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匠光学“TTArtisan 35mm F1.4 C”可更换镜头评测完整版



合理实用的MF镜头
紧凑轻巧,具有出色的制造质量
实际控制
双高斯分辨率性能和像差校正
10,000日元削减大光圈镜头
尽管价格合理,在几百块钱范围内,但它配备了易于使用的对焦环和光圈环,并且全金属制造质量很好。光学性能趋向于典型的双高斯透镜,除彗形像差外,易于处理。它几乎没有什么特殊性,并且易于操作,因此可以作为第一款 MF 镜头推荐。

铭匠光学于 2020 年推出首款 APS-C 无反光镜镜头。尽管是明亮、紧凑的单焦点镜头,开放 F 值为 F1.4,但它可以以不到 10,000 日元的价格轻松购买,这很有吸引力。尽管价格低廉,但它配备了一个光圈环,可以点击坚固的金属外壳。
镜头卡口广泛兼容 Fujifilm X、Sony E、Canon EF-M、Leica L、Nikon Z 和 Micro Four Thirds。由于没有电子触点,操作完全是手动的,但镜头很容易操作。

镜头配置为6组7片双高斯型,没有使用特殊镜头。全手动APS-C标准大光圈镜头很少采用简单的双高斯型。它具有标准镜头配置,我们可以期待良好的光学性能。

镜头评论
外观/可操作性
盒子/配件

灰色背景上印有镜头名称和外观的紧凑型展示盒。它没有压倒性的奢华感,但对于几百元元以下的中国镜头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印象。

镜片与泡沫海绵的切口紧密贴合。配件很简单,只有前后镜头盖和说明/保修。也就是说,使用说明书是一个友好的设计,描述了每个相机制造商如何使用 MF 镜头(如何使用不带电子触点的镜头释放快门)。
总体而言,它与 7Artisans 系列的 7 Artisans 非常相似。
外部的

外部全部由实心金属制成。对焦环、光圈环和镜头侧面的握把上都有凹槽,可以牢牢握住。镜头标志、光圈值和焦距等指示是印刷而不是压印。考虑到价格,质量绰绰有余。比同价位的中国其他镜头厂商高出一个档次。
这次我购买了最近发布的银色模型。与奥林巴斯高级镜片相似的油漆看起来不错。
动手

尽管是一款紧凑型镜头,但金属外壳赋予了它沉重的重量。不过总重180g,感觉不是特别重。即使与小巧轻便的相机机身组合也没有问题。
前镜头/后镜头

金属过滤器插座支持 39mm 直径。前镜片上没有氟涂层,因此如果镜头可能变脏,建议使用保护滤光片。
很少有现代镜头兼容 39mm 的小直径,因此很难共享滤镜。仅购买 39mm 保护滤光片更经济,ND 和 C-PL 使用升压环,并使用更大直径的滤光片。

金属镜头卡口用 3 个螺丝固定。虽然螺丝的数量不多,但应该不是问题,因为镜头很轻。镜片内部为黑色涂装,并进行了凹凸处理以抑制反射。作为一家中国镜头制造商,它做工精良。在这里,7Artisans 也在用新一代提升品质。
由于采用全组扩展式对焦,镜头在操作到最短拍摄距离时会向前移动。此时,可以目视检查内筒与外部之间的间隙中未应用防反射的区域。这里的馅料的甜味令人遗憾。
对焦环

包括没有握把的部分,全长约 20 毫米宽。然而,除了握把之外,它很滑,不实用。通过特意采用这种设计,可以防止使用光圈环时的误操作。
对焦环整体光滑,阻力恒定。作为个人喜好,感觉有点松散。我想要像 Cosina 的 Voigtlander 系列那样的抗拒感。圆环的行程从最短的射击距离到无穷远大约130度。这样的MF镜头,行程适中,操作性没有问题。
虽然在无穷大位置会发生硬停,但在使用 F1.4 时操作到硬停时会出现轻微的过度膨胀。因此,将F1.4的无限远用于天文摄影等时,需要目视调整焦距。
光圈环

狭窄的光圈环安装在镜头的尖端。从F1.4到F16可调,有一个缺口,这在这个级别上是很少见的。缺口咔嗒声细腻,平滑度、手感和阻力之间的平衡很好。在这方面,Nanakosho 的光圈环是无级的,因此很难用于静止图像。就个人而言,我喜欢 TTArtisan 的规格。
从 F1.4 到 F4,它以 1/2 步运行,然后在 F4、F5.6、F8 和 F16 处发生点击停止。尽管由于某种原因缺少 F11,但也可以在 F8 和 F16 之间用“・”停止环。
镜头盖

前镜头的镜头盖是一种罕见的旋入式。虽然不能快速拆下,但完全不用担心会像盖型一样脱落。如果您重视快速拍摄性能,您应该准备一个旋钮式39mm帽。
上机

这次我购买了 Fujifilm X 卡口,所以我将它安装在 X-S10 上。(其实我买它是为了通过卡口转接器和尼康“Z fc”结合,但是Z fc没有到货……)
它是一个大光圈但紧凑的镜头,与X-S10结合时的平衡很好。将它与较小的 X-E4 或 X-T30 配对应该不是问题。

自动对焦/手动对焦
对焦速度
由于 MF 镜头,未评级。
我敢说,适度的笔触和光滑松散的对焦环,让快速对焦成为可能。通过将它与相机侧的峰值和放大功能相结合,您应该能够进一步加快它的速度。
呼吸


呼吸是指视角根据焦点位置而变化。以最小光圈、最短拍摄距离和无限远拍摄的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无限远的视角稍微宽一点,最近对焦距离的视角稍微窄一点。也就是说,它是可以接受的,但不会过于引人注目。
准确性
在 MF 镜头中,对焦环的行程长度和旋转平滑度决定了对焦精度。在这方面,35mm F1.4 C 没有问题。行程越长,精度越高,但考虑到可操作性,刚刚好。
分辨率图表

拍摄环境
测试环境
相机机身:FUJIFILM X-S10
可更换镜头:TT Artisan 35mm F1.4 C
明珠眼镜工业有限公司
[HR23348] 符合 ISO12233 的 8K 分辨率测试图(用于静态相机)
奥林巴斯HYRes 3.1分析软件
室内照明环境恒定
三脚架、10秒自拍、电子快门
原始输出
ISO 160 固定
使用 Adobe Lightroom Classic CC 进行 RAW 开发
锐度关闭
降噪关闭
色差校正关闭对每个要分析的点进行对焦和拍照
(场曲率难以近距离测量,因此在无穷远处检查)请注意,这是一个近距离测试(无穷大可能会更好)
补充

这一次,根据 RAW 输出,我在关闭锐度的情况下进行了验证。如果您使用主体输出 JPEG 或 RAW 显影调整清晰度,数值可能会进一步提高。请将此数字视为“最小值”。
试验结果
中央

可以确认焦点中心,尽管在最大光圈附近有点柔和。如果你停下1或2站,它会迅速改善。虽然有纵向色差等一些影响,但性能一般在F5.6左右达到巅峰。性能保持在 f/11 左右,衍射效应在 f/16 时变得更强。
使用 26MP X-S10 的测试结果足够好。
邻里

最大光圈周围的区域比中心更柔和,因此难以检查焦点中心。即使缩小了一级,也不能说在允许的范围内,我想再缩小一级。当停止到F2.8时,画质提升一级,之后画质逐渐向F5.6到F8的峰值提升。如果你需要最小锐度,使用F2到F2,8的光圈值,如果你想要锐利的效果,从F5.6到F8牢牢停下。
四个角

大开光圈的甜度与周围环境差不多。换句话说,即使在画面的角落,也没有看到图像质量的急剧下降。如果您不关心分辨率性能,即使从最大光圈也可以接受。与周围环境一样,停止到 F2.8 时分辨率性能稳定,图像质量在 F5.6 到 F11 时达到峰值。
数字确认
中央周边四个角

实况动作确认
虽然无法期待最大光圈附近的锐度,但在F2.8或更高的光圈值下,价格合理,解析力表现出色。镜头打开时柔软,停止时锐利,易于理解和播放。

远景分辨率
测试环境

相机:FUJIFILM X-S10
三脚架:Leofoto LS-365C
负责人:Leofoto G4
曝光:光圈优先自动曝光,ISO 160-320
原始输出
开发:Adobe Lightroom Classic CC
,关闭锐度
试验结果
中央

f/1.4时,锐度和对比度都很甜美,纵向色差的效果比较柔和。如果是风景摄影等需要高分辨率的场景,我想通过缩小一点来改进。
缩小到 F2 可以提高对比度,但清晰度仍然很弱。画质从F2.8逐渐提高到F4,峰值从F5.6到F8。总体来说,f/2.8以上的画质还是比较满意的。
邻里

和中锋一样,F1.4有点甜。而且比中间的甜一点。在这个速度下,图像质量不是我想要的(对于风景摄影等),所以我想至少停下 2 站。
停下来F2.8可以稳定图像质量,所以我想积极地停下来。虽然画质从F4到F8都不错,但是画质一直提升到F8,所以建议尽量停下来。
四个角

与中心和周边一样,图像在最大光圈下很柔和。不过作为一万日元以内价格合理的大光圈镜头,渲染效果还是显得比较稳定。然而,由于可见彗形像差的影响,它并不实用。
停在F2.8时,和周边一样,画质非常稳定。之后的提升幅度虽然不是很大,但在F8左右达到了顶峰。
横向色差在整个光圈范围内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因此几乎不需要后期处理。
检查实况

即使是随便拍,也建议停到F2.8。如果您想获得整体上的锐利结果,请牢牢地停在 F8 左右。对于一万日元以下的F1.4镜头来说,它的光学性能非常出色,给人一种稳定的高斯型的印象。
F11 也可以提供良好的效果,但在使用自动白平衡时要小心,因为颜色会倾斜。
放大

安装在测试机“FUJIFILM X-S10”中的传感器宽度为“23.5mm”。虽然这支镜头的拍摄倍率未知,但在最短拍摄距离“0.28m”下可拍摄的宽度约为16cm。换句话说,最大拍摄倍率是“大约是传感器宽度的 0.146 倍(大约) ”。近摄表现是这类镜头的典型表现,不算特别好,也不算特别差。
场曲
什么是场曲?

它经过处理,使焦点表面易于理解。
这意味着对焦距离从中心到四个角不同。例如,在1m的拍摄距离,即使焦点对准了中心,如果画面边缘向前或向后移动1m,则可以考虑场曲的影响。
我不认为最近有很多镜头具有明显的场曲,但有些情况下像差仍然在短距离内。但是,近距离拍摄平面主体的机会很少,因此即使场曲仍然存在,也无需担心。
当即使在无穷远处也能看到效果时,必须小心。当您想要瞄准景物等深度对焦时,可能会无意中发生失焦模糊。没有办法改善这种像差,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 F 数来增加景深。
参考:维基百科场曲
检查实况

即使在近距离,场曲的影响也很小,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太可能成为问题。
横向色差
什么是横向色差?
这是一种主要出现在画面四个角的颜色变化。由于光圈值的改善效果很小,因此需要相机机身中的软件校正来解决这个问题。使用车身侧的校正功能可以相对容易地进行校正。
参考:百度百科色差

检查实况
它得到了很好的补偿,不太可能成为整个光圈范围内的主要问题。

轴向色差
什么是纵向色差?

轴向色差是指发生在焦平面前后的色移。轴向色差是前景中的紫边和背景中散景中不自然的绿色色调的主要原因。简单的后处理是困难的,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希望在光学上抑制像差,但在许多情况下,使用大光圈镜头无法完全校正它们。
参考:维基百科色差
检查实况

在最大光圈附近的焦平面前后可以看到着色。虽然是可以作为光学系统简单的镜头进行评价的校正状态,但在高对比度的情况下,F1.4和F2有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着色。这个问题被f/2.8几乎消除了,所以如果轴向色差明显,调整光圈来处理。
另一个问题是球面像差校正的状态并不完美,F1.4时的明显焦峰与光圈时焦峰的位置有出入。特别是在光圈大开的情况下对焦时,将焦平面稍微向前移动可能会更好。

前后散景
什么是美丽的散景和嘈杂的散景?
对散景的评价往往是主观的,但就个人而言,我觉得“柔和模糊的散景”很美。另一方面,我不喜欢渲染“突然开始模糊或具有硬的模糊轮廓”。
描绘倾向的差异主要取决于球面像差的校正状态。还有一些镜头使用“变迹光学元件”来产生模糊的散景。

检查实况

虽然基本是中性的,但是背景虚化稍微平滑一点,正面虚化稍微硬一点。即使散景很大,这种趋势也不会改变,尤其是当帧中有复杂的前景时,可能会出现嘈杂的两线散景。
不能否认轴向色差导致的着色,但效果不如预期,因此无需将其视为问题。可以评估的补偿状态。

球模糊
渐晕和球差的影响

如果渐晕强烈,则四个角将呈椭圆形或部分缺角。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方法是关闭光圈。但是,如果停下来,可能会看到刀片的形状,因此需要根据情况改变F值。
另一方面,如果渐晕效果很小,则可以从最宽的光圈到四个角获得近乎圆形的散景。这不仅限于球散景,还与四个角的一般散景渲染有关。如果渐晕强烈,则可能会感觉到模糊量较小,并且四个角处的模糊会变得粗糙,因此优选渐晕小的镜头。

如果球差校正不完善,前后散景渲染会有差异。在这种情况下,一侧将具有模糊的平滑渲染,而另一侧将具有类似两线模糊的硬渲染。
检查实况

边缘较弱,内部渲染还算平滑,所以没有大问题。给人的印象是它可以被积极使用。但是,由于渐晕效果很强烈,角落的散景可能会根据与背景的距离而变得嘈杂。通过从 F2 停止到 F2.8,此问题得到迅速改善。
有 10 个光圈叶片,所以即使你停下来,散景看起来也不是方形的。
散景实景
第1部分

在约 2m 的焦距处拍摄。虽然它取决于与背景的距离,但当散景变小时,围绕框架外围和角落的散景渲染会变得嘈杂。色差少很好,但如果你想改善角落的散景质量,建议从F2到F2.8停止。即使您停止到 F2,也可以按原样确保散景量。
第2部分

拍摄距离为1m。
与2m相比,散景变大,光圈打开时边框周围的噪点减少。即使从最大光圈开始,图像质量也足够可用,在这个价格范围内它可以作为大光圈镜头进行评估。不过,如果你想专注于散景的同质性,建议从 F2 降到 F2.8。
第 3 部分

近景开光圈真的很流畅很漂亮。没有特别的问题,轴色差造成的着色少,使用方便。可以对低价大光圈镜头进行高度评价的图像质量。即使停下来,背景也不会变得嘈杂,并且可以根据被摄体调整景深。
肖像

以下是使用三脚架作为人的总高度为 170 厘米,并在改变拍摄距离的同时打开光圈进行拍摄的示例。即使是全身人像也可以确保一定程度的散景,但背景散景往往会很嘈杂,因此应避免打开光圈。如果可能,可以通过如上所述从 F2 停止到 F2.8 来获得更好的结果。
当你靠近上半身和半身像时,背景虚化的噪点更少,画质让你可以主动使用最宽的光圈。如果你靠近脸部的特写镜头,那就完美了。
失真
什么是畸变像差?
失真是应该在平面上看起来笔直的像差,但却变成了一条直线。当有许多直线的人造物体或可见水平线时,这一点尤其明显。它主要分为类似于鱼眼效果的“桶形失真”和中心出现塌陷的“枕形失真”。
参考:维基百科失真像差

检查实况
适度的桶形失真,在取景时会很明显。Lightroom 中没有专门的配置文件,但通过手动校正将其设置为“+4”几乎可以解决问题。
渐晕
什么是渐晕?

外围调光就是它听起来的样子。画面周围出现不自然的暗淡。表示进光量小于中心区域,画面四个角曝光不足。强烈的调光主要发生在大光圈镜头和广角镜头上,这是一种可以通过软件轻松校正的现象。尤其是在夜景中使用高感光度时,可能会出现强烈的噪点。
实景确认:最短拍摄距离

在最大光圈附近会出现轻微的光强度下降。考虑到它是一个紧凑的标准大光圈镜头,它在允许的范围内。停止时它会迅速改善,因此如果要在光学上抑制它,则应使用 F2.8 或更高版本。
在现实生活中确认:无限

基本上,镜头在无限远侧往往会有明显的渐晕,但与最短的拍摄距离相比,这款镜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过效果隐蔽性很强,所以想要完美压制的话,可能还是停到F4比较好。
彗差
什么是彗形像差?
彗形像差主要是指画面四个角的点像不表现为点像。例如,人造灯光、星星和夜间照明。即使在白天,通过树叶过滤的阳光也可能会受到影响。无法进行后处理且必须进行光学校正的像差。虽然可以通过缩小光圈来改善,但在夜景和天文摄影等快门速度很重要的情况下,大光圈下的彗形像差校正很重要(因为缩小光圈会影响快门速度和 ISO 感光度)。
参考:维基百科彗差


出现典型的双高斯彗形像差。这也应该会影响最大光圈附近远景分辨率测试的结果。停止会逐渐改善像差,但如果你想完全抑制它们,至少要停止到 F4。
抗光能力
中央

光圈大开时,眩光的影响很大,在以光源为中心的大范围内对比度降低。停下来可以解决耀斑问题,但您应该注意明显的重影。
总体而言,正如预期的那样,来自中国镜头制造商的价格合理、简单的光学镜头。
角落

它的状况比正面的强背光要好得多。但是,由于整个图像被一层淡淡的光晕覆盖,通过曝光补偿增加整体亮度,您可以稍微看到光晕和鬼影的影响。除非您进行极端的后期处理(增加曝光/提升阴影),否则这不太可能成为大问题。
星芒

光圈使用 10 个偶数叶片(= 10 条光线)。
从 F2.8 开始逐渐出现条纹,从 F4 到 F5.6 变为尖锐条纹。此外,由于它从F8到F16变成了一道美丽的光线,因此很容易将其应用到实景中。虽然渲染效果不如 Cosina 的 Voigtlander 系列那么锐利,但对于 8000 日元的镜头来说已经很不错了,没有什么可诟病的。
总体审查/样本

正面意见

优点
几百块日元左右的实惠价格
没有便宜的化妆盒
坚固的构建质量设计由全金属制成
实用光圈环(带咔嗒声)
易于使用的对焦环
停止时具有高均匀性的清晰度
场曲率得到很好的校正
在这个价格范围内具有良好的轴向色差校正
在这个价格范围内非常好的横向色差校正
略微平滑的背景散景
10 叶片散景是圆形的
轻微的桶形失真
易于处理的大光圈镜头渐晕
停下时美丽的光条纹
考虑到实惠的价格,令人惊讶的良好制造质量和人体工程学。就个人而言,如果对焦环上的扭矩稍强一点会更好,但这就是偏好不同的地方。光学性能趋向于双高斯,体现了“大开柔顺,停放清脆”的特点。彗差以外的像差都得到了很好的校正,尤其是令人头疼的纵向色差并不那么明显。
批判性观点

缺点
没有遮光罩
对焦环有点松
对焦环工作时内筒间隙的防反射措施不足
麻烦的旋入式镜头盖
全手动镜头,无电子触点
开光圈一般都是甜的
拍摄距离较长时,散景会变得嘈杂
彗差明显
背光电阻远非完美
关于制造质量最重要的是,这款镜头是一款没有电子触点的全手动镜头。可惜拍摄后EXIF数据中没有留下镜头信息,因为需要在相机端输入焦距。
从光学上看,光圈有点松,彗差效果强。虽然在光圈缩小时整体有所改善,但我想在 F1.4 的低光性能很重要的场景中考虑使用其他镜头。
综合评价
看门人
满意度为 90 分。
有一些缺点,但它们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考虑到价格,良好的制造质量和可操作性是这款镜头的优势。这是一款 MF 镜头,如果在 8,000 日元范围内,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