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4.16湖南省考县乡卷面试题解析
第一题:
全国两会期间网友热议留言,请你在以下三条留言中任选一条,谈谈你的看法。
(1)追逐光,成为光,散发光。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追光者” 们用奋斗见证人生华章。
(2)冬去春来,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干不成的事情。
(3)“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致敬匠心,向大国工匠学习。唯有努力,唯有奋发,唯有守得住寂寞,才能点得亮未来。
【题目分析】
比较开放的综合分析题,老规矩——选择自己最有话说的作答,最好是根据自己储备好的例子去选。
扫一眼,从第二句众志成城能看出来,“团结”的话题,非常好说,就选他。
具体答题框架就是:先解释这句话什么意思,这部分不赘述,然后就是本道题的重点——论证“团结”,注意是两会期间的网友留言,网友肯定是有感而发,所以这道题一定要结合过去两年的能体现“团结、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的热点或大事件去作答,最后再展望未来谈怎么做即可。
【参考要点】
考官你好,我准备好了,现在开始作答。
一、开门见山明确自己的选择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既是代表委员共商国是的时刻,也是每位国人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深融在一起的契机。上网时也曾刷到过网友的留言,有的反映的是对民生问题的关注,有的是对过去的总结和感悟。我想选择第二条留言来谈谈看法,从这条留言中,我读到了对未来的信心。
二、解释这这句话的中心思想——团结
“众志成城,就没有干不成的事情”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团结!14亿多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
三 、围绕团结展开分析论证
习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曾多次提到“团结”。比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团结一心,集思广益用好机遇,众志成城应对挑战,立行立改破解难题,奋发有为进行创新。团结才能胜利,奋斗才会成功。说到团结,人们很容易想到这句话:“一块坚硬的钢铁”。这句话形象而又深刻地诠释了团结的真谛,也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的决心。
过去,全国各族人民手挽着手、肩并着肩,打败了侵略者,捍卫了民族独立和自由;如今,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未来,我们仍需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
一百余年来,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团结奋斗的结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稳经济、促发展,还是战贫困、建小康,无论控疫情、抗大灾,还是应变局、化危机,这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最终被逐一攻克,就在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力量源于团结,这正是团结的力量。
(以上标红两端,任选一段即可)
四、围绕团结谈怎么做
统计显示,党的二十大报告20多次提到“团结”。从大会主题,到从现在起我们党的中心任务,再到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团结”二字贯穿始终。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个需要持续团结奋斗的历史进程。
未来我们要凝聚讲团结的共识。把讲团结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成效上,用坚强的党性保证团结。
要夯实真团结的基础,把握好团结的“内核”——讲原则树立共同理想、共同事业、共同追求。
要练就会团结的本领。勇于倾听不同声音,敢于接受不同意见,在批评中增进团结,注重寻求共鸣,坚持和而不同、兼收并蓄。
第二题:
有人说,隐忍有利于工作开展,能带来人际关系的和谐。对于 “隐忍”你有什么看法。
【题目分析】
观点类综合分析,主要看“观点”以及“观点讨论的话题”。所以这道题就是问你怎么看“隐忍,利于工作,利于人际和谐”这个观点,如果再说直白一点,就是问,你赞同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隐忍的意思是“克制忍耐”,本意是偏褒义,但是要看搭配,面对与个人矛盾选择隐忍,没错!但单位里人际和谐不是最重要的,坚持原则底线才是,如果碍于情面发现同事或者工作有问题不指出来,这是原则性不强的体现,不可取。
所以这道题,第一步是亮明自身的观点表达出坚持原则和隐忍要相统一,第二步分析什么情况下应该坚持原则,什么时候隐忍,最后再说以后如何在单位开展工作。
【参考要点】
一、亮明观点
常言道,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在工作中隐忍确实有利于工作开展,能带来人际关系的和谐,但工作中也应该有自己的坚持,否则万事隐忍就会变成处事圆滑!好好先生不是真正的好人!在单位里应该要放弃“好人主义”那一套。
二、分析隐忍和坚持原则
1.隐忍方能成事。争一时之意气,毫无意义。哲学家卢梭说:“忍耐是痛苦的,但是它的结果是甜蜜的。”韩信忍受胯下之辱而终成功,刘邦屡次隐忍项羽而终夺得天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吞吴。想做成一件事,往往过程曲折,若能忍痛坚定前行,就可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
2.隐忍消解矛盾。有情绪是本能,但控制情绪却是一种本事。情绪激动时,学会隐忍不把矛盾情绪化。以一种相对和谐的方式缓解当下的问题,消除了冲突产生的可能性。这样的做法维持了当下的人际关系,给了双方一个缓冲期,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面对原则底线不应该隐忍不发。有时候,隐忍与克制并不会带来各退一步,也有可能是变本加厉。事事忍让很可能会被人误解成软弱,比如在国际社会上,外交部就曾发言:美方种种打压和歧视性做法,中国媒体已经隐忍太久,但委曲未能求全,美方却变本加厉。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必要的时候,勇于“以直报怨”,坚守底线,才能得到事情的圆满解决,才能收获他人对你的欣赏与尊重。
三、围绕着隐忍和坚持原则底线谈做法
1.要能忍受过一段‘潜水艇’式的生活,先短暂隐形,找寻目标,耐住寂寞,积蓄能量,日后才能才能蓄力前行,未来一飞冲天。
2.面对矛盾冲突时要有忍耐之心,减少戾气,给自己思考的空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3.要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敢于坚持真理,善于独立思考,坚持求真务实;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既有人情味又按原则办,特别是当个人感情同党性原则、私人关系同人民利益相抵触时,必须毫不犹豫站稳党性立场,坚定不移维护人民利益;坚持以身作则,处理好正人与律己的关系。
【课后答疑】
问题1:有同学有疑问,能不能完全支持“隐忍”
答:不建议。从辩证的角度来看,要具备一分为二看问题的能力。而且这道题目说“隐忍有利于人际关系”,这是面试题常见的挖坑点,把“有利于人际关系”拎出来,很多人就觉得有道理啊,觉得对对对。在这里强调一点,对于公职人员、党员干部来说,人际关系真的没那么重要,原则底线,办事能力等才是你们需要关注的,你什么时候看见党媒官媒说要搞好人际关系了,没有!Never!从来都是说原则、党性、奋斗、拼搏、锻炼能力等。
问题2:能不能举例说面对“群众的投诉”“同事间的矛盾”“领导的批评”要隐忍。
答:不建议。首先,你为什么要“忍”,面对他们你要忍,意味着你仍然觉得不是你的问题,但是没办法,我只能忍。其次,一看到隐忍,就想到他们,考官就会想到,原来“群众”“同事”“领导”在你心里,就这样印象?
第三题
有居民投诉举报说社区的垃圾堆积,没有及时处理,卫生环境差。经了解是环卫公司拖欠环卫工人的工资,导致环卫工人消极怠工。但财政部门反映己经把经费拨付给环卫公司了。假定你是社区工作人员,领导让你负责处理此事,你怎么做?
【题目分析】
解决问题类题目,关键把问题梳理清楚,再结合自己的身份权限,把问题搞定即可。
审题梳理问题如下:①垃圾堆积环境问题;②环卫工人被拖欠工资问题;③消极怠工问题。
接下来按照紧急程度,依次解决就行。从流程优化的角度看,先沟通环卫公司,再立即安抚环卫工人,劝说其搞卫生,最后再根据工资发放即可。
在答题过程中,注意自己社区工作人员的身份。
答题时,可能会涉及为什么拖欠工资,这部分自己合理假设即可。
【参考要点】
一、破题谈看法
环卫工作很辛苦,早起晚归,而且很多环卫工人都是大爷大妈,有一定年纪,这些人群的劳动报酬被拖欠,实在不应该。
二、阐述具体做法
1.针对环卫公司拖欠环卫工人工资,立即向街道办的综合执法部门联系,说明当前环卫工资被拖欠的情况。既然财政部门已经拨付工资款,那无论什么情况,公司都应该尽快完成拖欠工资的核算发放,请综合执法部门下发文件通知督促环卫公司在规定时间内发放工资。同时要求该公司在工资核算期间要对生活困难以及急需用钱的职工,给予先行预支发放处理,保证困难人群的正常生活。
2.针对环卫工人消极怠工问题,则会召开座谈会,将被拖欠工资的环卫工人召集起来,在会上说明,我们社区与环卫公司的沟通情况,请大家不要着急,工资会有序发放。同时,针对困难人群、急需用钱人员,可现场进行登记,后期提供相应材料,可以先找环卫公司预支工资。
3.针对社区垃圾堆积问题,会积极劝说环卫工人重新投入工作,在会上会说明,工资问题已经有回应,希望大家还是履行自己环卫工人的职责,将社区的垃圾堆积卫生问题解决好。
4.事后跟进。在工资发送之前要定期联系环卫公司资金情况,督促尽快发放,同时与环卫公司强调,如再次发生此类情况,会向街道办申请解除合同,更换环卫公司提供保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