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最新力作!靖江这个“神仙组合”强强联合…

2020-10-27 17:19 作者:靖江市融媒体中心  | 我要投稿

近日

兴化市沙沟古镇发布

旅游推广主题歌曲《来往沙沟》

受到了网友一致好评

这首歌的幕后原创者

是我市文艺界的三位名人

庞余亮、陈震和鞠起

创作这首歌曲

背后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

触摸脉络,延伸季市古镇情结

今年9月,著名作家庞余亮收到一份邀约——为兴化市沙沟古镇写一首旅游推广歌曲。兴化是庞余亮的老家,沙沟古镇也是他青年时期教书育人的故地,留下了他很多美好的记忆。接到邀请的第一时间,庞余亮想到了一个人:鞠起,原因是鞠起与古镇有着深厚的情感,也曾为靖江季市古镇写过一首动人的歌曲。


▲庞余亮

早在2015年,鞠起在参加滚石原创歌手大赛时唱了一首《夏夜晚风》,歌中所唱的夏夜、晚风、石板街、星辰,都承载了鞠起对季市古镇的回忆。三岁那年,鞠起和爷爷在季市老街的小巷中乘凉,爷爷的哼唱声在晚风中时近时远,让幼小的他第一次有了“好听”的感觉。那个小小的萌芽,在心底生根,而有趣乐观的父母,也常常在家中唱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流行歌曲,更让他对音乐有了懵懂的向往。

这颗音乐种子,随着鞠起的成长也慢慢发芽、结果,直到当年的“滚石原创歌手大赛”,鞠起的才华让郁可唯当场赞叹,冠军的光芒瞬间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这个拿下比赛冠军的男孩,在舞台上唱着《夏夜晚风》,也唱着心底深处最初的美好。

“同样是千年古镇,同样是多元文化交融之地,同样有着石板街和美食……”庞余亮说,季市古镇和沙沟古镇有着太多的相似相通之处,请鞠起来作曲再合适不过。

实地采风,在星空中遇见灵感

有了曲作者,庞余亮又将目光投向了著名翻译家、作词人陈震。这些年,陈震译作等身,其中多部作品涉及音乐,他对音乐有着较深的研究,此后又为著名歌手杨坤量身打造词作。最终,陈震和鞠起一起加盟创作组。


▲陈震

“我们的定位不仅仅是一首古镇的推广曲,还要让歌曲具有流行的价值。”从开始着手准备创作时,三位主创定下了基调,要将歌曲的创作水平提到普罗大众普遍认可的高度。

国庆前夕,距离歌曲交稿日只有一周时间,时间太过紧急,主创团队一度考虑去掉实地采风环节。但几经考量,大家还是一起来到了这个千年古镇。当吃过当地的鱼圆和藕夹,听见了潺潺的流水声,在菩提树下坐看过漫天星辰,大家都瞬间有了细腻的感触,作词和编曲也有了具象的构思。

采风时,沙沟当地的随行人员详细介绍了沙沟的历史、人文、风貌、美食等情况,给他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建议,让大家有了更好的切入视角。

天时地利,“神仙组合”默契升级

回靖后,陈震开始构思歌词文本,立意之初,他就认为不能是地域元素的堆砌,而应该是一首有灵魂有故事的情歌,讲述一个在沙沟发生的爱情故事,才能像《成都》一样打动人。经过和庞余亮共同修改、完善,两人默契地写出了一首古韵悠长又清新明快的歌词。

拿到歌词,鞠起的脑海中已经有了旋律感。“歌词的韵律感特别好,歌词的起伏和语气心中都已经有了大概。”内心感受的高度契合,让鞠起对歌词的理解和接收毫无障碍,快速完成了作曲和编曲工作。编曲时,鞠起使用了钢琴和合成器为主的音色,但表达的意境是非常“古镇”的,仿佛可以听见流水,看见星光,有种穿越时光的感受。

接下来,整个制作和录制只有七八天的时间,期间又赶上国庆长假,编曲和乐手老师的时间很难配合,录制时,笛箫老师第二天就要去外地演出,被鞠起硬是留到了凌晨三点多钟……原本录制一首歌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才能让录制团队共同找到最佳的情绪表达,但这一次,鞠起和录制团队创下了歌曲录制的最快纪录。


▲鞠起

歌曲中,一段轻快的RAP,让整首歌多了很多时代气息,但对鞠起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实际上我唱RAP经验是不太够的,所以也把这个部分做了旋律化的处理,变成melodic rap(旋律饶舌),幸运的是最后这些处理都是有效的,做出了这首完成度比较高的作品。”鞠起说。

陈震说,很多人对文旅推广曲的印象还停留在群众文艺的印象,但他们一致认为,这样的艺术形式和这个时代已经缺乏衔接,加上RAP等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就是希望这个作品能够站立到流行音乐的潮头,成为一个优质、成熟音乐作品。

来往沙沟

词:陈震 庞余亮

曲:鞠起

唱:鞠起

看到你发的朋友圈

又想起外婆桥的那个夜晚

一望无际的芦苇荡

点点渔火映着你的笑颜

我们邂逅的那一天

你说风情万种在沙沟

说那是江苏的地理中心,约我在进士坊见面

我来到你的古镇,感受她千年的变迁

斑驳的石板街,见证多少的儿女情长

那潺潺的流水,悠悠地说着沙沟的姜赵刘王

沿着古虹桥穿过益民巷,

走进两千年前的水乡

在人来人往的鱼市口,置身于明清市井画卷

你请我吃鱼圆藕夹和春卷

那美味我至今难忘

恬静内秀的白牡丹姑娘

像沙沟的古镇一样

(RAP)

你说里下河文化从这里发源

说王馥荔在这里学会了撑船

带我去大士禅林的门前

菩提树下的月光,花粉荡做你的嫁妆

一颗星,两颗星,三颗星下面

静静的十八家米行

板桥塾的书声它仿佛还是琅琅

你说起杨根思和红色岁月的荣光

我们闭上眼睛呼吸呼吸呼

这小镇的空气,那岁月的痕迹

沿着古虹桥穿过益民巷,走进两千年前的水乡

在人来人往的鱼市口,置身于明清市井画卷

你请我吃鱼圆藕夹和春卷

那美味我至今难忘

恬静内秀的白牡丹姑娘

像沙沟的古镇一样

我在紫薇树下弹起吉他

月光下我们快乐简单

那些温暖那些滋味,永远在我心上

我们还会不会再次见面

回到梦中的进士坊

那温柔如水的人啊,像沙沟的古镇一样……

责任编审:王平 朱正
来源:靖江日报

编辑:闻攀攀


最新力作!靖江这个“神仙组合”强强联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