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保持独立思考?也许,你应该成为一个“孤独的旅客”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这是李白的诗篇,这一句诗就有仙家气象,不愧是诗仙所作。
也许,生命就是旅程,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在进行一场苦旅。
唐寅临终前留下一篇诗作,他表达的也是类似的意思,“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不只是东方的诗人,就是西方的科学家,也有类似的观点,比如爱因斯坦就曾说他是一个“孤独的旅客”。
在爱因斯坦看来,人要保持独立的思考能力,就需要保持适当的孤独。
“我实在是一个‘孤独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属于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接近的亲人;在所有这些关系面前,我总是感觉到有一定距离并且需要保持孤独……”
孤独当然令人不适,在很多时候,孤独感甚至让人感到痛苦不堪。因此人们宁愿在虚假的热闹中流连忘返,也要躲避真实的孤独。
可爱因斯坦认为,“不为别人的意见、习惯和判断所左右”是很重要的,与别人保持距离,让自己保持孤独,可以避免很多的诱惑和干扰。
至于因此而导致的同别人关系上的疏远,其实是不足惋惜的。
毕竟,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关系并不是生产力本身。实际上,“关系”的本质是互利,是建立在彼此有价值的基础之上的。

在这个日益喧嚣的世界上,要想不被喧嚣所淹没,活出真实的自我,实在是很不容易的事。
因为渴望别人的认同和尊重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很多人的价值感和幸福感、快乐感,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
我曾见有人为了自己虚假而脆弱的面子,不惜四处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活活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小人。
不要活在别人的眼里和嘴里,当然,别人的看法不是不重要,但绝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
否则,我们就不需要努力学习和工作了,只要把心思和时间用在经营关系上就好。
如大家所知道的,社会上确实有很多人是以经营关系为职业的,他们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人际交往的节点,去促成别人的联系和交易,他从中获取“过路费”。
这样的人其实就搞错了人生的主次,自己强才是真的强,价值依附于别人,不过是寄生虫一样的行为。
有个企业家就说过这个道理,他表示年轻人存钱不如存人脉,但如果自己没有本事,那也白搭。
而要想长本事,练出能力,变得强起来。那就必须有段孤独的岁月,板凳一坐十年冷。这就跟古人读书强调“十年寒窗”,是一个道理。
要知道,孤独可以让人广大,在独处的时候能够感应天地,感知自己,去真实地面对自己和这个世界。
孤独可以让人真实和深刻,孤独可以让人洞察本质,不为假象所困扰。不过要想如此,我们也要正确认识孤独才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孤独是永恒的,世上人潮人海,但每个人都会感到深入骨髓的孤独。而且,你越是向人群靠拢,就越是“孤独寂寞冷”。
明白这点,你就会知道与孤独共存的不可躲避性。事实上,生命是旅程,没有任何一个人、一段关系可以永远存在于你的旅程中。
人为了避免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而孤独可以让人真正去思考,去倾听内心的声音,由此走向生命的自由。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会假设,“假设”是想象力的体现。“孤独的旅客”这个说法就是一种假设,而正确的假设源于独立的大脑建设——思考。毋庸置疑,独立思考对现在和以后的人们而言,会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