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公”巡洋坦克的故事:曾被志愿军缴获 没少恶心英国人


在各位老爷心里,游戏里什么属性最重要?机动、火力和防御是评价一台车最基本的三个属性。三个属性要么此消彼长显示“特色”,要么一碗水端平变成“平庸”或是“IMBA”。以前我们都喜欢开重甲巨炮的“肌肉猛男”比如VK7201或者E-100突击炮,但是现在嘛....每一场随机战斗的时间平均都在几分钟内完事,慢车还没到卡点位置呢,那边敌人已经上来了,机动性越来越重要了。

“旧日神坑”当年的FV4202
好多老车长应该还记得英系最初的十级中坦是谁,没错,就是现在下放到8级的FV4202。FV4202在10级的时候真可谓是处境凄惨,就那个常年稳定在35/38km的最大时速,就注定了它是个“天坑”,很多点位查狄伦和140都已经抢到手了,FV4202还在后面吃灰呢....

看我战术翻滚!
今天我们要聊的这款车,机动性方面上可是英系中为数不多的佼佼者,堪称6级中坦里首屈一指的机动性,同时它又没有什么太过明显的短板,非常适合锻炼中坦的基本功,它就是英系“护国公”——克伦威尔巡洋坦克。
研究克伦威尔巡洋坦克

《少女与战车》中被一台IV号D神奇击毁的2台玛蒂尔达步兵坦克
世界上第一辆投入实战的坦克正是出自英国人之手,然而本来应该在坦克技术方面独步全球引领世界的英国,却在坦克发展路线上“走了歪路”,英国人固执的把坦克分为两种:步兵坦克和巡洋坦克。步兵坦克的代表是我们熟悉的玛蒂尔达和丘吉尔,装甲厚重,步履蹒跚,为的是能让随车前进的步兵跟上。

漂移的十字军
巡洋坦克的代表则是5级的十字军、6级的克伦威尔,它们装甲相对较差但是机动性逆天,为的是以高速获取战术优势,打突击和包抄。英国人发展大直径负重轮系列的巡洋坦克的契机,居然是1936年观看了苏联红军BT-2快速坦克的演习。红军BT快速坦克的逆天机动性把英国观察员吓到了,英国人万万没想到坦克还能跑的这么快....
看到红军的快速坦克部队搞得有声有色,英国人也肯定不能落下。英国巡洋坦克的第一个技术成果是A13 MK.IV巡洋坦克,如果各位老爷把它和BT-2放在一起对比一下,会发现二者有很多的相同点,比如跑的同样的快与同样薄弱的装甲。值得一提的是法国战役中英国人在加莱丢弃了大批的MK.IV坦克,一部分被德军缴获使用后居然还参加了对苏作战,MK.IV这下子成了二战中第一批进入苏联的盟军技术装备之一。

负重轮上下行程大 越野性能优秀
英国人同样吸收了本源来自美国的克里斯蒂悬挂技术,克里斯蒂悬挂的最大优点就是采用了无托带轮的大直径负重轮+大型螺旋弹簧,这使得负重轮的活动范围很大,可以有效适应更加崎岖的地形,并且使得成员感觉极为舒适。毕竟之前流行的都是小负重轮平衡悬挂系统,比如B1、89中战这样的货,驾驶体验极差。

坑爹货“盟约者”
在不成功的A13 MK.IV坦克后,英国人又搞出了一型更不成功的“盟约者”,这货居然还生产了1700辆,由于该车糟糕的动力布局和散热设计,成员操作环境极其恶劣,这车的发动机和水冷散热器一个在车尾一个在车头,中间靠着几根热管传递热量,冬天倒是挺舒服,可夏天时候车里像蒸笼,根本呆不住人,该型坦克最后全扔在英国本土做训练车。

在北非狂奔的十字军
盟约者完了是“十字军”,虽然看着就像是盟约者的升级版,实际上他俩应该算是兄弟俩,第一台十字军的样车制造出来的时间只比盟约者加入部队晚了6个星期。十字军的设计还挺成功的,所以它生产了5300多辆,并大量应用于北非战场,不过由于其装甲还是偏弱(40-50mm)而且火力也比较差,43年开始反攻意大利后就退居二线。

在荷兰安恒的克伦威尔坦克
千呼万唤始出来,那个6级屠幼王,克伦威尔可算是来了。由于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利兰和纳菲尔德三家军火公司互相撕逼,1939年就立项的“重型巡洋坦克”项目直到1942年上半年,各家才生产出几台克伦威尔坦克原型车,他们技术规格也不尽相同。

Oliver Cromwell
克伦威尔这个名字取自英国军事贵族奥利弗·克伦威尔,他的人生极具争议,因为他处死了英王查理一世并自立为英伦三岛护国公,成了“独裁”的象征。

飞车特技
使用“流星”发动机的样车编号A27M,得名克伦威尔,使用“自由”发动机的样车编号A27L,得名“半人马”,它们本质上都是一个车体,就是因为武器公司之间的利益之分,被强行分成两种型号。“半人马”的问题还特别大,它的离合器非常脆弱,用了没几次就会过热故障,1943年6月27日来自第9装甲师的一份报告指出该师129台“半人马”有95台坏过,其中23台都是离合器出了问题。

克伦威尔剖面图
这份报告引起了英国战争办公室的注意,要是花费大价钱搞出来一型破烂那可真是丢大人了,因此决定于1943年8月进行一场“坦克拉力赛”,把美国援助的谢尔曼M4A2、M4A4,英国自产的克伦威尔和半人马这4型坦克集合到一起绕着英国来了一场3200公里的拉力测试,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所有的人一致认为谢尔曼表现最佳,克伦威尔到处漏油,而半人马的3台测试车分别表现为:“引擎漏油、严重的悬挂故障”、“刹车失灵,漏油”和“引擎过热但仍在运行,需要密切关注运行情况”。

兄弟连中的克伦威尔
这下子半人马彻底出局了,克伦威尔虽然表现也不咋地,可是本着扶持本国坦克工业的原则,英国人还是对这两型车进行了量产工作,最后生产了950台半人马和3066台克伦威尔。
配发与使用

在法国村庄中的克伦威尔
由于进入量产的时间比较晚,克伦威尔直到1944年6月盟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时才有机会加入战斗。英国第6空降师,第7装甲师,第11装甲师,近卫装甲师和波兰第1装甲师与加拿大陆军第1独立装甲旅都或多或少的使用了克伦威尔坦克。诚然对于坦克兵们而言,克伦威尔需要更多的维护和保养,但比起谢尔曼拥有更高的机动性和较小的车体投影。

观察敌情中的克伦威尔
虽然我们在游戏中觉得它上面这门75mm“小水管”打起来不痛不痒的,在战争中它的表现还挺不错,可以对付绝大多数的德国装甲车辆,当然从正面遇上虎豹还是无可奈何(比如魏特曼和队友在维莱-博卡日村对英国坦克的大杀特杀)。75mm炮的高爆弹对付德国步兵和机枪掩体也很有效,英国步兵非常乐于跟在克伦威尔后面推进。

正在做饭的的克伦威尔车组
英国人也意识到了克伦威尔在反坦克上的疲软,不过美国人在谢尔曼上也碰到了一样的问题,英国人本来也想将更强力的火炮安装在克伦威尔上,奈何炮塔已经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更大的炮尾了,这个计划只能作罢。为了弥补反坦克能力不足,英国人选择将装备17磅长炮的谢尔曼萤火虫或者挑战者和克伦威尔编队,一旦发现虎豹的踪迹就派出萤火虫前去“驯虎”。

英国首相丘吉尔体验克伦威尔巡洋坦克
这种尴尬的情况一直到彗星坦克的入役,可这时战争也快结束了。生产出来的900多台半人马因为其糟糕的使用体验,因此主要扔在后方做训练车,部分装备了95mm榴弹炮的半人马IV型参加了诺曼底登陆,一部分半人马还被改造成了装甲推土机与自行防空炮,也算是继续在军中服役。

被志愿军摧毁的克伦威尔,炸了个稀巴烂
二战结束后克伦威尔仍然留在英军中服役,并随着第8皇家爱尔兰轻骑兵团参加了朝鲜战争,相比慢吞吞的M26潘兴而言,克伦威尔在朝鲜的山地作战中适应性还比较强,但仍然被志愿军击毁了不少,甚至还有一台编号24ZR43的克伦威尔被志愿军缴获使用。

志愿军50军149师447团缴获的克伦威尔
关于这台车其实还挺有趣的,1951年1月英军侦察分队在汉江边上的康宝山谷内遭到了志愿军的伏击,这台克伦威尔被仓皇撤退的英军丢下了,志愿军坦克兵得到这台克伦威尔后很快掌握了驾驶技术。因为英军第七皇家坦克团就驻扎在汉江对面,志愿军坦克兵们就用这台克伦威尔在汉江江岸上“打黑枪”,闲着没事就冲着英军来两炮袭扰,到了月底实在被烦的不行的英军第8皇家爱尔兰轻骑兵团抽调了一台百夫长坦克上来,等着这台克伦威尔一现身就把它给打掉了。

被李承晚匪军捡到的那台克伦威尔,首下仨字儿“海兵队”
我方没有英国规格的坦克部件,这台克伦威尔坏就坏了也没法修,因此扔在阵地上放弃了,后来这台车被韩国军队捡到了,恬不知耻的宣称是“缴获”来的....韩国这个国家嘛,真的没啥好说的,呵呵俩字儿足矣。

克伦威尔B
克伦威尔这款坦克在游戏中的表现中可谓相当出彩,银币版和金币版的克伦威尔B型性能都非常不错,靠着大马力发动机和优秀的履带适应性一骑当千,拥有完全不输轻型坦克的超一流机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