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学硕、专硕、非全日制信息

欢迎大家加入2024中国农业大学考研群496771716。本群由中国农业大学多个在校研究生建立,目的是分享专业课及数学英语政治考研内部复习资料、本科生课件,习题,考研历年真题等,群内有多个学院的高分在读研究生。欢迎有志于中国农业大学考研生加入,群文件会陆续上传各种专业课考研复习资料。
扫码加入群聊【2024中国农业大学3000人考研总群】

24考研的同学们,有关中国农业大学学硕、专硕、非全日制的信息看这一篇就够啦!
学硕、专硕、非全日制有哪些区别?
一、招生规模不同
2023年中国农业大学拟招收硕士研究生约3800人,其中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约1500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约1800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约500人。
二、培养方向不同
全日制学术性硕士研究生: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型硕士以培养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为主,是为克服学术型硕士的不足新增的一种硕士。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三、招生类型、学习形式及学制不同
1.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需全脱产在校学习,基本学制为2-3年。
2.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需全脱产在校学习,基本学制为2年,部分改革专项修业年限为3年。
3.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仅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基本学制为2年。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在校内管理上与全日制研究生不同,具体内容如下:
根据教育部要求,中国农业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仅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1.报考类别:报名时在“报考类别”栏目处选择“定向就业”,否则不予准考。
2.毕业和学位:非全日制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毕业要求及学位授予要求坚持统一标准,保证同等质量;毕业证书上分别注明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全日制”;学位证书均为专业学位证书。
3.档案、户口和就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不调档案、不转户口,毕业后回原就业单位,学校不负责派遣。
4.住宿: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不解决校内住宿。
5.医疗:因无国家拨款,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不享受公费医疗;可自愿购买商业医疗保险。
6.奖助: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不享受国家拨款的各类奖助学金,其他由学校设立的奖、助学金可参照当年相应的文件办法执行。
7.校园卡:可办理校园卡,按照中国农业大学校园卡管理办法收取管理费。
8.学制:非全日制研究生基本修业年限(学制),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为二年,其他类别(领域)硕士研究生与全日制相应类别(领域)硕士研究生基本修业年限(学制)相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最长在校学习年限(含休学和保留学籍)为学制加二年。
四、报考条件基本相同,MBA和MPA有额外要求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报到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②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③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④在校研究生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取得所在单位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出具的同意报考意见书。
⑤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须具备以下报考条件:a.公开发表的与报考专业(领域)相关的第一作者研究论文;b.补修六门以上(含六门)报考专业(领域)的本科主干课程,由补修课程的高校教务部门出具加盖教务部门公章的成绩单。符合以上条件者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⑥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须具备以下报考条件:公开发表的与报考专业(领域)相关的第一作者研究论文,符合条件者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报考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除符合上述报考条件外还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①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
②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须符合我校对同等学力考生的学业要求,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
③ 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
6.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除符合上述报考条件外,还须提交填写完整的《报考2023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该表由定向培养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民族教育主管部门提供。网上确认前寄送到“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主楼208,收件人:研招办刘老师,电话010-62732884”。
7.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五、学费不同
从2014级新生开始,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学费标准为:硕士研究生8000元/学年,普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按6000元/学年执行(其中金融硕士和会计硕士学费标准为2.9万/学年,图书情报硕士学费标准为1.8万/学年,社会工作硕士学费标准为1.5万/学年)。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同类别(领域)学费标准不同,详见下表:

六、奖助学金不同
中国农业大学设置有完备的奖助体系,包括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专项奖学金、“三助”津贴及国家助学贷款等。以学术型硕士生一年级为例,推免生可获得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共计16000元,统考生可获得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10000元。从二年级开始可参与各类奖学金评选。
1.国家助学金
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实行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制度,范围覆盖包括所有基本修业年限内的非在职(无固定工资收入)全日制研究生(不含MBA、MPA、金融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项目管理硕士等)。获得资助的研究生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硕士生资助标准每生每年6000元,博士生资助标准每生每年12000元,按月发放。直博生一年级按硕士生资助标准执行,直博生二年级及以后年级、进入博士研究生阶段的硕博连读生按照博士生资助标准执行。研究生由于出国、疾病等原因办理保留学籍或休学等手续的,暂停对其发放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待其恢复学籍后再行发放。
2.学校助学金
从2014级研究生起,由学校出资,面向非在职全日制研究生(不含MBA、MPA、金融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项目管理硕士等),根据学位类型按比例设立不同等级的学校助学金。获得资助的研究生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学术学位研究生:
一等学校助学金的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0000元。资助对象为非在职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二年级及以上的直博生、进入博士研究生阶段的硕博连读生。
二等学校助学金的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资助对象为一年级直博研究生和推荐免试录取的一年级硕士生;获得学业奖学金的二年级硕士研究生。
三等学校助学金的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4000元。资助对象为未获得以上学校助学金资助的硕士研究生。
专业学位研究生:
一等学校助学金的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0000元。资助对象为被选拔攻读博士,进入博士研究生阶段的研究生。
二等学校助学金的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资助对象为推荐免试录取的一年级硕士生;获得学业奖学金的二年级硕士研究生。
三等学校助学金的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资助对象为未获得以上学校助学金资助的硕士研究生。
3.学业奖学金
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为鼓励研究生勤奋学习、创新进取,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综合考虑研究生学业成绩、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等情况,按比例分不同等级进行评定。参评范围面向国家计划招收的全日制研究生。获得奖励的研究生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一等学业奖学金奖励标准为二年级及以上年级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8000元、二年级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4000 元。现阶段获奖比例不低于30%。
二等学业奖学金奖励标准为二年级及以上年级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4000元、二年级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2000 元。现阶段获奖比例不低于40%。
一年级直博研究生和推荐免试录取的一年级硕士生直接获得硕士二等学业奖学金。
学校将根据学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国家拨款、学校财力等实际情况,对学业奖学金的覆盖面和奖励标准等进行动态调整,逐步提高。
4.国家奖学金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科学研究成果显著、社会公益活动表现突出的研究生。获得资助的研究生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奖励标准为博士生30000元、硕士生20000元,奖励人数按国家下达数量执行。
5.校长奖学金
校长奖学金一般由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中选拔,学业优秀的留学生可直接参评,博士、硕士研究生共20名,奖励标准为博士生10000元、硕士生6000元。
6.助研、助教和助管岗位津贴
学校统筹利用科研经费、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资金,设置研究生“三助”岗位,并提供“三助”津贴。
学校根据各学院及相关教学、管理部门提出的用人需求,设立一定数量的助教与助管岗位,并提供相应的岗位津贴。
研究生导师应为所招收的非在职全日制研究生支付助研津贴,博士研究生最低标准为每生每月1000元,硕士研究生最低标准为每生每月300元,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生一年级按硕士生资助标准执行,二年级及以后年级按照博士生资助标准执行。具体按学校有关助研津贴的管理政策执行。学校将根据科研经费规模和国家、学校关于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政策情况调整导师支付助研津贴的最低资助标准。鼓励学院和导师在学校要求的最低资助标准基础上提高研究生助研津贴资助水平。
七、住宿情况不同
中国农业大学为基本学制内的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研究生和非在职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学生提供住宿。
普通全日制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不提供校本部住宿,如录取为烟台专项或海南专项,可安排在烟台研究院或三亚研究院住宿。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提供住宿。
八、2022年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学硕和专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不同

九、读博方式不同
专业硕士,一般不能硕博连读或直博。
学术硕士,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导师直接读博,不用参加全国统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直博或者硕博连读。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农业大学学硕、专硕和非全日制的相关信息啦,中农考研社区将持续更新中国农业大学考研相关信息,大家点关注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