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3届3月9号九校联盟九校联考好教育联盟金太阳联考物理试卷答案
试卷解析及答案发布地址公告
①发布于微博:橙子辅导11(数字11)
②发布于微博:考试研究所 ·
请通过方式①或②快速获取
以下均为复习备考资料及相关练习题,以供使用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落体运动研究的史实,了解逻辑推理的特色,理解任何猜想和假说都须要有实验验证的重要性。
2、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和条件。
3、通过史实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规律的过程,体会其推理方法的奥妙。
【教学重点】
1、了解探索过程,明确探索的步骤,同时了解实验及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探究中的重要作用,从中提炼自己的学习方法。
2、“观察-思考-推理-猜想-验证” 是本节的重点思路,也是培养良好思维习惯的重要参考。
【教学难点】
通过史实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规律的过程,体会其推理方法的奥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时,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轻的物体下落得慢。由于这个观点与人们的生活常识相符,因此一直被人们奉为真理。那么他提出的观点是否正确呢?
再来看另一位物理学家提出的观点,18世纪伽利略提出: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得同样快。在当时,人们并不相信伽利略提出的观点,为了向世人证明自己的观点,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下落的实验,在实验中人们发现10磅重和1磅重的铁球从同一高度下落时同时落地。当然,比萨斜塔是否存在是有争议的,但伽利略推翻在人们心中重新建立的概念是毋庸置疑的,那伽利略是如何发现落体运动的规律呢?
二、进行新课
(一)假想实验:假设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正确的
首先他进行了一个假想实验,假设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正确的,在此基础上,假设有一大一小的石块A,B,下落速度分别v1,v2,由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重的物体下落得快,可以得到v1大于v2。现在将两个石块绑在一起,第一种情况,由于绑在一块的石块更重,因此下落速度更快,记v1小于v,另一种情况由于大石块下落快,小石块下落慢,小石块会拖慢大石块,因此v小于v1,绑在一起的石块和石块A的下落速度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么样的,我们得到了相互矛盾的结论。而产生这样矛盾的原因,是假设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正确的,因此可以得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伽利略也由此提出了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的同样快,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重量无关。
(二)铁球和羽毛实验
由于伽利略的这个观点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不相符,比如树上的树叶和苹果,明显看到苹果下落更快,是伽利略的观点错了吗?其实不是的,是因为树叶相比苹果受空气阻力的影响更大,因此会出现下落不一样的情况。
那么没有空气阻力时,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的速度是不是同样快呢?
接下来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视频,看看在有空气阻力和没有空气阻力时,铁球和羽毛下落的实验,从而得出两者下落快慢的情况。
看完视频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有空气阻力时,铁球下落比羽毛球快。在没有空气阻力时,铁球和羽毛下落同样快。看来,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条件下,所有物体下落的一样快!
(三)自由落体运动概念和条件
自由落体运动定义是: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
条件是⑴ 只受重力,其它力可以忽略不计.
⑵ 从静止开始,初速度为零。
(四)总结
首先我们了解物理学史上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两位物理学家对落体运动的认识,并通过伽利略逻辑推理和实验验证发现在不受空气阻力时,所有物体下落得同样快,由此给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和产生条件,并通过它产生条件,知道了自由落体运动是一个理想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