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然记不住我自己长啥样?”
你不可能回忆起婴儿时期的事,即使很多人不相信

科学家认为,人类没有婴儿时期的记忆,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更是一片空白。
因为在人类生命初期,许多记忆存储需要的大脑结构还没成熟。
这意味着生理上,人类不可能将婴儿时期发生的事保存到成年。

而我们所认为的模糊的“记忆”,其实是假的!
是我们靠家人的经历或陈述拼凑成的虚假记忆...
改变体温可以帮助提高记忆力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记忆由“环境”决定,曾经有一组实验证明了这个观点:
科学家先找了一组参与者将手浸入冰水,并让他们背诵一张纸上的单词。
最后发现,考试时再次浸入冰水的参与者,比没有在考试浸冰水的人记忆力水平更高。

这表示:想要增强记忆力的话,在每次背东西时,就给自己安排同一个特定“环境”。
可以是动作,气味,味觉或者温度…

比如,在背书时嚼口香糖,喝咖啡,用某一款香水。
只要考试时重建这个“环境”,大脑就能更好的将记忆联系起来…
你的心理时间是扭曲的

你可以试着回想下面事件发生的年份日期:
(a)迈克尔·杰克逊去世
(b)碧昂丝的专辑《Lemonade》发布
(c)著名的奥斯卡乌龙《la la land》被错误颁奖
(d)默克尔宣布在2021年卸任德国总理
其实除非你对其中的事非常在意,否则答案会错的离谱。

我们会认为久远的事件距离现在的时间,没那么久。但却觉得近期发生的事距离现在,没那么近…
这个现象被称为“时间位移”或“时间伸缩”
题目答案:(a)2009年6月
(b)2016年4月
(c)2017年2月
(d)2018年10月
记不住细节并不是坏事

描述朋友的长相,指出一群人中自己认识的人,应该不是什么难题。
但是除此之外呢?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根本记不清朋友瞳孔的颜色、发型或者眉毛。
这是因为人类的记忆倾向于“整体”,而不是“细节”。但这不是坏事。

因为很多事物像脸部一样,细节几乎每天都在改变,但整体基本保持一致。
这意味着你仍然可以认出昏暗灯光下、换了新发型的朋友。

更好笑的是,我们连自己长什么样都不记清...
由于记忆会美化自己,所以记忆中的我们,比现实中更好看!
(让我活在自己的记忆里吧)
过度自信记忆力是会赔钱的!

许多研究表明,大多数人认为他们的记忆力比平均水平高。当然了,这不可能。
记忆会愚弄你,它们会更快丢弃你记错的事,优先安排召唤记忆成功的例子。
对于学生来说体现在:你自认为学会的东西,永远没有真正学会的多。

我们也对“前瞻记忆”过度自信,坚定的认为自己会记住待会要做的事
这就可能要破财了…

比如那些在我们手机里永远忘记取消的付费订阅和付费服务。
都是对前瞻记忆过度自信,白白多花了好几个月的钱….
你可能有电子健忘症

智能手机无处不在的今天,简直拯救了健忘星人。我们在社交网站上的帖子帮我们保存了大量的回忆,提醒我们过往发生的故事。
但社交媒体也会扭曲我们的记忆,这就是“检索诱发遗忘”现象。

比如你回顾脸书上的照片时,就会忽略那些照片之外的事。
考虑到我们的社交网站大部分经过精心“经营”,照片和状态都经过修饰和删减,在回忆时就更不真实了。

因为如果通过社交媒体决定,哪些经历是生活中最有意义的,那些未被上传的记忆就可能被清除。
同时也使一些没那么重要的记忆看起来比更有意义、更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