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永远值得
有问题可以直接评论问我,我平心静气地和你讨论,希望你能抱着客观谦逊的态度,而不是指指点点自以为是。
是不是对某些人来说,剧情一定要是复杂的充满波折的才是好电影?是不是只有把故事原原本本完完整整地摊开讲给你看才是好电影?是不是提到一点社会热点问题就一定讲的是这个问题,没讲就是“消费”?是不是只要能抓住一个点不放、纠结着过不去就证明这部电影不好?
首先我认为深海的剧情很棒。我是在看完剧透去的,所以全程知道前面深海大饭店的一切都是梦,但这虽然影响了我的观影体验,却并不影响我被它的故事吸引。很多人说叙事节奏不行、前面太空、转折突兀,可是并不如此啊。即使是梦,深海大饭店的故事也是充实的。事实上参宿在深海大饭店的经历并没有占据多少篇幅,也就一首歌的时间,然后很快就推了主线、参宿被丢下南河救她、然后去找深海之眼、最后梦醒。其中还有在南河和参宿的对话里的主旨,“就是你这笑,太假,不真”“不想笑就不笑,想哭就大声哭”“再也不用为别人,活着”……
很多人说剧情没有逻辑,找不到主线,一会找妈妈一会不找,一会去抓海精灵去深海之眼。这是梦啊,这是一个梦,是参宿为出发点做的梦。一切发展都是依赖她的情绪变化而做出的。其实她心里知道妈妈是不在乎她了,所以她一直说“找妈妈”其实是想要找那个温暖的港湾,在深海号上她体会了被接纳的温暖,有了安全感所以不再找妈妈,梦里的妈妈也变成了南河。是不是有些人只能理解外物推动造成的剧情变化,理解不了人的主观情绪?
关于电影主旨。很多人骂它消费抑郁症,骂它讲抑郁没讲好。从哪里看出来消费抑郁症的……何谓“消费”?宣传的时候有提过一句参宿的抑郁症吗?有提过这部电影讲的是抑郁症吗?压根没有!所以电影的重心根本不在抑郁症,抑郁症只是参宿的一个补充设定,并非重点。她的抑郁症只是为了突出她不被关心、被忽视、孤僻的特点,不是为了讲治愈讲如何对待抑郁症。如果看到一个社会热点的词就原地高潮,想当然地认为电影就是要讲它,那理解不了电影也就理所应当。
那么电影的主旨是什么呢?真的是救赎吗?真的是以男主的牺牲换女主的命吗?并不。“献给走过漫漫长夜的你”,献给的是在生活中有过困顿有过挫折有过不安,但仍坚强走过来的人。这恰恰就是南河的形象。他生活困顿潦倒,放弃自己的画家梦想背井离乡,画上小丑的妆容卖笑,勉强温饱。他为什么会在风暴天到甲板上抽烟?因为他并不积极,他和参宿一样,是个很孤独的人。但他仍会选择奋不顾身去救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会努力让她醒着不让她睡。改变参宿的是这种震撼人心的生命的力量,而非南河的死亡。
这部电影一点也不差,要看你是以什么态度去看它。看一乐?钻牛角尖?都不可取。如果只是因为自己不喜欢而给它打一星,莫非太自我太傲慢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