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悠悠球比赛的音乐学习与鉴赏 - Episode 1

以下仅代表个人的观点看法
若各位持有不同意见,也不必争论
因为这个文章也只是其中一种方法
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方法去玩和理解

关于悠悠球比赛音乐,在前面的文章里面已经很多次提及很重要。可以说,有一个好音乐,比赛编排基本就已经赢了一半了。但是由于音乐部分实在太复杂,不是一两句说话就能说清楚的。因此,笔者想通过此文章让一般玩家了解一下音乐到底要怎么编排。
不管是悠悠球学习,还是对悠悠球鉴赏,音乐都是很重要的。音乐相对于悠悠球比赛来说,可以说是比赛的灵魂;是一个纲领;是一个指示器;等等。
此文章只是介绍一些比较简单的音乐编排,并不是所有。这里,只是音乐的第一篇,并非全部,有机会的话会在以后介绍更多的音乐编排技巧。
另外,这只是一种笔者的音乐编排的方法,并非就只有这种方法,若果觉得有更好的方法可不用理会此文章内容。

在说音乐编排之前,有两点笔者认为是需要简单的了解:音乐种类 和 音乐的作用 。
音乐种类
音乐的种类笔者将其分为两种:串烧音乐 和 正常音乐
串烧音乐 - 串烧音乐就是指将两首或以上的音乐拼接起来的音乐。
正常音乐 - 同一首音乐,但可能进行速度修改,以及其他剪辑编辑。
相比串烧音乐,笔者更提倡大家使用正常音乐,原因这篇文章不是重点,不作讨论。
音乐的作用
音乐的作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指示牌 - 悠悠球比赛最长有3分钟之久,我们在台上需要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做什么东西,这时候选手只能通过音乐来判断时间。音乐就像一个剧本,告诉我们在台上什么时候该做什么。
增加趣味性 - 如果一套3分钟的比赛不搭配音乐的话,看起来会非常的枯燥。选手通过搭配音乐可以增加比赛的趣味性,让看起来比较枯燥的地方也活跃起来。
与观众交流 - 悠悠球比赛是一个没有台词的展示运动,因此想将悠悠球传达给观众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招式和音乐融合在一起,通过搭配音乐传达给观看者。

音乐的基本编排方式
很多玩家在编排自由花式的时候,喜欢先将招式按顺序编排好,然后再找音乐当背景音乐。笔者认为,这种编排方式是本末倒置,这种方式编排出来的音乐大多数则是“计时”型的音乐。
这里,笔者将介绍自己的音乐编排方法,若果觉得有用,可以参考,若果觉得没用,请忽略。笔者建议,先将音乐分段编排好,然后再将原有招式进行编辑修改,再放进音乐里面。
笔者将音乐编排简单的分为3个阶段:计时,分段,分段踩点。但是不是音乐编排就只有这3种模式呢?笔者并不认为,但这3种是比较容易能掌握的模式。

①计时
计时是音乐编排的第一阶段。此阶段的音乐编排可以说近乎没有,主要作用只是用来作背景音乐用于倒数时间。可以说,即使换作是相近的音乐,对比赛也没什么影响。可惜的是,目前国内大部分玩家都处于这个阶段,甚至可能很多选手都没意识到这个问题。
②分段
分段是音乐编排的第二阶段,也是音乐编排真正开始的阶段。大多数音乐其实是有段落的(但每段音乐段落并一定是时间长度相同),并不是一个节奏音阶一直循环下去。
音乐分段编排具体步骤如下:
先将音乐里的每个段落找出来,然后将其进行分段。
例子:音乐分段就像阅读文章里的标点符号你可以把整个音乐看成一段文章然后找一下其标点符号在哪里将其标出每个标点符号之间便是一个音乐分段
根据每个音乐段落不同的特点(如:平和,舒缓,高潮段,等等)将招式分配到相关的音乐段落里面。
这里就好比朗读文章一样需要带有感情,音乐就是文章,什么段落需要平坦,什么段落需要激情,什么段落需要快速,都要跟随着音乐的“内容”而做。例子:音乐快速高潮段可配搭高速纵技或者高速横技。
修改招式将其与音乐段落融和,匹配率高。音乐段落与自身招式的长度可能并不一致,有时候音乐段落会比招式长,有时候反之。这时候需要选手修改招式,或者将其替换。
招式长度不宜比音乐分段长度长,应当留有时间空隙。不要觉得这是浪费时间,因为这1,2秒作用很关键,可作为招式调整和用作于走台之类的应用。例如一段音乐分段是20秒,那么招式建议在18,19秒内就结束,不要等到20秒刚刚好的时候再结束,这样就已经迟了。具体空隙时间需要看具体情况,一般建议在1-2秒或以上。
这里将分享一个选手视频,将其列为教学参考:

请忽略此选手比赛里的技术失误部分,我们主要说的是其音乐编排
因为有些读者可能还是不懂分段是什么意思,因此以下做了一个视频,将每个音乐分段都标示了出来:

首先要说的是,此玩家严格实行了一个音乐分段搭配一个招式的模式。也就是这里所说的“分段”。
其次,选手有根据音乐段落不同的特点,让招式跟其搭配。如前面部分音乐节奏比较平坦,选手招式速度也是比较平坦,但后面最后两个音乐段落音乐节奏比前面节奏要快,选手最后两段招式(走线和横技)速度亦随之加快。最后一个音乐段落可以说是整个音乐里的高潮段,选手也选快速横技进行其搭配。
最后一点要说的是,最后一个音乐分段(横技)时候有两个“点”,选手亦有意图将其配搭。至于“踩点”下文会详说。
以上只是简单的进行此视频的音乐编排分析。至于为什么要将这个视频作为教学参考,主要原因有这些:
这个视频里的音乐编排不难,一般玩家可以尝试去学习
其招式类型相对丰富,看起来不会太枯燥
此玩家其实玩得尚算比较标准,做招也比较清晰简洁,并没太多多余的动作
选手有运用到空间走台和肢体,效果可以接受,但不是今天要说的内容
国内一般玩家编排如果能玩到这个水平,其实已经算是很好的了。因此,笔者认为这个视频非常值得大家学习。
③分段踩点
笔者认为,踩点应该在上文提及的②分段后再进行,但国内普遍情况是在①计时的情况下进行。但这个就不详细讨论了,只是让大家了解一下有这个情况。本文还是以分段踩点来作为主要观点。

踩点很好理解,就是让招式跟随音乐的节奏点进行“敲击”。为什么要进行分段踩点呢?因为一首音乐那么长,不可能全程都有节奏点能让玩家“敲击”。而且说回来,如果一首歌全程都是“敲击点”,那这首音乐一般会比较奇怪,让人听了也不太舒服。至于节奏点是什么,用文字不好叙说,这里就做了一个视频,看看选手们是如何进行分段踩点的。


以上就是简单的音乐编排方式,但并非就是全部。笔者认为,一般玩家是有能力尝试去做的,若果觉得有用,可以去尝试一下,至少了解了这些方法后,在鉴赏视频的时候或者能有不一样的感觉。还有更高级的音乐编排方式和技巧,那些属于比较高级的音乐编排,但对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一般只有高水平玩家才能用到,以后有机会以后再说吧。
至于走台方面,不是今天的重点就不说了。但走台也是有技巧的,也是可以跟随音乐走台,这些是属于比较难的东西,有机会再说。

如何选择一个好音乐
什么是“好的音乐”呢?好的音乐并不是指这首音乐很好听,而是指这个音乐很适合这个选手。换言之,这个选手的“好音乐”,并不代表是其他选手的“好音乐”。
音乐&招式速度节奏
首先要说的是,音乐速度是否适合选手的招式速度节奏。有些玩家的音乐跟其速度是完全不符的,有时候“快歌玩慢球”,“慢歌玩快球”的情况是经常出现的。在国内,普遍出现的一种情况就是喜欢用偶像的比赛音乐,最典型的就是这几年各种比赛能听到的 "You Had It - Hamilton",然而可能跟玩家自身玩球的速度节奏并不一致。
音乐段落清晰
音乐尽量选择有段落的音乐。虽然上文提及,大多数音乐是有段落的,但实际上还是有小部分音乐其实是没段落的。除非你用的无段落音乐是可以全程跟音乐的,而且你是能跟到这首音乐的,这个情况是有的,而且是难度非常高的音乐编排,这里就不说了。
其次,有些音乐虽然是有段落,但是段落非常不明显,可能要重复细听才能听出音乐段落来的,也不太推荐。因为现场比赛的时候大家只有一次机会观看,请务必让观众一次就能看明白其音乐编排。

最后,放上刚结束不久的2018 AP上 Hiroyuki Suzuki 的1A决赛来作为本篇的结尾。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