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Tour | 如何用Obsidian图谱构建你的知识网络

2023-05-24 20:09 作者:里面有了没有  | 我要投稿


可视化解决的三个痛点

  • 
    01:11
    
    用 color coding 在可视化网络中标注不同类型的笔记,便于寻找较为成熟的研究领域,确定选题方向
  • 
    03:02
    
    利用标签做快速的筛选,查看学科领域
  • 
    04:20
    
    快速判断不同知识谱系的成熟度

color coding:

  • 成熟度

黄:info 收集的基础信息

蓝:discussion 提出的问题,整合各方观点

绿:opinion 形成自己稳定的观点


红:ongoing

紫:subject 学科

白:topic




06:24


笔记体系总体思路&如何在 obsidian 实现





08:23


Q:“Discussion” 的定义?

A :是我自己提出的一个问题。我会在 discussion 中整合现有笔记、汇集各方观点,类似于 Budding(Digital Garden)。形成自己的观点后会做成 Zettel。


文献阅读(paper reading)


09:38


info 来源:网页、书籍、和其他人的讨论、讲座……

paper:获得信息、方法、discussion的方式……

区别于info,paper有更严谨的阅读流程:


10:17


谈论的主题是什么?

  • step 1 粗读——读题目、摘要、引言、结论、标题
  • step 2 抓住主要内容
  • step 3 深度理解

三个步骤,三个模板

step 1 粗读——读题目、摘要、引言、结论、标题

step2 抓住主要内容

step 3 深度理解



11:49


Q:文献笔记管理?都放在Ob里吗?

A:不会,感兴趣的文献读到引言才回建立阅读文献报告。

如果从文献中获取了关键的信息,会做单独的笔记,文献作为信息来源出现。这是和与文献阅读相互独立。


12:44


我的文献管理和笔记管理是两套系统,分别放在 Zotero 和 Obsidian 里面。


14:02



13:30


Q:如何提醒自己阅读 “稍后再读” ?

A:Zotero 里面有 “本周读” 的标签,每周划出固定时间阅读。


笔记管理


14:19


建立 “标签” 文件夹:Tools

  • 学者 Name
  • 研究区 Study Area(学科特色)
  • 学科 Subject——找人聊
  • Tag
  • Method
  • Theory
  • Topic

以上三点串起来就形成了Project



Tour | 如何用Obsidian图谱构建你的知识网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