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材炮制的思路
“甲香一定需要炮制吗?” “降真要炮制吗?是蒸还是煮?是用茶水煮?” “乳香是不是要醋制?” “崖柏用茶煮味道会变好吗?” “檀香煮煮味道会更好闻吗?” “小茴香一定要炒制吗?” “甘松要炮制吗?” “香材用葡萄酒泡会不会有葡萄酒的香气?” “加点酵母会不会出奇迹?” “配好的香粉密封蒸一蒸会不会香味更融合?” “…”
在与香友讨论这些问题时,我往往先和香友确认一个观点,那就是制香最重要的是气味,而调控气味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会在以后展开说说),炮制是其中一种,网上已经有很多人做过炮制的介绍,我这里也不重复了。那我今天由炮制的各种方法来归纳一下炮制的机理作用。目的是为了给因炮制而困惑与盲目的香友一点脱困的思路。
首先来说中药的炮制是广义的,就是指对天然药材进行加工,包括修、蒸、煮、炒、炙、炮、焙、飞等。中药炮制的目的是基于治疗的功效而进行加工,使其化学机理发生变化。而香材的炮制不等同于中药的炮制,首先修基本都是要做的,有些作为药材全株使用,但作为香材往往只取香气浓郁部分。其次香材炮制目的基本是围绕气味进行增减移除,使之符合制香者的要求。这些需要加工的香材有的是有着明显的异味,有些是香气需要激发,有些是某种气味太过强烈,还有的不利于燃烧等等。而香材一般不会使用高温炮制,因为高温对于主要香气来源的有机挥发物来说是很大的破坏,因此除非有明确的目的,否则就不要高温加工。常见香材的炮制方法还包括浸泡、晒、蒸、煮,有时也会焙、炙、飞等。
如降真的炮制基本就是茶水浸泡和蒸煮,作用机理就是通过茶水的吸附中和和沸水的溶解来去掉多余的油脂,使之在制成香品后在高温时表现稳定无杂味。象其它如崖柏紫檀之类油性好的材料如果想要制成香品,也是要进行一定的去油操作的。
如檀香需要炮制也是浸泡和蒸煮,作用机理和降真类似,但一般檀香杂味影响不是很大,除非生腥气过于影响了制香,一般作为香材的芯材部分只需自然存放,通过自然条件下的有氧醇化即可。
以上两个主要是对香气做减法,那还有一个常用的香材-玄参的炮制是为了激发和转换香气。玄参的炮制方式和温度的不同会使它具有的苦、酸、甜三味有不同的变化,如低温烘培会使气味偏重于酸气,而高温的炒则会激发焦甜和苦味,这就需要根据香方要求或制香者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了。
还有一种耳熟能详的香材-甲香,它的炮制集去杂增减转化等方法为一体,尽可能去除其它影响物质。虽然流传的炮制方法很多,但归纳以后基本就是修、浸泡、煮、晒、炙等,作用机理就是通过清洗刮除表面的杂物,用米泔水黄泥水吸附,用碱性水水解,用醇类溶解和改性,再用蜜水煮或者炙提升温度促进热解及用蜜的香气来调和,而国外有用牛尿浸淋也是利用氨的溶解作用。另据研究用酒精和醋酸处理过后,甲香燃烧后产生的具有生殖毒性和肝毒性的化合物吡啶会基本消除。
还有龙涎香,一般都会采用酒精浸泡和暴晒,使主要入香物质龙涎酮融入酒精醇化并通过光解生成降龙涎香醚。其它一些需要醇化的动物性香材也基本可以参照此操作。
除了以上列举的几个常见炮制的情况,还有少数情况是香友自己处理一些比较新鲜的香材,以及有些根茎类的香材即使干燥后也因为有油性或糖化导致打粉困难,尤其需要香料的粉末足够细时,都要用烘干或炮制的焙来加热使其干燥。这个时候需要注意控制温度,温度过高则会导致香料中香气的挥发损失。
就如我一开始讲的,大多数香材除了基本的修整,一般都不需要炮制,那怎么来判断某种香材要不要炮制呢?这个就取决于你的目的了,只有你对原材的气味有清晰的了解,又对自己想要的香气有明确的追求,再来选择要不要炮制,用什么方法来实现以及得失。炮制不是万能的,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想当然,更不能玄学,要基于方法背后的作用机理来思考。炮制也不是万万不能的,不仅去除杂味可以用炮制,平衡不同香气也可以借用炮制手法。
好了,希望我的分享能使各位香友对香材炮制多一点清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