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珍酒 | 醉美珍酒行
解说酒知识,品读酒文化,大家好我是胡一刀。今天我们来说说贵州珍酒。
“中国白酒一号工程”“中国酱香白酒第二股”“贵州三大酱香品牌”“中国四大国宴用酒”,这是珍酒的"1234四字歌",吟诵出珍酒48年的辉煌和历史。

9月20日,贵州珍酒开启“‘上市启华章 携手新珍程’全国酒类媒体名家珍酒行”活动。此次活动是继珍酒李渡上市后,珍酒扩大“朋友圈”的行动之一。珍酒李渡集团副总裁、贵州珍酒酿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国华,为媒体名家颁发了“贵州珍酒荣誉品鉴官”聘书,并表示“此次全国酒类媒体名家珍酒行,目的就在于开门纳谏,聘请各位资深业内人士作为珍酒的“智囊团”,给珍酒出主意、提意见,跳出珍酒看珍酒,为珍酒的未来赋能。”
1975年,一项名为“贵州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中试)”的项目正式启动,这个项目也被誉为中国酒业的“壹号工程”,选址在遵义市北郊的石子铺。


经过几年的精心试验,1985年在一个高级别的行业鉴定会上,专家们一致认定易地试验取得了成功。试制酒在品鉴中获得了93.2的高分,作为对照品的茅台酒最后得分则为95.2分。原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品尝后也赞不绝口,表示试制酒“不比茅台差”,并亲笔题词“酒中珍品”。“珍酒”这一名字正式诞生,它是白酒行业中唯一的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也是唯一由领导人命名的白酒品牌。

从1975年到2023年,三代工匠的薪火相传,造就了珍酒“酒中珍品”的美誉;从2020年突破万吨产能到2023年产能4万吨,作为在易地试验厂商发展起来的酒企,珍酒证明了“即使不在茅台镇,也能酿出高品质的酱香好酒”的事实。

2009年,金东投资集团接手珍酒,进行了许多改进和发展,例如更新生产设备、优化生产工艺等,并陆续启动石子铺老厂区、赵家沟酿酒基地、珍酒庄园(白岩沟花香酒谷)、清溪沟酿酒基地、茅台镇双龙村酿酒基地和仁溪沟酿酒基地等六大项目的建设工作。目前已具备了3.5万吨的酿酒生产能力、7万吨的制曲生产能力以及6万吨的包装生产能力。
此外,珍酒库存优质酱酒已达6.5万余吨,解决了8000余人的就业问题。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贵州省白酒业的繁荣发展。

2023年4月27日,珍酒李渡通过主板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6979.HK。作为港股白酒行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珍酒李渡以“三大企业,四大品牌”为核心布局,倚靠优质产能、卓越品质和有竞争力的品牌,专注于满足重点白酒香型和消费需求,并建立了三级增长引擎。这是近7年来白酒行业唯一一家成功上市的企业。

“一丝不苟酿美酒、精雕细琢造产品、耕植文化创造品牌、诚心诚意建渠道、精心策划搞体验、实实在在做企业、勇担责任促振兴”,这是珍酒李渡集团董事长、贵州珍酒酿酒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向东先生提出的七句箴言,为珍酒李渡明确了发展方向,也让我们对珍酒李渡有了更多期待。
珍酒,不仅在市场上广受欢迎,更为贵州白酒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模式。无论是其与茅台的特殊联系,还是经历的起伏与重生,珍酒都展现出独特而浓郁的珍酒风格和珍酒速度,祝愿珍酒发展得更好,未来可期。
免责声明:
1、以上图片及资料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我方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
2、本资料仅供学习研究之用,不用作于商业用途,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3、本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未经同意不得随意转载 ,若恶意侵权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