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W全球发明大会斯坦星球专场赛招募:下一个“钢铁侠”是你吗?

每个人的创造都是独一无二的发明
有多少儿时的创造梦随时间褪色
ICW全球发明大会
斯坦星球专场赛提供给你一个
给梦想上色的机会!
屏幕前的家长可能觉得——科创发明离家里的孩子还很遥远。
那么小编想在此问问大家是否曾在热搜上看到过“何同学”or“稚晖君”呢?
10月17日,B站著名up主:
“老师好我叫何同学,在网上更新了最新一期视频《我做了苹果放弃的产品...》,内容是描述自己DIY一款智能书桌的全过程。截止到目前,B站播放量超过1600万,微博播放量超过3086万。视频引发科技圈小伙伴的疯转,热度席卷全网,结尾出现某赞助商的股份,在视频发酵后,股价累计上涨13.51%,公司市值增加近5.5亿元,达到45.76亿元。”
最近出圈的除了何同学,还有那位给用机械臂给葡萄缝针的稚晖君,作为华为的“天才少年”,年纪轻轻的稚晖君已有百万年薪,还是B站网友争相膜拜的“野生钢铁侠”。

▲给葡萄缝针中
是不是已经有不少家长在想——我能有这样的孩子多好!
那么成为“何同学”or“稚晖君”难不难?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小发明家”,好奇心促使他们热衷于探索和动手。在幼年时期有机会去完成一个自己的发明创造,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对孩子是大有裨益的。
仔细想想——你的孩子是不是也提出过一些稀奇古怪的创意和想法?那然后呢?
很多时候可能没有下文了。
再回到何同学的AirDesk,其实更多的是展现自己的创意,想要量产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来源B站
AirDesk与其说是一款实用品,更像是创意设计,把何同学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具体化。何同学用行动给很多心怀梦想、拥有热情的少年带来了不断的创新动力,鼓励无数像他一样的有想法、有能力的人继续前行。
诚如网友所说:“用创意倾注对生活的热爱,这大概就是我们所追求的一种浪漫吧。”
因此,ICW全球发明大会—斯坦星球专场赛致力于为孩子们天马行空的创意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
ICW全球发明大会
全球发明大会 Invention Convention Worldwide (ICW),是由美国亨利·福特博物馆举办的世界级学生发明赛事,是目前世界上影响力很大的中小学生发明类活动。这是一场全世界K-12年级学生发明家共同庆祝的年度盛会,也是青少年儿童通过发明创新展示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机会。相较于一般的青少年科技创新类赛事,全球发明大会更注重评价青少年的发明过程,而非科技含量和发明作品本身。因为在这里,发明不只是为了比赛,而是为了更好的养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让学生在发明的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赛事规模和影响力
1.美国每年举办600多场地方发明大会。
2.全世界四个国家级赛区,2020年有十三万学生参与。
3.三十多年的历史,受到美国、新加坡、印度等国家首脑的重视。
4.上百家企业作为合作单位参与其中。

ICW-斯坦星球专场赛简介
主办单位:
ICW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组委会&斯坦星球
ICW-斯坦星球专场赛是斯坦星球作为全球发明大会 Invention Convention Worldwide (ICW)中国区联盟核心成员进行举办,等同于ICW-市(省)赛级别,有机会直接晋级到ICW中国赛决赛的比拼中。在ICW中国赛决赛中评选出的优胜学生将晋级2022年的全球发明大会美国总决赛。
赛事亮点:
Ø ICW-斯坦星球专场赛等同于ICW-市(省)赛级别,有机会直接晋级到ICW中国赛决赛的比拼中,获得丰厚奖金;
Ø ICW-斯坦星球专场赛提供丰厚奖项和奖品;
Ø 所有完成作品提交的参赛选手或团队将获得参赛证书;
Ø 拥有属于自己的第一个创新作品,幼儿园大班到12年级均可参加。
孩子可以从比赛中收获什么?
Ø 高含金量奖项:参与具备全球影响力的赛事,奖项获ming校认可。
Ø 挑战创新思维:以创新为核心,发展敢于突破常规的思维能力。
Ø 拓宽科技眼界:接触并运用不同科学技术。
Ø 发现与解决问题能力:ICW注重作品与社会的连接,孩子要发现痛点,发明能真正解决生活中现实问题、具有社会价值的作品。
孩子参加比赛的5个“一”
Ø 一项原创发明:1-2人组队,自主完成项目。
Ø 一份发明日志:用model i创新方法,记录发明全过程。
Ø 一个发明展板:包括团队介绍、背景介绍、项目功能及原理、现有相关发明等。
Ø 一个发明原型:能基本展现创意的原型,无需实现所有功能。
Ø 一段路演视频:4分钟无剪辑录制视频,介绍项目团队、背景、项目功能及原理、项目演示、发明重点历程等。
我们也更想通过这场比赛寻找有创意、想创新、爱发明的小朋友,让孩子们通过从中获取的技能和自信,掌握自己的命运,进而让我们共同的未来变得更美好。现在,全球正在进行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万物互联等等都是未来发展的主旋律。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国家双减的政策目的,也是在对只会刷题的教育说“不”。
把握好这个时代发展趋势,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欣赏他们勇于尝试的勇气、鼓励他们推陈出新、训练他们的动手能力,孩子的未来才会有更大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