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奥列格•米哈伊洛维奇•维诺格拉多夫(Oleg Mikhailovich Vinogradov)

2022-04-02 13:46 作者:江苏正一  | 我要投稿


前俄罗斯舞蹈家、编导和团长。他毕业于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普希金(Alexandre Ivanovitch Pouchkine)领导下的瓦格诺瓦俄罗斯芭蕾舞学院(Académie du ballet russe Vaganova),并成为一名编导,与苏联一些最重要的芭蕾舞团合作,包括基洛夫芭蕾舞团和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20世纪70年代初,他担任小剧院芭蕾舞团的艺术总监和首席编导,并于1977年成为基洛夫芭蕾舞团的艺术总监。在此期间,苏联和美国的关系升温,基洛夫芭蕾舞团几十年来首次在美国进行了几次巡回演出。

1937年8月1日,出生在列宁格勒,他的父亲死在前线,他的母亲独自抚养他。由于父母总是在工作,在工厂里轮班工作,儿子经常被单独留在家里。1958 -1965年在列宁格勒芭蕾舞学校(现在的瓦格诺瓦俄罗斯芭蕾舞学院,与努里耶夫同窗),师从亚历山大•普希金。毕业后,加入新西伯利亚芭蕾舞团(The Novosibirsk Opera)直到1968年,在那里首先成为性格舞舞者,但很快他开始为歌剧编导小的芭蕾场景,并在芭蕾大师彼得•安德烈耶维奇•古谢夫(Pyotr Andreievich Gusev)的悉心教导下走上编导之路并成为他的助理,维诺格拉多夫所编导的舞蹈独具创意,其风格介于传统与创新之间。他也参与过去芭蕾舞剧的改编工作,初而复排了《天鹅湖》一幕中的“圆舞曲”和《七美人》中的第三场,继而在1964年创作了《灰姑娘》(以后1970年在敖德萨、1973年在德累斯顿、1977年在列宁格勒、1983年在布达佩斯上演)和1965年《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后1965年在新西伯利亚、1972年在埃里温、1976年在列宁格勒上演)二部大型芭蕾舞剧。他的前两部普罗科菲耶夫古典芭蕾舞剧在俄罗斯广受欢迎,并被邀请为俄罗斯最大的芭蕾舞团——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和基洛夫芭蕾舞团创作两部作品。1967年,他为莫斯科大剧院上演了相对不为人知的芭蕾舞剧《阿塞尔》,配乐是弗拉基米尔•弗拉索夫创作。1968年,他为基洛夫剧院上演了《戈里扬卡》,年轻的编导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68-1972年,在基洛夫剧院(即玛丽娅剧院)担任编导,编导了《关不住的女儿》(1970)(后来1973年在敖德萨、1973年在萨拉托瓦、1974年在柏林、1976年在弗伦兹、1979年在里加、1980年在塔林上演)、《魔法王子》(1972)、《雅洛斯拉芙娜》等芭蕾舞剧,成绩卓然,引人注目。由他编导的《彼得鲁什卡》,全然不同于米哈伊尔•福金(Mikhail Fokine)令人感伤的原始编导与故事,而是充满活力的丰收祭典,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关注,维诺格拉多夫要求在演出时,以大编制的舞团来演岀芭蕾舞剧《彼得鲁什卡》的无比活力。

1973-1977年,调到列宁格勒小剧院芭蕾舞团(The Leningrad Maly Ballet)成为首席编导。

1977 -1997年,出任基洛夫芭蕾舞团的团长暨首席编导。当维诺格拉多夫成为基洛夫芭蕾舞团的艺术总监时,他解雇了芭蕾舞团一半以上的舞者,并招了新一代舞者进入了剧院,其中包括:阿尔蒂娜•阿西尔穆拉托娃(Altynai Asylmuratova),法鲁克•鲁兹马托夫(Farukh Ruzimatov),埃琳娜•潘科娃(Elena Pankova),利亚沙•阿尤波娃(Lhisa Lezhnina)和安娜•波利卡波娃(Anna Polikarpova)。新一代的基洛夫舞者,赢来了国际声誉,特别是阿尔蒂纳娅 •阿希穆拉娜,法库尔•卢兹马托夫和后来的伊戈尔•泽伦斯基(Igor Zelensky)。

从1977年开始,维诺格拉多夫成为基洛夫斯基的艺术总监,他尽可能地完整保持和恢复玛丽娅剧院芭蕾舞团的经典芭蕾舞剧,在新的条件下,将俄罗斯古典芭蕾舞的优秀传统发扬光大。1977年,维诺格拉多夫复排了《吉赛尔》。他说试图“回到佩蒂帕最初的设计,删除许多多余的元素。”他与苏联历史学家尤里•斯洛尼姆斯基(Yuri Slonimsky)合作创作了这部芭蕾舞剧。维诺格拉多夫说,斯洛尼姆斯基获得了佩蒂帕的原始乐谱,他说这些乐谱“纠正了许多错误”。 1978年,他为基洛夫芭蕾舞团编导了芭蕾舞剧《帕基塔》,并于1980年至2001年在巴黎歌剧院上演。先人所留下的许多经典芭蕾舞剧,已是基洛夫芭蕾舞团永远吃不完的老本,便他同时也创作了许多新作品,随着世界潮流演变,基洛夫芭蕾舞团也从封闭走向开放,也开始到西方寻找作品,早年基洛夫芭蕾舞团因意识形态因素迫使许多编导人才流亡海外,现今基洛夫以他们为傲,福金《玫瑰幽灵》(The Spectre de Rose)、《火鸟》(L'Oiseau de Feu)、《天鹅之死》(The Dying Swan)、《彼得鲁什卡》(Petrouchka)已成为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此外,基洛夫芭蕾舞团也深知拓展新舞蹈的重要性,1970年代末期,奥古斯特•布农维尔(Auguste Bournonville)创作的《仙女》(La Sylphide)和《那不勒斯》(Naples)重现在玛丽娅剧院的舞台上。另外也演出了布罗尼斯拉娃•福米尼特奇娜•尼金斯卡(Bronislava Fominitshna Nijinska)的《婚礼》(Les Noces)、瓦斯拉夫•尼金斯基的《春之祭》(Le sacre du printemps)、杰罗姆•罗宾斯(Jerome Robbins)《在夜晚》(In the Night),安东•图德(Antony Tudor)的《树叶飘零/落叶之诗》(The Leaves are Fading)和《丁香花园》(The Lilac Garden)及威廉•福西斯(William Forsythe)等人的现代舞作品,在在证明了基洛夫芭蕾朝全方位发展的雄心。同时,增加到西方巡回演出次数。



1986年,基洛夫芭蕾舞团22年来首次在美国演出,当时美国和苏联的关系正在解冻。娜塔莉亚•马卡洛娃(Natalia Makarova)于1970年从基洛夫芭蕾舞团出走,她被允许再次与基洛夫芭蕾舞团共舞,基洛夫芭蕾舞团也被允许与美国的主要舞蹈团共舞。在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Mikhail gorbachev)宽松的政策下,维诺格拉多夫可以独立决定芭蕾舞团的剧目(过去,剧目必须得到委员会的批准)。1987年,基洛夫芭蕾舞团只有39名舞者巡演,表演的是芭蕾选段,而不是全本芭蕾舞剧。此次巡演的编导包括鲍里斯•艾夫曼(Boris Eifmann)、德米特里•布莱恩特塞夫(Dmitry Bryantsev)和莫里斯•贝雅(Maurice Béjart)《浮士德》(Faust)中的片段。在1989年的美国巡演中,基洛夫芭蕾舞团表演了广泛的古典和当代作品,包括《海盗》、《睡美人》和《帕基塔》。他们还表演了维诺格拉多夫的原创芭蕾舞剧《波将金战舰》和乔治•巴兰钦(George Balanchine)编导的两部芭蕾舞剧《苏格兰交响曲》(Scotch Symphony)和《主题与变奏曲》(Theme and Variations)。

基洛夫芭蕾舞团在1989年之前从未演出过杰出的芭蕾编导大师乔治•巴兰钦编导的芭蕾舞剧,他的职业生涯是在圣彼得堡开始的。巴兰钦基金会只允许巴兰钦的作品在“巴兰钦风格”训练的芭蕾大师的监督下演出。维诺格拉多夫帮助将乔治•巴兰钦的芭蕾作品首次授权带到俄罗斯。其中有:《四种气质》(The Four Temperaments)、《主题与变奏》(Theme and Variations)、《圆舞曲》(Waltz)等作品。未来十年,看到芭蕾舞团制作并公演了丰富的剧目,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初最主要编导的作品:肯里思•麦克米伦(Kenneth MacMillan的《曼侬》(Manon),及约翰•纽迈耶(John Neumeier)的《今与往》(Now and Then)、《春天和秋天》(Spring and Fall.)、《空白页之歌》(Sounds of Empty Pages)(由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凯(Alfred Schnittke)作曲)等舞作。

维诺格拉多夫成为第一个邀请莫里斯•贝雅和罗兰•佩蒂(Roland Petit)为基洛夫芭蕾舞团编导作品的芭蕾大师, 1991年,《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写道,基洛夫芭蕾舞团已经开始“摆脱共产主义的束缚”《向西方艺术家和影响敞开大门”。关于安东尼•图德(Antony Tudor)的编导给俄罗斯芭蕾舞演员带来的挑战,维诺格拉多夫说:“图德对我们的舞者来说比巴兰钦更难。他指出,卢佩•塞拉诺(Lilac Garden)在图德的《丁香花园》的舞蹈给他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到1991年,基洛夫芭蕾舞团的主要舞者名单从21人减少到只有10人,一些著名的舞者不再与芭蕾舞团合作,包括法库克•卢兹马托夫、嘉琳娜•梅泽赛娃(Galina Mezentseva)和埃琳娜•潘科娃。当年基洛夫在美国巡演时,安德烈•利耶帕(Andris Liepa)、维罗妮卡•伊万诺娃(Veronika Ivanova)和伊戈尔•泽伦斯基都是新加入的芭蕾舞团的成员。

基洛夫芭蕾舞学校(Kirov La Kirov Ballet School),也被称为环球芭蕾舞学院(Universal Ballet Academy),于1990年在华盛顿特区开业。戈尔巴乔夫时代的开放政策使维诺格拉多夫得以在俄罗斯担任基洛夫芭蕾舞团的艺术总监,并每年在美国担任环球芭蕾舞学院的艺术总监四个月。虽然维诺格拉多夫本人不是学校的教师,但他任命了四名俄语教师来教授一个基于俄罗斯瓦岗诺娃(Vaganova)项目的计划:柳德米拉•萨哈罗娃(Ludmila Sakharova)、尼古拉•莫洛佐夫(Nikolai Morozov)、柳德米拉•莫尔科维娜(Ludmilla Morkovina)和阿扎里•普利塞茨基(Azari Plissetski)。

1991年,奥列格·米哈伊洛维奇创立了玛丽娅芭剧院的小型芭蕾舞团,并于1994年更名为圣彼得堡室内芭蕾舞团。

在他担任艺术总监在这段时间里,他在艺术界获得了巨大的影响力,与党的领导层建立了更大的联系,总的来说,他是一个在俄罗斯社会中不需要遵守所有规则的人。作为艺术精英的维诺格拉多夫达到了顶峰。政党官员帮助他获得稀缺的商品,分配公寓,帮助他解决家庭问题。作为回报,“有创造力的人”被邀请参加演出、介绍明星、举办节日活动——无论是公开的还是“私人的”。此外,由于玛丽娅芭蕾舞团在世界各地都有巡回演出合同,因此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芭蕾舞团。因此,剧院的艺术管理涉及到大多数苏联公民从未梦想过的领域。当苏联联盟崩溃时,首席芭蕾舞演员的联系和影响力给了维诺多夫难以置信的机会。到那时,维诺多夫已经管理了将近15年的芭蕾舞团(1977-1996年)。他在那里建立了不可动摇的秩序,巩固了控制,使剧院恢复了玛丽娅剧院的历史名声。他也是国内芭蕾舞史上第一个获得能在海外编舞的人。但这些活动的另一面也变成了维诺格拉多夫离开剧院的可耻理由。

有传言说,在这段时间里,维诺格拉多夫在美国拥有别墅和大量古董,其中包括从玛丽娅剧院运出的物品。他在最后一刻把其中一个水晶吊灯放回了剧院。


此外,剧院的剧目政策对许多受欢迎的艺术家来说并不理想。他们离开了维诺格拉多夫管理的玛丽娅剧院,大部分时间都没有去任何地方,因为他们没有机会在自己的剧院里表演。但最重要的是,这位艺术总监控制着玛丽娅剧院赚来的钱,但却由剧院管理层获得和分配。即使是粗略估计,那里的数字也达到了数百万。那笔钱是剧团里没人见过的。

这里有二个说法:

1.管方的说法,1995年,加拿大经理人约翰·克里普东(John Krypton)向俄罗斯调查机构申斥,他被玛丽娅芭蕾舞团的高管敲诈勒索。经理组织了国际戏剧的巡回演出和拍摄,由玛丽娅剧院的艺术家在海外演出。一张DVD价值25美元,销量高达数百万美元。据克里普东说,他保留了10%的收入,90%的收入给了剧院。但在剧院里,这样的钱从来没有入帐。很多拍摄都没有任何合同。所以,所有的资金都是通过黑钱流入的,然后在剧院的管理层中消失了。

当时,玛丽娅芭蕾舞团的团长是阿纳托利·马尔科夫(Anatoly Malkov)和他的副手弗拉基米尔·唐科(Vladimir Tanko)。克里普东带着1万美金给马尔科夫来到玛丽娅芭蕾舞团,要求签订一份新的合同,但马尔科夫没有签合同。特工先是拘留了马尔科夫,然后是维诺格拉多夫,在芭蕾舞团没收了14.2万美元的现金,以及约80万美元的银行支票。据克里普东透露,自1990年政府垮台以来,他一直与维诺格拉多夫合作。1992年,克里普东成为玛丽娅芭蕾舞团在全球的唯一代表,但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他从组织巡回演出中获得的收入,有95%需要以现金形式支付,或转入到剧院领导指定的账户。克里普东同意了:与玛丽娅芭蕾舞团的合作将他的地位提升到了难以置信的高度。在那之后,每一次在国外演出,马尔科夫和他的副手唐科,根据克里普东的证词,他们获得了利益。在巡回演出结束后,克里普东将“现金”交给他的俄罗斯合作伙伴,作为进一步合作的保证。这一切都是通过维诺格拉多夫进行的,而维诺格拉多夫通常都是亲自与经理人联系。新的巡回演出合同分别“预付费”。此外,所有的演出费用都被转到了一家荷兰名为萨安特(Samanth)公司的账户上,甚至都没能到达剧院。

调查尚未完成,维诺格拉多夫部分承认了自己的罪行,音乐总监瓦莱里·捷杰耶夫(Valery Gergiev)向当局表示,玛丽娅剧院过去几年赚的钱问题应该彻底解决。

2.维诺格拉多夫的说法:加拿大经理人利用巡演所得的资金建立了一个瑞士赞助基金,直接向玛丽娅芭蕾舞团提供财政支持,比如服装和布景。据说,国家的钱只用于瓦莱里·捷杰耶夫和歌剧院的需要,芭蕾舞演员都经历了困难,没有服装,没有布景,没有正常的供应。这是一个基金会,而不是艺术总监和团长本人,从这次巡演中获得了大部分利润。然后,从基金中获得所需的资金,以艺术总监的名义,作为对特定制作的有针对性的赞助,使这些资金不可能与玛丽娅剧院共享。

维诺格拉多夫说,他手上有一段视频,证实他没有收到克里普东的个人贿赂。经理人唯一一次把钱交给他的时候,钱是给两个芭蕾舞演员的,他们认为赞助资金应该属于他们。没收的钱的来源仍然不明。

就在那时,同样的故事发生了,毒药差点毁了维诺格拉多夫的生命。丑闻发生后不久,收钱的芭蕾舞演员就去了美国,但过了一段时间,他回到玛丽娅芭蕾舞团,创作了他最好的作品之一《罗密欧与朱丽叶》。到达一周后,维诺格拉多夫在剧院里生病了。他被紧急送往军事医学院,在那里他被医生诊断出轻微中风,并开始紧急治疗,维诺格拉多夫迅速恢复了健康。

几天后,在维诺格拉多夫他的办公室里的灯下,发现了一个安瓿瓶,中间裂开了。他把这可疑的东西交给了一位熟悉的专家。他们发现了导致心脏衰竭的气体的痕迹。气体的激活是由加热引起的——台灯的加热就足够了。艺术总监获救的原因是瓶子坏了,办公室的灯也没亮多久,因为维诺格拉多夫那天不在他的办公室里,他在排练。

有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一次失败的暗杀企图。两周后,维诺格拉多夫在他公寓里遭到两名蒙面男子袭击。那名芭蕾舞演员是袭击者之一,几天后,他放弃了排练,飞往美国,再也没有回到玛丽娅芭蕾舞团。维诺格拉多夫没有说出暗杀者的名字。但根据他的评论,毒药瓶只能由剧院工作人员放的。

维诺格拉多夫说最主要的原因是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显然是在妨碍别人。在全国所有的艺术机构中,玛丽娅芭蕾舞团当时给政府带来了最多的钱。芭蕾的水平如此之高,以至于外国经理与我们签订了最有利的合同。没有人比我们高,一场演出的报酬从35000美元到55000美元不等,我们每两到三个月巡回演出一次。这就是他们想要的钱。

起初,有人问他是否厌倦了剧院,也许他应该离开,因为他在国外工作很努力。他经常被邀请在国外做了很多工作。然后制裁开始了:轮胎被扎破,玻璃被打碎,公寓被烧。第一次暗杀,第二次,我的头被撞了,被折磨了几个小时,他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他被跟踪了,不得不雇佣保安。花了一年半的时间从一个家剧院到另一个剧院。然后是第三次被毒。在那之后,他决定离开这个国家。

1996年,由于一系列行政和财政上的丑闻,被迫在同年底辞职,维诺格拉多夫不再担任芭蕾舞团的艺术总监,1997年,由马克哈尔•瓦齐耶夫(Makharbek Vaziev)接替。

1998年,维诺格拉多夫成为韩国首尔环球芭蕾舞团和华盛顿基洛夫芭蕾舞学校(Kirov Ballet School à Washington DC)的艺术总监,并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芭蕾舞团(Ballet Stanislavsky)编导了《关不住的女儿》等作品。2008年2月,他离开首尔芭蕾舞团,加入米哈伊洛夫斯基芭蕾舞团(Mikhailovsky Ballet)担任副艺术总监。

维诺格拉多夫继续教书和编导。他是国际青年芭蕾舞节的客座教授和编导,与古典舞蹈联盟合作,由芭蕾舞教师雅内L.施普林格(Janet L.Springer)指导。

他在敖德萨、明斯克、里加、塔林、伏龙芝、德累斯顿、布达佩斯、索非亚、柏林等地开办芭蕾舞团。

他编导的《灰姑娘》于2006在(莫斯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涅米洛维奇-丹琴科剧院上演、2007年《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圣彼得堡上演、2006年《罗密欧与朱丽叶》在首尔上演。

2009年,他被任命为音乐剧院的院长,并被任命为圣彼得堡歌剧院芭蕾舞团和科萨科夫芭蕾舞学院的院长。

维诺格拉多夫爱情生活也很幸福,他结婚了并有一个儿子阿特姆(Artem),这个男孩从小就对历史和古代文明感兴趣。他五岁时自学了阿拉伯语。

2007年,他发表了一篇题为《芭蕾舞大师的忏悔》的书。这本书讲述了编舞的个人生活和职业。作者揭开了创作过程和幕后阴谋的面纱。

 

A,所获荣誉和奖项:

1969年,获得达吉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荣誉艺术家

1970年,获得俄罗斯国家艺术家

1976年,获得苏联国家艺术家

1977年,获得列宁共青团奖

1983年,获得苏联人民艺术家

1987年,获得芝加哥毕加索金舞者奖

1988年,获得法国电影导演金狮奖

1990年,获得英国劳伦斯·奥利维尔奖

1990年,获得法国文学艺术勋章

莫斯科美学和文科学院院士

 

B.编导的作品:

1964年,《灰姑娘》(Cinderella)由普罗科菲耶夫作曲

1965年,《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由普罗科菲耶夫作曲

1967年,《阿塞尔》(Asel)由弗拉基米尔•弗拉索夫(Vladimir Vlasov)作曲

1968年,《山地女孩》由穆拉德·凯拉耶夫(Murad Kajlayev)

1968年,《戈里扬卡》(Goryanka)由弗拉基米尔•弗拉索夫作曲

1969年,《二个人》由阿里夫·梅利科夫(Arif Melikov)作曲

1969年,《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由普罗科菲耶夫作曲

1970年,《山地女孩》由穆拉德·凯拉耶夫作曲

1972年,《魔法王子》(The Enchanted Prince)由布里顿作曲

1974年,《雅洛斯拉芙娜》(Yaroslavna)

1977年,《吉赛尔》(Giselle)

1977年,《教育诗歌》

1978年,《帕基塔》(Paquita)

1979年,《古萨民谣》

1980年,《隆达山的仙女》由格里格作曲

1980年,《钦差大臣》由亚历山大·柴可夫斯基(Alexander Tchaikovsky)作曲

1983年,《旧约》

1985年,《黑豹皮的骑士》(The Knight in the Panther's Skin)由亚历山德雷·马查瓦利亚尼(Aleksandre Machavariani )作曲

1986年,《战舰波将金号》(Battleship Potemkin)由亚历山大·柴可夫斯基(Alexander Tchaikovsky)作曲

1986年,《彼得鲁什卡》(Petrouchka)由斯特拉文斯基作曲

1992年,《葛蓓莉娅》

1994年,《关不住的女儿》(La Fille Mal Gardee)



奥列格•米哈伊洛维奇•维诺格拉多夫(Oleg Mikhailovich Vinogradov)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