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人物评鉴-张郃 字儁乂

张郃 字儁乂

张郃(?-231年),字儁乂,冀州河间国鄚(今中国河北省任丘市)人。黄巾之乱时,张颌以韩馥的军司马身份参与镇压叛乱。韩馥死后,效力于袁绍。在攻打公孙瓒时立下不少战功,升为宁国中郎将。在官渡之战中,曹操袭击乌巢,袁绍不听张郃的劝阻,派他攻打曹操军营,结果不但没攻下,缺乏救援的乌巢也被劫了。事后,郭图诬陷张郃出言不逊,张郃等将领惧怕被追究,便投降了曹操。曹操对张郃的投降感到高兴,不但亲自迎接,之后还封他为偏将军、封都亭侯。随后张郃表现出了他的武将风姿。攻邺城,渤海败袁尚、袁谭,征乌丸,围雍奴,讨柳城,征东莱,讨管承、陈兰、梅成,平马超,破韩遂,围安定,降杨秋,与夏侯渊讨鄜贼梁兴及武都氐,平宋健,灭张鲁,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屡建战功。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率精兵万余人,分为十部,猛攻张郃。夏侯渊知张郃兵少,调部分兵力来增援,结果自己遭遇刘备军,被黄忠所杀。曹军大败,张郃同败军一起退守阳平关东。司马郭淮和督军杜袭收敛散卒,推举张郃继夏侯渊为魏军主帅。张郃指挥士兵,布置营寨,军心安定。当时刘备忌惮张颌而轻视夏侯渊,见到杀死夏侯渊,刘备说:“要杀就杀张郃,杀夏侯渊有什么用!”
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进行北伐,张郃总督各路军马,在街亭大败马谡,此后攻回早先叛降诸葛亮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令蜀汉该次北伐一无所获。不久后,张郃又被调到荆州与吴国作战,这时诸葛亮又再出祈山,魏明帝急召张郃至魏、汉边界的南郑,不久之后,诸葛亮粮尽兵退。魏明帝诏张郃还京都,拜车骑将军。
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张郃受命带兵进驻洛阳,诸葛亮因担心祁山粮道,便带蜀军回退。张郃在木门道追上蜀军交战,结果右膝中箭,不治而死。张郃死后,朝廷追谥为壮侯。
统帅 B-
(张颌从军拔邺,讨柳,征东莱,降杨秋,平宋健,克张鲁,破韩遂於渭南,摧马谡於街亭。大小数十余战,被坚执锐,所向克定。)
武力 B-
(张颌尝率亲兵搏战。及於木门,飞矢中膝而薨。)
军谋 B+
(张颌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刘备、诸葛亮皆惮之。)
智略 C-
(张颌处乱不惊,临危有决,是为机智。)
内政 D+
(张颌外勒戎旅,内存国朝,尝荐同乡卑湛为博士。)
魅力 B+
(张郃国家名将,魏朝酷重之,谓不可一日无颌。而爱乐儒士,亦然有祭遵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