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 历史虚无??
2023-07-31 22:09 作者:nxcufidkdvdk | 我要投稿
我个人认为挑长安三万里一些事实错误或者表达有误的地方的人只考虑了史书。他们说的是史书上的内容,依据史书,没错。但是这是一部电影,一部需要向观众展现大唐由盛及衰,展现大唐气韵的,展现两位诗人命运交织深厚情谊的,展现理想抱负的需要经过艺术化加工需要让现代人产生共鸣贴近生活的符合人之常情的作品。 例1:“京兆杜氏”vs“京兆人氏” 有人认为这是很严重的表达错误,一字之差,谬之千里。京兆杜氏中的一员不可以称作京兆人氏,人氏是指家乡,而京兆杜氏是指郡望。我认为除了历史还应考虑人情世故,你如果本科二本研究生985,你会介绍自己哪个学历,会对别人说研究生985还是本科二本。现代人以学历为门面,古人以什么呢,是不是以名门望族?现代人会考虑这些,那你觉得古人在介绍自己的时候考不考虑这些名号,希不希望自己叫出来的名号响当当呢。更何况杜甫自己也称自己“京兆杜甫”。 例2:李杜相会、洛阳三绝地点 电影有鲜明表达第一次相会吗?同框即初次吗?你有什么证据证明李杜完全没有可能在长安见过面?证有易证无难。杜甫父亲曾在某地做过官那小杜甫有没有可能呆在他身边过,顺便去串门。影片当时场景只提到了裴的剑和张旭得书法之道,洛阳三绝是不假,那意思是只能在洛阳表演吗?河南卫视的视频看了评论区也看了没什么能说服我。 例3:高德地图李白足迹不显示洛阳 缩略图点开就有了,请去亲自验证,不要人云亦云。 如果你说弱化了洛阳的存在感以及一些严格追究起来的表达错误我可以理解,但是历史虚无完全谈不上,请去查查历史虚无到底什么意思,不要拿着一个词去瞎套,乱上高度。不扣帽子就不会说话😑。 随便说了点。wb有博主写了更详细的万字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