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2届亲历者说(五)| 22级西安交大数统432初试410分及专业课第二名127分二战经验分享

2022-04-18 23:38 作者:西交大432应用统计考研  | 我要投稿

二战拟录取,浅浅搞个菜鸡佛系经历分享

说在前面:本文就是我个人经历,因为人类个体差异,谨慎参考。

应我男朋友的要求:在此强调:真的很感谢我帅气温柔可爱包容强大的男朋友在我身边的陪伴!

还感谢我爸我妈我本科室友我的老闺蜜亲亲宝贝美丽学妹帅气学弟等等人的关心和鼓励~(一碗水端平!)

先说一下基本情况:

本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就是说我可能?有?那么一点?数学基础?)一战华东师范统计学学硕,二战西交应用统计专硕,初试410,政治80 英语80 数三123(对不起给数学人丢人了) 专业课127,已拟录取。

 

二战心态:

把心态放在第一个说是因为很多人问我最多的就是心态问题。我没什么大道理要讲,我就讲讲我的心路历程:

一战失败是我走出考场就知道的事,打开专业课高等代数的卷子那一刻的感受让我至今都愧为数学人,于是一战单科没过线,进而二战。对我而言,考研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具体原因如下:

1.家里支持,我觉得研究生学历很重要,以后轻松一点是一点。

2.逃避社会,不想走出学校。

3.看到很多已经工作的人回来考研,让我更认为学历很重要。

4.我觉得我有机会考上

当然,以上四点只是我的心态,我觉得二战和工作哪个都挺好,最重要的是做了选择后不要犹豫迷茫,坚定的做事情就行了。

二战换专业(不换可以不看):

我二战是换了专业:从英语一换到英语二,重新学数学三,重新学专业课: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

为什么换:当然是因为不想再碰数分高代了啊喂!!!

为什么选西交:从前几年来看,西交应用统计是分数线最稳定的学校,并且西交的大数据还是比较强的,这意味着我有机会进复试(一战复试都没进去给我整怕了),西交的复试占比很大,就算卡线进复试也有机会逆袭,而且确实每年都有逆袭的人。(能看到这个贴的人应该都是要考西交的吧)

复习过程:

先说:一战上海旱区 英语一77 政治76 所以基础是有一些的。西交专业课考两本书:袁卫《统计学》第三版和李子奈《计量经济学》第四版,我只有一点基础统计学知识,基本算零基础,计量经济学纯纯的零基础,所以我报了学堂的全程班。

3月开学之后:

1、每天墨墨背单词背100个左右,用啥都行,你背就行。

2、因为没学过数学三,所以开始每天听一点高等数学的基础课,配合习题册做题。我听的汤家凤的,做的也是汤家凤的1800基础篇,现在更推荐武忠祥,因为口音端正,但是只要你学明白它,知识点都一样,谁的都差不多。毕业前高等数学的基础课就可以学完了。

3、学堂开始更新课程了,可能一周就更一节课,听了课做对应课程的习题就OK,所以学习压力也不大。做的习题有袁卫圣才、贾俊平圣才、李子奈圣才、我买的课附赠的资料。其实题目真的不多。

 





4月5月6月开始毕业季了,就开始happy了,比较放松。每天完成单词和计划的数学课就行了,如果专业课更了就学一下。期间准备毕业论文用了不到一个月。6月底开始联系寄宿自习室。

7月毕业,搬家去自习室,我是在本科所在城市找了一家自习室,因为男朋友是本地人,有啥事也有人照看一下。7.8月就正式进入状态了。

我在自习室一共待了两个月,这两个月是我效率最高的两个月。这两个月我给自己严格制定了计划,好吧其实也不那么严格,具体计划表7月的找不到了,拿8月的举例,形式大概如下,剩下几个月的模板一样,修改内容即可:


说这个计划严格是因为我基本每天都完成了我制定的计划,说不那么严格是因为我设置了最低标准,就是那种没那么严格非得这个月完成,剩下的底线任务。它主要的作用就是给你一种成就感,你感觉自己做的比底线高,那么你就会更有动力去执行,同时在你有很多其他事情要忙的时候,压力会小很多。(我个人体验是这样,对没错,我就是这么幼稚的22岁阿姨)

7、8月各科计划:

政治:

徐涛强化课1.5倍速听,配合肖秀荣1000题,记得标注好错题,不要写在书上,因为错题要二刷。

英语:

阅读部分:

做英语阅读的精读,我从10年开始做的,每天只需要做一篇。我的做法是:掐时间做完一篇阅读,对答案,知道哪道题错了就行,不要研究。然后立刻做整篇的精读,把每一句都翻译一遍,我是买了网上的精翻本,做翻译的同时还要记录单词、短语,全文翻译完了(包括题目和选项也要翻译),重新看你的错题,看看能不能改正,如果改不过来,看答案解析。我用的是张剑黄皮书,听说考研圣经也行,反正有一本能在你精翻过后还做不明白题的时候,给你解释逻辑的书就行。最后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错(这很重要)


英语二10-21年一共12*4=48篇阅读,我留了四年真题做模拟,剩下10—17年一共8*4=32篇,也就是说一天一篇一个月就做完了。你没听错你一个月就做完了一遍英语历年真题阅读还进行了精翻把它研究透了!你牛不牛!(对不起有点夸张,但是二战人就是需要自我鼓励)

7月昨晚这项伟大工程之后,你的英语会有一定进步,于是8月我的英语阅读部分就去做了05—09年的真题,这次不用全文精翻了,只需要把你读不明白的长难句和错题对应的原文部分翻译研究一下就好。(有了上个月翻译全文的魔鬼经历做对比,你会觉得这个月的阅读任务真的是好少呢~)

翻译、新题型、完型:

我7月完全没开始这三个部分,8月才开始,仍然是从05—17年真题入手,完型和新题型加起来一共13*2=26篇,随缘大概三天做一篇就行,翻译一共13篇,两天一篇,不用8月底就能做完,做的时候想听课可以听听课找下灵感,就当放松了。但是记得积累翻译和完型里面的单词,新题型不用。

作文:

这个和我本身制定的计划有出入,我本来要自己练习,后来发现这样很慢还不合适,英语二我觉得用作文模板就行,我跟的一笑而过周思成的周黑押作文课。也是听课记笔记完成课上任务就好。

数学三:

7月:

高等数学:

跟武忠祥老师的高数17讲,这个我觉得很有必要听,配合他的讲义,做讲义习题和配套的严选题,同时标记错题。

线性代数:

我本科数学专业,有基础,直接跟李永乐老师的线性代数强化课就OK,这个阶段就是随缘做讲义,做完听课,每天计划学完如果还有时间就学一会。


8月:

高数部分

就是刷题+总结:刷7月做完的武老师讲义,对知识点进行自己的总结,形成纸面的体系(比如思维导图)。这里的重点是你自己思考自己总结,这样东西才是你自己的。做题要做三个部分:7月讲义里和严选题的错题,08年以前的真题分章练习,同时做660的微积分部分。我的分配是:高数一共七章,每章做总结+做完以上习题的时间是4天,那么一共需要4*7=28天,也就是说,8月你认为很难的高数也基本形成个人体系了,你牛不牛!(没错,又是自我鼓励。)

线性代数:

接着学李永乐的线性代数强化课,先做讲义,每天做多少页就听课听到哪,听完一章就去做讲义带的小册子。具体每天做多少页就自己看着来好啦,但是8月结束我要求自己这本讲义做完。

概率论:

听余炳森的基础+强化课,一天一节课,听完就做讲义配套习题就行。


专业课432:

我因为报了班,就一直按照班里的安排走,基本8.10之前就完成了一轮的学习,这意味着:我已经有了我的一轮笔记+三本做完的习题,那么接下来一轮结束之后我的任务就是:二刷错题+复习一轮笔记,像数学三一样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

(到此,我已经结束了效率最高的两个月(虽然当时我并不知道后来效率就低了哈哈)这个时候我已经完成了大部分艰巨任务,心理压力就很小了,然后我离开了自习室,因为本科学校搞了一个短期助理的项目,可以回学校住宿舍学习,干点活,还给发工资,我就搬家回学校了。)

9月:

我本来的计划是:每天早起去学校图书馆学习—吃饭—学习—吃饭—学习—回寝室—睡觉。看!多完美!但是我的宿舍离图书馆太太太太太远了,所以我就烂在了宿舍(对不起,我知道,不赖路途远,是我的问题,请大家不要学我,不然你就会长胖20斤)但是,地点不是问题,不管在哪,制定计划—完成计划就大功告成,于是我的9月如下:

政治:刷1000题错题,以此复习一下知识点

数学:8月没学完的线代、概率论接着学,完成讲义习题+660所有题目。其实8月结束后剩的听课任务不多,9月就是660刷完就OK了,而且660的微积分部分你8月也刷完了,这么一看,好轻松哦~(是你熟悉的自我鼓励)


英语:17年之前真题里如果有完型、翻译、新题型没做完的就接着做,整理翻译、完型不会的单词,都做完了之后,就每天背单词,墨墨每天坚持打卡,另外还要背你整理出来的阅读、翻译、完型的陌生词汇。每天背多少看你自己第一轮有多少不会。带着背就行,不用贪多,贪多嚼不烂。

专业课:就是跟着学堂学习,主要内容就是:看书、看笔记、接着整理你自己的体系。


 

10月:

政治:

跟腿姐技巧班,同时每天读腿姐的冲刺背诵手册上篇,每天15-20页,拿出小学读课文的祖传技能,读就行了。


英语:

还是背之前整理出来的,9月没背完的真题单词,休息的时候可以听听三小门的课,(这个阶段作文课停更了,所以我的作文学习也停更了)

数学:

虽然我没有十一假期,但是还是给自己整了个计划,就是这七天做完李林108,七天一本书看着难,分解到每一天,其实比起8月的魔鬼做题已经好多了!


剩下的时间开始了做真题,记得之前08年以前的题目,我们已经分章做完了,所以我们只需要做08年以后的题目,成套的做,同时搭配复习你的知识点,拿着之前的讲义笔记查漏补缺,遇到没整理到的知识点或者发现了做题方法记得整理到你之前做的体系笔记上。

专业课:

西交的专业课是没有客观题的,只有简答和计算分析题。所以十月开始我就在背简答题了,学堂会给简答题整理,我自己也做了补充。找一张纸列个目录,标记好答案都在哪,就可以开始背了,我给自己的目标就是十月背完统计学简答题的一轮。


 

11月:

政治:

跟着腿姐的喜马拉雅带背背就完了,每天还是读那个背诵手册,这次上篇+KEYWORDS一起读,一天读个10-15页。

这个阶段各个模拟题也出来了,做模拟题的选择题就行做一套也就十来分钟,剩下的就是研究,总结,整理,把你错的知识点在背诵手册上画出来,方便后期重点复习。模拟卷做肖四肖八,腿4,徐涛,米鹏啥的 有时间可以多做做

英语:

作文:周黑鸭作文课又更了,我就又开始学了,一天一节课的学就好

三小门:然后因为确实没太多题目做了,就冲刷了完型、新题型、翻译的真题

单词:墨墨单词坚持打卡

模拟:另外在11月我抽了一天用18年真题模拟了一下。

数学:

这个时期所有套卷都出来了,任务就是刷套卷+总结。我是真的刷了不少卷子,但是后期出现了问题:贪多,不认真。大家引以为戒,每道题都要做出答案,不然你最后考试也算不出来!!(对,我在骂自己)推荐来说:自己去网上查吧,每年时候都有大佬出模拟卷的测评推荐,我觉得他们说的挺好的。其实模拟卷就是刷题的另一种方式,做了练了不手生就可以了,

做完题依然:查漏补缺,补充笔记

专业课:

简答题:计量经济学一轮背诵+统计学二轮背诵

这个过程真的很痛苦,我用了那个什么艾宾浩斯,到后面我每天要自己在走廊里嘟嘟囔囔背一个小时,(我那段时间还觉得自己每天这一个小时挺费体力和精力的,没想到依然胖了20斤,哭!)

开始总结计算分析题的套路,比如区间估计分类、假设检验分类,学堂资料已经总结的很好了,但是我还是自己总结了,自己做总结的过程真的是很有用的背诵过程。

另外就是开始做真题了,我手里一共7套真题,就是哪天任务完成的快就选在哪天做,因为简答题没背完所以只做计算分析题部分,用时不算太长。


 

12月:

12月我又搬家了,对没错我又搬家了,因为我户口在家里,只能在家里报考,所以必须回家,因为怕疫情原因,就在12月初回家了,回家之后的效率...就更低了!

政治:听完腿姐押题课就开始背押题资料

英语:就是坚持背单词,背英语作文模板

数学:每天坚持做做题,看自己整理的体系笔记,背必要的公式

专业课:背简答题、计算题分析题套路。

然后就去考试了!

一些唠嗑环节:

写下这个经历贴,我心挺虚的,因为我觉得自己并没有像网上很多人那样那么努力,没有每天学十几个小时,我能拟录取有很多运气成分,所以我没有把它叫做经验贴,因为它只是一个经历贴,但是我想作为一个二战跨考的人把我的心路历程讲出来说不定会给别人一点安慰吧。总结来说我觉得很重要的几点:

1、专业课如果零基础,找到好的人来辅导你很重要,起码教我计量经济学的学姐给了我很大帮助(不卖课)

2、不要把考研想的太可怕,你所要做的就是把任务列出来,拆分,做计划,完成计划就行了

3、每个人有自己的步调和速度,如果你觉得你慢,那就提前点开始,每天比别人多学一个小时,少玩一点,如果你觉得你还可以,也没必要非逼着自己坐在书桌前俩眼瞪得溜圆耗时间,我七八月最认真的两个月还看了好几本沙雕小说呢(这个师妹超强却过分沙雕挺好玩的哈哈)

看我的经历其实可以发现,我也有贪玩的时候,也有懒惰的时候,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少焦虑,一是因为有人陪伴(对就是我可爱帅气温柔善良的男朋友),二是因为吃好吃的(可能吃蛋糕太多也是长胖的原因?)最重要的是你有自己的计划,你把它完成了,心里就有底了,别老把目光放在这个人学了多多,那个人学的多慢,有这个时间制造个人焦虑不如多吃两口蛋糕(不是。

 

最后简单说一下考试过程吧:

我本人家住在小乡镇,考点在市里,提前去住酒店第二天考试。第一天政治英语中规中矩,第二天的数学答得很糟糕,因为我很多数都算不出来,我也没时间去检查,心里很没底。下午的专业课答串答题卡了,但是索性最后补救回来了。你说我数学考完绝望吗,挺绝望的,同考场下午很多人都不来考试了。专业课发现答串答题卡绝望吗,挺绝望的,专业课本来没有客观题就题量大,答串了肯定急。专业课答到最后老师问我要不要交,我发现了我一道大题的计算错误,我说我不交,老师问了句:“还赶趟吗你?”虽然挺着急的但我还是冷静下来从头到尾改正了我的错误计算,挽救了一道大题,卡点停笔交卷。

哦对了,老师收我卷子的时候我说了句:“赶趟”(皮一下就是很开心略)


 注:此经验为考生所写,严禁篡改、修改和商业用途!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22届亲历者说(五)| 22级西安交大数统432初试410分及专业课第二名127分二战经验分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