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祭司哲学讨论·历史观【隔热服·长夏狂欢季·其六】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饺子终于包完、煮完,可以沾醋吃了。最后我们终于可以聊这句话了:
凯尔希?嗯......实际上从我和她为数不多的交流来看,她或许是这片大地上对于历史最轻蔑的人……
当然,她的轻蔑或许更像是一种基于了解的无可奈何。
我们一点一点来聊。最后聊到更大的东西上去。
凯尔希悖论
笼统来说,人轻蔑一样事物,往往是因为那东西和自己相比起来微不足道;而一样事物让人无可奈何,往往是因为那东西无法被人改变,而必须面对。由此产生了一个悖论。
要解决这个悖论,不妨回到原文中去,逐句解释。
大祭司 这似乎在说明,历史就和被你轻而易举破坏的阿卡胡拉传统一样,或许并没有那么值得敬畏。
大祭司最初想表达的是,很多重大历史事件背后其实没有那么多神秘和意义,就是一系列偶然事件。
际崖城的杜林走上地面的直接原因是嘉维尔提出的方案,说服大家接受靠的是鸿雪。鸿雪和嘉维尔来到际崖城都是偶然。
鸿雪九死一生的经历有多偶然不用解释,而嘉维尔的到来则是因为至简,至简在没有地图的情况下走上地面也非常偶然。
再往前追溯,至简上地面求助是因为他非常不想修穹顶。这又是基于至简的人生哲学,这份人生哲学则来源于他偶然感染矿石病,而且还偶然成了极简主义建筑设计大师的弟子。
而穹顶需要维修则是因为两点。芬奇大师不但不太会教至简如何与人交流,还一声不响地走了。另一方面,杜林们不知怎么搞的,把穹顶弄了个大洞。
上面这么长一串,少了任何一环,杜林们都不会在这个时刻、这个地方大规模地迁移上地面。里面没有任何必然性。甚至应该说,在杜林无忧无虑的社会,除了个别热爱探险的个体,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前往地面的想法和必要。
面对这段历史,要如何赋予解释和意义呢?除非真正经历过,不然只能瞎编。后世的历史学家们想必会一个头比两个大。
嘉维尔 这倒是不好说,懂历史的家伙我觉得都挺厉害的。
嘉维尔 比如凯尔希医生就很懂。
提起历史,嘉维尔当然马上就会想到凯尔希。按照这个说法,难道凯尔希医生说的都是故弄玄虚吗?嘉维尔自己不懂历史,但并不妨碍她认为凯尔希的洞见,毕竟凯尔希对世事洞察之深是有目共睹的。
不经意间,对话中“历史”的含义改变了。嘉维尔指的就不是偶然的历史事件了,而是对历史的整体认识,包括其必然和偶然。
大祭司 凯尔希?嗯......实际上从我和她为数不多的交流来看,她或许是这片大地上对于历史最轻蔑的人。
嘉维尔 是吗?
大祭司 当然,她的轻蔑或许更像是一种基于了解的无可奈何。
大祭司 好吧,这是另一个话题。
大祭司并没有在意对话中“历史”的定义,毕竟它是被森蚺赶出来后,无处可去才来闲聊的。不过,它还是顺着嘉维尔的说法继续说:我们的说法并不矛盾,真正懂历史的人,比如凯尔希,他们倒是最轻蔑历史的 。
他们的轻蔑自然是指向偶然的历史事件,以凯尔希为例,她亲历、甚至促成过大量重大历史事件,所以她并不会像那些不懂装懂、或者别有用心的人那样,为每一件历史事件都赋予“属灵的光”、神圣性、或正当性。
正是因为对历史事件的偶然性有着深刻的认识,凯尔希他们知道,总有一些“拍脑袋想出来的”偶然因素促成了具体历史事件的发生,防不胜防。但即便无可奈何,但这些事件的背后依然只是偶然,而不是历史发展的某些必然规律。
其中最大规模的偶然就是高卢的覆灭——强盛如高卢,也在偶然中化为尘土,历史中还有什么存在,敢自称天命之子、能持续千秋万代?
最宏大的偶然
......你说的也对。他们真的会找到这个机会也说不定。毕竟,我们何时敢宣称自己能够预见未来了(凯尔西档案节选)
泰拉历史上,目前我们已知的最大的“偶然事件”就是四皇会战。(我这里主要参考魁影肉鸽的藏品信息和凯尔希的档案。)
随着高卢在科西嘉一世的带领下进一步高速发展,高卢和周边各国产生越来越多矛盾是可以预料的。
移动城市的存在建立在源石之上,而移动城市又是现代文明生存的关键。因此,一个强国有足够强的动机去争取更大范围的航道,从而保证自己有充足且稳定的源石供应。
在巫王的统治下,莱塔尼亚哀鸿遍野。巫王为了某种尚未可知的理由在透支国家。所以,高卢有理由和自信向莱塔尼亚找茬。派使节去要求把对方收为附庸,这举动可以理解成一种刻意的挑衅。
到目前为止,这些都不太算偶然事件,两国之间的战争并不奇怪,但后面发生的事情就有点超出所有人预料了。
因为巫王和他诡异的施法技术,高卢和莱塔尼亚之间的战力差异被大幅拉近,战局僵持住了。巫王的个人造诣自然是不具备历史的必然性的。
而更多的偶然陆续到来。当年,维多利亚的狮王和乌萨斯的皇帝也是各自历史上,最宏才大略的领袖。
前者精准把握住战局短暂僵持的机遇,宁愿放弃西北部的几座城市也要把高卢打趴下。籍此确认了维多利亚作为新霸主的地位。后者让乌萨斯的国家机器全力运转起来,用战争为乌萨斯带来了黄金时代。
三皇的反应都超出了外界的预期,科西嘉一世的几个战略决策也被后世认为是失误,结果,就连凯尔希也误判了四皇战争的走向:
很难有谁还能阻止高卢的霸业成真,维多利亚已经接连失去许多座城市了。
除非那几个帝国在夹缝中摒弃前嫌。这不可能。疯子,狂人,投机者与奴隶主?呵。如果他们真有这种默契......
个别人的努力、天才、品德、和失误都是历史中的偶然因素,没有人能准确把握住全部的偶然。这就是具体历史事件难以预测的原因。
如果说,一方强国的兴盛和覆灭是由一系列偶然事件导致的,那么,一个国家的存续是不是也可以说只是一件偶然事件,只是无数可能性中落地变成现实的其中一种?
这么说来具体文明的兴衰也就从来都没有什么神圣的地方了。天命之子、受命于天、历史的终结都不过是被人为赋予的“属灵的光”。对如此脆弱的偶然事件顶礼膜拜,认为目前存在的东西将自然而然地持续千秋万代,这种姿态下写出的历史和传统,凯尔西自然是持轻蔑态度的。
凯尔西当然懂这种“历史”,她也知道这种“历史”的存在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这毕竟是物质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
但凯尔西懂的,不只是这种历史。
和过去不一样,现在想消灭一个国家,可是几乎不可能的事。
时过境迁,掌握国家已经不再简单——每个人都从源石引擎的温度中汲取了他们自己的想法。他们有了自己的面孔,不再是听之任之的样子了。
历史事件不过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无数可能性中落地成真的其中一种。而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我们确实可以挖到更可靠的东西,也就是社会发展的逻辑,或者叫“历史的本质”。
“历史的本质”不能被直接看到,但依然有迹可循。它表现为社会上大范围发生的事件。因为是大范围、多次发生,这表明这没有那么偶然。
我认为,“历史本质”在现代泰拉最重要的表现就是,源石引擎的广泛应用。
以源石工业为基础的发展改变了文明的发展和互动的模式。国家之间的强弱对比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人和天灾的互动模式也和以前不同了,城乡差异变得史无前例地巨大。建立在源石工业之上的生活、经济、权力差异都和之前的大有不同。
也就是“生产关系”,或者说强弱的关系、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被改变了。
旧的“统治”被瓦解:按照凯尔希的说法,掌控一个国家、统治所有国民变得不再容易;高卢对泰拉核心区的压制也不再那么明确;掌握土地的让位于掌握移动地块的;掌握领土的让位于掌握航道的。
新的“统治”在形成:城市统治荒野,城里工厂主统治走投无路的外来人。感染者依然是被统治的一方,不过方式变成了被集中起来“圈养”,用以支持危险的工业生产,而不是草草杀掉。
这就是我理解中的,“历史本质”的表现。而本质的表现不是本质本身。
源石引擎对世界的影响是可以直接看到的,所以说,这是表现,是我们观察本质的其中一个切入点。
正如同我们达到“源石引擎”的方法是通过追问“为什么社会生活会发生这些变化”,我们也可以通过追问“为什么是源石引擎”来到达历史的本质。
这个不断地追问要追到什么地方?有一个尽头吗?
历史本质
在进一步讨论泰拉之前,先聊聊地球。
历史唯物主义不是科技决定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不是指“生产工具决定生产关系”。蒸汽机的诞生并非工业革命开始的决定性因素。科技本身并不带来爆发式的发展。就像是我国的四大发明并没有促成中国的大航海时代。
假设存在着某个决定性因素,它造成了大工厂生产,而大工厂生产则推广了蒸汽机的使用。没有“大工厂生产”这个组织生产的模式,蒸汽机可能只会是煤矿场上的抽水机。这么看来,这个“决定因素”是比“蒸汽机”更接近“历史本质”的存在。
接下来的问题是,那个“决定性因素”是什么呢?
在地球上的欧洲,这个因素是已经被分析过了。
一方面越来越富的商人有了组织生产的资本,他们本身就有让资本增值的欲望。同时,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落魄贵族的佣人,甚至落魄贵族本身,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继承生产工具或土地等生产资料,比如只有长子和最优秀的学徒继承了这些东西。或者就是因为意外或者别人的恶意,他们失去了这些生产资料。于是乎他们带着积攒起来的少量财富离开了土地和手工业行会,进入城市以谋求更好的生活。他们便和商人一拍即合,为大规模生产提供劳动力。
总结起来,是人们在各自的生活中,主观愿望和客观条件的互相影响和变化,变化过程中,人们完成了自发的分工,新的分工建立了新的生产方式,随之而来的,便是在新的生产方式中,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新的权力关系。
这便是我目前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理解。而生产关系配合当前的环境和技术,就会成为具体历史阶段的物质基础。
这个基础上的权力关系通过意识形态的构建,便确立了那个时代的道德、制度、价值观、哲学、对历史的“官方解释”和其他上层建筑。
这就连上了上一篇的另一条原则。或者说,就链接起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两条原则。
当然,我们可以继续追问,也快到头了:
人们是如何在各自的生活中,产生主观愿望——或者说,产生需求的?
这在上一篇已经讨论过了。首先是从当时社会中接受的意识形态,这是一切知识的基础,然后在生产和生活中感受到的,或愉快或痛苦的感性体验,根据这些体验,我们会用自己的意识去决定我们要不要接受被教导的知识,如果不接受,我们又应该如何调整。
由此,我们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带着这个价值观,我们继续在与社会中的各种东西互动,继续根据感性生活体验来调整自己的认识。
这就是追问到最后的根源——感性生活体验。
用阿丽娜的话来说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可靠的”。当然不只是看和摸,听觉、味觉、嗅觉,以及和其他人互动中感受到的爱、恨、痛苦、欢欣、安心、愤怒。这些东西,都是可靠的,才是可靠的。
“可靠的东西”形成了个人的观念,无数个个人集合在一起形成人类社会的历史。这便是我理解道德,历史唯物主义中,历史的本质。
沿着这个本质的方向展开的,便表现为必然性。但必然性只是未来的可能性。让可能性落地形成现实的,表现为偶然性。
而人的能动性,比如这次夏活中每个角色对杜林搬迁地面的影响,比如四皇会战中四个领袖的强大、决断和失误,就在偶然性中得到体现。
理论的应用
好了,现在回到泰拉,重新分析四皇会战的偶然和必然。
我们假设历史唯物主义在泰拉依然可以被应用,只不过,我们要重新明确人们广泛的感性体验是什么、他们过着怎么样的生活,有着怎样的烦恼和欲望。我们目前当然是缺少信息的。
如今,我们只知道,某个我们仍无法确认的变化促使了,以源石引擎为代表的,源石工业的快速推广和发展,而这给这片大地带来了全方位的改变。其中一个改变的表现就是,高卢的权威被反抗。就算四皇会战不打,高卢依然会在其他时间面对周边大国的挑战。
虽然凯尔希曾认为高卢会胜利,但并不认为高卢的辉煌能持续。凯尔希明白源石引擎的影响,自然也就能明白高卢的霸主地位不可能千秋万代。只不过,没想到陨落会是如此突然。
这便是历史的偶然和必然。
如果能准确把握历史的必然,在历史的偶然上猜错了,也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只需要根据随机事件的结果,重新推演一遍就可以了。虽然之前的布局可能变得没用了,但不影响凯尔希继续在各个国家进行重新布局。即便她的计划需要考虑这些偶然事件的影响,但并不会因为结果出乎意料而迷失。
所以有什么意义?
所以我们作为读者,为什么要讨论这些偶然和必然呢?为什么要学这么复杂的哲学工具?
除了我个人想要整理一下最近学习到的东西之外,我认为这个关于“历史”的问题依然是很值得读者思考——尤其是当我们面对一个具有自身发展逻辑的架空世界的时候。
现代地球的一切都是围绕着“资本”的逻辑在发展。资本谋求增值,其他东西则基于这条原则来发展出各自的反应,反应带来更大范围的、更复杂的影响,由此塑造出今天的世界。
但泰拉在三个方面不同于地球:天灾、源石病、史前文明遗留的科技。泰拉历史的“本质”应该需要从其中找,尤其是源石的影响要着重考虑。
这三点区别塑造了泰拉人不同于地球的生活,也就决定了泰拉人会有不同的生活体验和诉求,也影响了资本在泰拉世界的积累。因此,社会上的生产关系也会不同于地球上的。这会导致泰拉历史的展开过程会和地球近现代历史的展开有不小的区别。
就像是如果没有西方资本走向全世界,东亚地区将会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价值观进入现代。
关于这个“本质”和“本质”展开的过程的讨论,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这个视频中继续学习,讲得比我清晰得多:

具体来说就是最后几P中介绍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部分。
杜林人的必然性
最后,我们还是收回这次夏活。来考虑这么一个问题:“际崖城杜林迁居地面”这件事,有任何必然的成分吗?”
杜林城邦本身的现状有任何本质性的东西,会推动杜林人前往地面吗?
为什么要把杜林社会设定成一个乌托邦一样、没有压迫、没有生存压力的地方。这个设定带有任何促使大规模迁徙的性质吗?杜林人的余裕在这个重大抉择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我想应该是没有起推动作用的东西的,倒不如说,杜林的这个社会结构和心智水平使得一切选择都有可能,只要大概有点道理,能说服人就有可能发生。杜林城邦的“余裕”并非起到推动的作用,而是起到“无论主张多么离谱、多么打破传统,只要有道理,就有可能发生”的作用。
但另一方面,正是因为里面没有任何必然的东西,这就意味着这次发挥作用的全部是巧合,和角色们的努力。
至简不带地图地走出洞穴迷宫,是他的努力。
鸿雪逆走拓拉天途,来到萨尔贡,是鸿雪的努力。
在加维尔等“地面人”来到地下后,鸿雪顶着恐惧去主动和他们争论对刚,也是她的努力。
至简和鸿雪走上台前展示自己的理念,尝试说服众人,也是他们各自的努力。
当然,加维尔等阿卡胡拉四杰也在这次中表现了各自的努力和思考。
若说偶然的历史不需要被看得太重,对历史的偶然所进行的膜拜应该以轻蔑对待,那是有道理的。但历史下创造这些偶然的人们,却是人类之中闪耀的星辰,是黄金精神,是勇气的赞歌,却是我们应该歌颂的。

至此,我把我最近所学的一切哲学和对明日方舟的思考都写完了,希望各位看得愉快,有所收获。
惯例的声明也是有必要的:
如果我引述观点的过程中有误解,那全部是我的问题。如果这个观点让你觉得很深刻,那全归功于大佬们的思想足够深邃。如果认为这些都是错误的,那你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如果有什么想法,欢迎讨论,如果还是说不清楚,还是建议去看公开课、读原著。毕竟公开课是二手知识,我这里就已经是三四手了。
最最欢迎的就是把这些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去聊前面的角色,比如安丽娜、安多恩、黑蛇、之类的。我最近挺多新发现的。就是那两条原则:“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非常欢迎各位在评论区分享你们在自己喜欢的角色身上挖出了什么新的、能让你汲取到力量的东西。
世道不易,愿各位不畏苦暗,能找到各自的坚持。毕竟生于现代的我们,无论怎么说,长夜临光。
我写爽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