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正大光明】认识青光眼,莫让视力被悄悄“偷走”
它,往往从周边视野开始损害
“包围圈”逐渐向中心收缩
早期并不影响视力
进展到中晚期才被发现并重视
它,就是“视力的小偷”——青光眼
日照正大光明眼科医院
青光眼大部分由高眼压引起
表现为视乳头萎缩及凹陷
视野缺损、视力下降等
具有慢性、进行性、不可逆性特征
是全球第二位致盲性眼病
仅次于白内障
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上升
与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一样
是一种终生性疾病
▽
然而,日常生活中
仍有一些朋友对青光眼存在“误解”
我视力很好,眼睛也没有胀痛等不适,不会是青光眼。
A: 青光眼最常见的类型有开角型青光眼与闭角型青光眼。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种类型,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更常见。急性发作期患者表现为剧烈头痛、眼痛、怕光、流眼泪,视力严重减退,可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而开角型青光眼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当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有轻度眼胀痛、视力疲劳和头痛,部分患者因为眼压升高出现虹视、视物模糊等症状。中心视力一般不受影响,而视野逐渐缩小。晚期当视野缩小呈管状时,则出现行动不便和夜晚时症状加剧等。有些晚期病例有虹视或视物模糊,最后可完全失明。
青光眼患者眼压都高,我的眼压正常,不会是青光眼。
A: 眼压不是青光眼诊断的唯一依据,正常眼压情况下也有发生青光眼的可能,如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早期一般没有任何症状。
对于青光眼的确诊以及对其进程的判断,最重要的还是对视功能及视神经纤维层结构的检查及随访观察。
眼内压的正常范围一般为 10~21mmHg,双眼压差<5mmHg;眼内压不是一个固定值,受情绪、疲劳程度、时间等影响,存在长期波动,24h眼压波动范围应<8mmHg。
Q青光眼有遗传性,我家里人都没有这个问题,那我肯定不会是青光眼。
A: 青光眼的病因复杂,发病具有多基因遗传病的特征,但除有青光眼家族史以外,高度近视、远视眼、小眼球、有眼外伤病史、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也是青光眼高危人群,应定期到医院进行视野、眼底及眼压检查。
Q完了!我的视神经杯盘比偏大,我得青光眼了!
A: 杯盘比增大并不是青光眼诊断的唯一依据,部分人群天生杯盘比偏大,称为“生理性大视杯”,和青光眼没有关系。
另外,很多近视眼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视乳头形态、色泽以及视网膜的改变和视野检查,也会与青光眼类似,需要进行详细检查加以鉴别。
杯盘比大的人只能说是疑似青光眼。对于这部分人群,只能定期检查,如果后期出现视野缺损、眼压升高等问题才能进一步确诊。
完了!我确诊青光眼了,我迟早要失明的......
A: 虽然青光眼对视神经的损害大多不可逆,但可以通过治疗延缓疾病发展进程,所以对于青光眼患者来说,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眼压、视野、视神经尤为重要。
眼压升高是导致视力丧失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控制眼压可降低视神经损害的风险并减缓病情进展。经证实,降低眼压可防止因青光眼导致的失明。目前,控制眼压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三大类。
早发现,早治疗
才能“有生之年,有用视力”
#新媒体发布#
咨询预约:WFZD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