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2年人口负增长!看好这几个赛道

2023-03-20 15:16 作者:投资林教头  | 我要投稿

2022年末,全国人口为141175万人,比2021年减少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比2021年减少106万人;死亡人口1041万人,比2021年增加27万人。

投资就是判断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与时代共振,而影响时代的三大主要因素,就是人口、技术、制度

人口是决定经济发展的一个长期因素,有人就有消费,有人就有劳动力,这就是为什么专家说生育率的下降将对社会产生令人震惊的影响。

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生育率的下降,对社会、对投资意味着什么。

“婴儿潮”与经济发展

人是经济社会最基本的主体,人口的生命周期,决定了社会产业周期与演进方向。

  • 人的一生八十古来稀,18岁成年进入大学,22岁初次就业,约27岁结婚生子,并进入购房高峰期,但此时的年轻人一般买不起房,因此需要父母帮助。

  • 30岁以后,正值壮年,收入步入增长期,投资、消费需求及能力都会上升。等到他们50岁的时候,又要帮助正准备娶妻生子的孩子买房,因此30岁消费和投资额度开始增加,到50岁是顶点。

  • 50岁以后,对健康保健、旅游的需求开始增加。

可以把人口出生率(M0012948)和实际GDP增速对比来看,1964~1973年出生率最高,这些人在1985年前后进入结婚生子的阶段,因此1987年也是一波小高峰。而这个时候,中国的实际GDP增速也处于一个较高的时期,对应着60年代“婴儿潮”成年后的消费、购房高峰。

2001年,中国“入世”,开始收割全世界的中低端制造业市场,迎来黄金10年,从那时候起,中国GDP(名义值)保持着每年2位数的增长。

从人口来看,20世纪初正好是60年代的第一批“婴儿潮”进入了30多岁的阶段,这时候他们也把孩子生了,没有压力了,因此消费、改善性购房、买车、投资等需求上升,这就是所谓的人口红利

有时候,某个时代的人受到命运的青睐,他们享受着各大周期向上的共同叠加。60后们便是如此,在他们年富力强的时候,中国“入世”,城镇化正在推进,并刚好迎来人口高峰,劳动力红利、制度红利、土地红利三者合力,让60后~70年成为中国最成功、最富有、最有机会的群体。

第二波”婴儿潮“与经济发展

这些人的孩子,出生高峰期是1987年,假设这些人25~30岁结婚,那么他们购房结婚的高峰期大约在2012~2017年,这也能解释为什么那段时间出现了房地产的牛市。

但是随着人口出生率越来越低,存量房已经能满足下一代的需求,从人口出生率及城镇化进程可以推断出:上一次房地产牛市,是人口变迁、城镇化进程的结果,现在这两大因素都已乏力,房地产的大周期牛市,我们有生之年将再也看不到了

1987年这批人将在50岁左右,要给他们的10后儿子们买房,也就是下一波房地产牛市可能会在2037~2040年前后。但我们再也看不到2017年的那种大周期上涨。

第一波“婴儿潮”(60年代)的人,已经进入50岁,消费高峰已过,接下来健康、医疗的需求会上涨。这就为什么我一直关注医疗行业,因为老龄化是最大的国情,而医疗健康是最确定的赛道。

刘易斯拐点

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

是谁给予了中国数十年的劳动力红利?是民工,也就是那些没有接受高等教育,便离开家乡打工奋斗的农村青年,但随着人口出生率下降、教育水平提高,“民工荒”将不可避免。2009年,金融危机导致全国农民工失业约2500万人,2010年,在经济刺激计划还没有完全退出的背景下却突然出现“用工荒”,福建晋江的企业缺工人数高达40%~70%。

60年代婴儿潮的出生人口,将于2020年后纷纷退休,劳动力供给减少+退休人口增加,不可避免地导致劳动力人口减少,人均工资上升(或者说人工成本上升),高通胀。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我国目前人均GDP已达12556.33美元,超过俄罗斯、墨西哥,再也不是2000年前后刚“入世”的时候,凭着极低的劳动力成本满世界抢订单的时候。

一国经济一定要发展,这就意味着人均收入(即劳动力成本)必然上升,凭借低廉工资抢订单的竞争力必然消失,中国如此,未来的印度、越南也一样。

所以可以看到:

  • “十四五”规划大力强调科技创新的力量,如数字经济、双碳产业、先进制造等,过去的粗放型模式难以为继。

  • 企业竞争力的重点会从外向型机会主义转向内在管理效率的提高,优秀的企业家、组织、管理将胜出。

  • 管理咨询、企业顾问、数字化管理等产业迎来机会。

  • 中低端制造业的订单被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抢走,再正常不过。

一切的关键在于能否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能否像美国、日本一样拥有全球话语权的企业,这是跳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

如果说以前的科技发展,是炒炒概念、编编故事,那我信。但在人均GDP突破12000美元的今天,科技发展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再也不能拿来开玩笑。

为什么提出农村振兴+城市群?

“十四五”规划中,对城市和农村都有着明确的规划,目的就在于推迟刘易斯拐点:通过制度改革+提高农业生产率,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延缓“民工荒”。但我国城市发展水平并不均衡,解决方案就是城市群,通过超级大城市+周边城市的模式,以高铁连通。

未来30年投资主题

对标美国等发达经济体,未来最有确定性的,其实是医疗。因为老龄化是板上钉钉的,60后“婴儿潮”的人们才刚刚步入老年(60岁),他们对医疗的真正需求,将在10~20年后爆发。

从发达经济体的发展路径来看,我们一定要有在全球有话语权的高附加值产业,如美国、日本、韩国的半导体产业。中国在光伏、风电、锂电等领域具备竞争优势。在劳动力成本不再低廉的前提下,任何与生产率提高有关的行业,都值得关注,如AI、先进制造。

如果中国能够顺利实现产业升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那么消费必然持续发展。不要担心人口下降导致消费人口减少,因为未来的逻辑是消费升级。美国人口只有3.3亿,却是世界上最大(浪费)的消费国,因为人均GDP高。

2022年人口负增长!看好这几个赛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