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了准备麻省理工的面试,我写了30多页的准备稿

2023-06-01 12:18 作者:世毕盟留学  | 我要投稿


背景:

加本商学院,主修金融,辅修数学

GPA: 3.8+

GRE: V160 + Q170 + 3.5

TOFEL: Waived

三段量化实习+一段科研



申请情况:

AD: MIT Sloan MFIN, Columbia MAFN, JHU Finmath, USC MFE

Reject: Oxford MFE, Stanford ICME

Waiting list: Cornell FE

Pending: Columbia MFE, UCLA MFE



说在前面

我不善言辞,很多事情经历过后时间过得越久就会慢慢淡忘当时的感受,整篇文章是我整个大学四年来的心路历程,从一开始在选专业到选课,再到确定申请目标,到最后拿到offer。我是非常感谢世毕盟的(尤其是我的mentor和培训师姐姐),这种感谢不是为了宣传,而是发自内心的感激。



前期准备

我是大二的时候接触到了GGU,也开始慢慢在学校里了解金工金数这个领域,并且也有在美国读研的想法,就开始申请金工的准备。和GGU签约后,很快老师安排了mentor和培训师,并且约上了第一次meeting。第一次meeting我就能感受到她们的专业。她们给我梳理了时间线,并建议我尽快考出GRE,补充数学课和编程。因此我选择了辅修数学,并且侧重于数学gpa的稳定(最后minor gpa是4.0)。在大三的时候补充了quantnetc++的网课,给自己的量化背景进一步做提升。Mentor同时建议我实习relevant>big name,所以我在找实习的时候侧重于找量化部门更加相关的实习。

关于GRE,我其实没有花太多时间准备。大二的暑假我用了近一个月突击GRE并且一战分手。其实GRE Verbal最主要的是先背好单词(我在大二下学期开始每天都花30min背,利用在学校的琐碎时间,比如食堂排队或者下课间隙,重复几次加强记忆效果),再到做题时要关注逻辑,而不是这个单词的中文解释。另外就是考试时候的心态,尽管我两次模考都没有取得非常满意的成绩,但到了真正考试的时候,我不再想是不是一定要一次考出来或者会考的很差,而是把它当成一次练习,在真正的环境中模拟一遍,考差了大不了一个月以后再战。

对于金工来说,实习是必须的。在一开始的实习中,我也总是做一些比较琐碎的事情,但在第二段实习里,我开始主动和supervisor交流沟通(也是我其中一位推荐人),他不仅在我的实习里给了很多建议和指导,同时也给我职业规划提供了很多参考帮助。后来我渐渐发现主动和别人沟通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可怕,我开始主动走出舒适圈,努力扩充自己的人际关系,因为不开口永远都不会知道结果。



申请过程

// 选校

选校的时候我和mentor还有培训师沟通了好几次,她们也和我分析了各个项目的风险,最后根据我的职业规划定下了选校。但我后来发现选校的时候考虑项目和自己背景是否match也很重要。我虽然补了不少编程课,但cs背景和Science& Engineering的同学比确实薄弱了些,所以迄今为止,我所有computational finance相关的项目都没有收到录取。最后我申请到的项目也确实是和自己背景非常match的。在查看学校项目介绍的时候会发现有些学校的课程其实自己并不喜欢,或者学校的理念和自己的职业规划不匹配,这样的学校其实申请到了也不会去的,所以多了解一下项目信息,再做决定。也是在申请过程中,我明确了自己心里最喜欢最想去的项目-MIT MFin,也开始全力准备。



// 文书

一开始写文书的时候我毫无想法,本身就很不爱表达的我不知道怎么才能写好一篇好文书。Mentor让我多关注我每一段之间的逻辑还有我的感受,我也终于明白我不需要为了迎合学校去写一篇非常fancy但不属于我自己的文书。所以我开始回忆自己整个申请的路,从自己一开始的motivation到中间做了什么准备,还有每段实习的感受,把它们串联起来。文书中还要写到职业规划或者why program,这时候项目的match就很重要了,把自己的职业规划以及特点和学校联系起来。每次我写完文书mentor都会很细致的再帮我修改并且提供建议,直到最后定稿。



// 面试&其他

整个申请季对我而言是非常难熬的,战线拉的很长以及每一天的等待都很煎熬。在11月收到了让人意外的oxford mfe面试以后,对面试有点畏惧的我只能硬着头皮开始准备,并且想为以后mit的面试做准备。GGU给我约了两次Mock Interview,也让我对真正面试没有那么畏惧。这里夸一夸GGU的mock interview,老师们非常专业,会建议从面试官的角度去思考答案。

在真正的面试里,我自我感觉良好并且问题都在mock interview出现过,但我却没有收到oxford mfe的offer,这让我开始自我怀疑,怀疑自己面试的能力。这里我真的非常感谢我的培训师,给了我非常多的鼓励和安慰。我也开始慢慢冷静下来准备其他学校的申请。二月开始各个学校也开始陆陆续续发结果了,里面ad夹杂着reject,还有很多没有消息。在收到了第一封offer哥大金数以后,我终于摆脱了失学的恐惧,但心里还是更想冲一冲自己的dream school。

为了准备mit的面试,我写了30多页的准备稿(mentor在这里给了我很多指导,比如怎么让每段回答能更好的体现自己的优点),对于每一段经历我都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比如为什么要选这个实习,为什么以后是这样的职业规划)。我也放弃了背稿子,而是在梳理了自己完整的心路历程后去和面试官进行友好谈话,我们整个过程聊的比较放松和愉快。3.8号那天,我接到了来自马塞诸塞州的电话“Welcome to MIT Sloan”,我激动的说不出话来,但我也明白,我能收到这样的offer离不开父母,教授,朋友以及GGU的帮助和支持。



关于GGU

有GGU在这几年的陪伴,我感觉自己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Mentor和培训师的专业让我在申请里少走了不少弯路,也让我逐渐看清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在培训师的鼓励下,我不断的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挑战了很多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或者自己没有想到能完成的事。感谢佳韵和淼姐,感谢帮我每次润色文书的native,帮忙预约面试的老师以及模拟面试的老师们,谢谢你们的支持和帮助!


为了准备麻省理工的面试,我写了30多页的准备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