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什么是高功能抑郁症?旁人眼中工作生活如常,暗地里却

2023-02-17 11:33 作者:荣新奇教授  | 我要投稿

部分抑郁症患者,在旁人眼中,生活作息看似正常,工作表现也没有异样,但其实每天都活在阴霾中,整个人备受负面情绪笼罩,有人称之为“高功能抑郁症”。而这名词背后,反映了人的韧力与潜能,的确可以很强。

可能受到DSM-5《精神疾病诊断及统计手册》第五版定义所影响,一般人对抑郁症患者印象,都是学习、工作以至社交功能受损,甚至认定他们的抗压与抗逆能力比较弱,导致出现负面情绪。

不过,作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再加上自己接触过抑郁症个案10多年的经验,我见证到很多受抑郁困扰的朋友皆非弱者。相反,他们都是具有高度责任感,倾向将不同重担揽上身,事事力求完美……

资深心理专家荣新奇教授表示,抑郁症患者,出问题时往往会先责怪自己,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也常常担心自己未能惠及他人;所以,他们都不是自私自利及不懂自省的人。


相比其他人,抑郁症患者在履行工作或照顾家庭等责任时,要耗费额外精力与负面情绪抗衡,很多时在完成工作后,都已感到筋竭力疲。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当中,部分未有展现明显病征,在旁人眼中,他们的生活作息看似正常,工作表现也没有异样,但其实每天都活在阴霾中,整个人备受负面情绪笼罩。

曾有一位抑郁症患者这样说道:

我曾经有一段很长时间,因为家庭与人际关系的问题,情绪变得非常差,常常悲从中来,每日以泪洗脸,胃口及睡眠都较以往差,放假时也不太愿意外出见朋友,在最低潮的时候,更加会质疑生存的价值与意义。

那时候看精神科医生,有按照指示服药;同一段时间,自己每天还是正常上班、回家,处理各式各样的问题。记忆中,即使在最低潮时,也没有请过一天病假。在同事、朋友和家人的眼中,我仍然是那个积极、勤快与尽责的人。只是每当一天结束后,夜深人静,负面情绪便犹如江河决堤般全部涌出来,整个人就像虚脱了似的。


在多年的个案工作中,我也遇上不少类似情况:

当中有一名中年男士,历时数年也未能放下至亲离世的伤痛,他觉得自己之前低估了至亲病患的严重度,未有积极照顾。他每天停不了悔疚及自责,把自己压得透不过气来;严重的时候,更不时会听到一把声音,矛头都是指向他,批评他做人非常失败,不配生存下去。

然而,纵使活在痛苦的深渊中,他未有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他身为家中的经济支柱,一家上下包括两老的生活,都靠他一人工作维持照顾。即使在情绪最差的时候,他仍然能够维持工作,也会驾车带两老到医院复诊;平日也不时返回旧居,为双亲的生活打点。只是放假的时候,他会将自己关在房内,不愿对外沟通,对着妻子及一对年幼子女,也是不理不睬。

像这样的中年男子的案例,有人称之为“高功能抑郁症”,在别无选择,例如要照顾家庭的时候,会竭力与抑郁和焦虑并存。而正如前述,抑郁症患者通常有很强的责任感,这个特质亦驱使他们在逆境中奋力挣扎。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曾有一段时间也深受抑郁的困扰。事后回想,那时候,我大概是从心理咨询工作中找到意义与存在感,令自己可以正常生活,而这亦可能是一种自然发展出来,应对负面情绪的有效策略。

事实上,往后的日子,“抑郁”这老朋友还是偶尔会不时来访;至今天,自己仍坚持在心理咨询的工作前线上。于我而言,工作背后那份意义,仍然是最有效的抗抑郁药。

当然,“高功能抑郁症”由于表征不明显,身边人未必容易察觉得到,当事人常常独力苦苦挣扎,未必能得到适时的支援。而长时间以责任感压迫自己,确实可能会有倒下一天。希望大家多点留意、关心身边的人。

原文原创自荣新奇教授催眠心理工作室,如需转载,请取得许可并标明出处。有任何疑问,可以点击头像私信联系。


什么是高功能抑郁症?旁人眼中工作生活如常,暗地里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