,孟贲死于其勇,吴起死于变革,西施死于其美),明确的指出,西施是因其美貌而被沉江而死的,最后西施的结局到底如何,我们如今也不得而知了,但笔落之处,我自然希望她能拥有一个美丽且浪漫的落幕。在太湖旁,和范蠡携手菱歌泛夜(采菱夜归的船上一片歌声),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在那个战乱频仍的年代,女性往往会因为为了缓和两国关系,实现国家战略被当作物品互相赠送,她们的权利与男性相比是彻头彻尾的不平等,西施、郑旦都是如此,无论多美丽多有才,她们都无权决定自己的未来,因此从一开始她们的命运里就是有着浓厚的悲剧底色的,而后世很多人把一国之亡单纯归结到一个女子身上,更是不公平,也是污蔑,正如唐朝诗人罗隐所写: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吴国兴亡自有其深刻的原因,何必将责任都推到西施身上?西施若是倾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没有西施在身旁的越王,又是因为什么而亡国了呢?)

一口气看完西施,春秋第一美女间谍,助勾践复仇,却下落成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