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聆听八千余年中华古韵小记

2023-04-16 21:00 作者:乐律斋  | 我要投稿

    东北兴隆洼文化的骨律与河南贾湖文化的骨律(亦称“龠”)同样久远,距今已有八、九千年,都是中华上古夷民观象测气的实物遗存。

    《尚书·舜典》:“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这是人类历史最早的关于协同时间和空间的立法活动的文献记载。中华民族的上古圣贤观天测地以授民时,以黄钟律管的形制来确定长度单位,进而得出统一的面积、体积和重量的计量制度,即“以律定尺”。

    《史记.律书》:“王者制事立法,制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六律为万事根本焉。”汉代法定的计量基准器即是“黄钟律管”。以黄钟律管为基准器而建立起先进、完整、严密的音律体系——六律六吕,六律包括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六吕包括大吕、应钟、南吕、林钟、仲吕、夹钟。     《史记.乐书》:“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又“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淮南子.天文训》:“凡十二律,黄钟为宫,太蔟为商,姑洗为角,林钟为徵,南吕为羽。”《汉书·律历志》:“五声之本,生于黄钟之律。九寸为宫,或损或益,以定商、角、徵、羽。”

    明代律圣朱载堉《律吕精义》 :“龠者,七声之主宰,八音之领袖,十二律吕之本源,度量权衡之所由出者也”。     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律吕协调而传承不绝,应逾万年矣!

•聆听八千余年中华古韵小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