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王墓遗址——平邑县六大文物保护单位之六
鲁王墓遗址
——平邑县六大文物保护单位之六
王照伦
鲁王墓在白彦镇小山后村东北,有两座,相距50米。墓主为父子,东为鲁怀王墓,西为其子鲁悼王墓,均为明代墓葬。1972年被挖掘,1989年4月被平邑县人民政府定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鲁怀王墓高10米,封土直径30米。墓室为砖石混合结构,底部用条石铺筑而成,墓室四壁均用砖砌筑,墓顶用砖砌为拱形,砖拱上面为封土。从墓中出土圹志1盒(两块),现藏于平邑县博物馆内。墓志盖长91厘米,宽88厘米,高18厘米,阴刻篆文“御赐鲁府怀简世子圹志”10字,分4行。志石长90厘米,宽87厘米,高18厘米,阴刻楷书17行、232字,记述了墓主人的生平。
大明懷簡世子壙誌
世子諱當漇乃魯王之子也,母妃張氏。於成化玖年玖月初壹日未時生,成化拾玖年玖月拾捌日冊封為世子,弘治拾捌年拾月初叁日以疾薨,享年叁拾貳歲。
妃王氏,臨清州南城兵馬指揮副王軒嫡長女。生子壹人,諱健杙,受冊封為世孫;女叁人:長女受封清遠縣主,次女受封懷遠縣主,未受封女壹人。
訃聞上輟視朝壹日,遣官賜祭,特諡曰“懷簡”。仍令有司治喪葬如制,在京親王皆致祭焉。以正德貳年柒月貳拾日葬於毓秀山之原。
烏呼!世子不以宗室至親為國藩輔,茂膺封爵,貴富兼隆,胡不永逸止於斯。爰述其概,納諸幽壙,永垂不朽云。
正德貳年柒月貳拾日
長子健杙泣立
鲁悼王墓高7米,封土直径16米。墓室结构与鲁怀王墓相同。1972年从墓中出土圹志1盒(两块),现藏于平邑县博物馆内。圹志盖长88厘米,宽82厘米,高17厘米,阴刻隶书“明故鲁世孙圹志”7字,分3行。志石长87厘米,宽81厘米,高16厘米,阴刻隶书22行,共392字,历述了墓主的生平。
明故魯世孫壙誌
魯世孫乃太祖高皇帝七世孫,今魯王嫡孫,已故魯世子懷簡之嫡子也。弘治二十年七月二十七日御賜名健杙,弘治十六年三月初五日受封為魯世孫,正德三年正月二十四日奏奉敕給于世子冠服,代行禮儀。娶孔氏,已故襲封衍聖公孔泰長女。正德九年十月初三日魯王因世子蚤卒,在已年老,奏請世孫代理府事。奉武宗皇帝聖旨:“王既年老有疾,着世孫健杙代理府事,欽此。”遵欽奉命以來代理府事,至正德十五年八月二十九日未時以疾卒。
生於弘治七年十月初七日未時,存年二十七歲。
嫡生四子皆夭卒,後次月夫人孔氏嫡生一子。奏聞荷蒙武宗皇帝于准奏暫理府事,敕內開諭“有待健杙夫人孔氏生子长成奏請名封之”旨。此朝廷親親之恩,重嫡之典也!女二人尚幼俱未請封。
世孫病故,訃聞上遣長史賜祭,爰念親情首七窀穸十旬期,歲再期禪除,皆賜祭焉。命有司營葬如制。工部委主事一員督工,以嘉靖元年八月二十九日壙成。葬于兗城東費縣毓秀山之原。
嗚呼!生長宗藩早膺封爵,正宜永年以享榮貴,夫何一疾遽爾云亡!爰述其概納諸幽壙,用垂不朽云。
据《明史》和出土的圹志可知,鲁怀王名当漎,系明太祖朱元璋第六代孙,鲁庄王之嫡长子,成化十年(1474年)封为世子,死于弘治十八年(1505年)。后追封为王,谥号“怀”。鲁悼王名建杙,鲁怀王之子,弘治十六年(1503年)封为世孙,死于正德十五年(1520年),追封为王,谥号曰“悼”。
鲁王墓是县内较为完整的明代墓葬,对研究当时本地的丧葬习俗和建筑等方面的情况,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004-09-12 08: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