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通情达理

1
几人进了难民身边的院子。邮差进门时犹豫了一下,转身掏出几个铜板放在难民身边,铜板在地上滚动,难民捡起了身前的一个看了看,对滚开的几个却视若无睹。几个难民甚至对视着笑了笑,那表情和神情都不像难民。
这段跟六品的我日你祖宗一个道理。
熙熙攘攘,无非名利。
我日你祖宗都听不懂,就是不要名了。
铜板都不认识了,钱都不拾了,就是不要利了。
苏打绿在《我赖你》中唱:
我不要天
我不要地
我懒在这里
我赖在这里
赖着你
就赖你
我赖你。
恰恰相反,鬼子小名小利都不图了,图中国的天高地迥,挺可怕的。
当然,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这个时候的刘邦,也是让亚父范增觉得挺可怕的。
2
欧阳体力不支,也坐在他们几米开外歇息。他微笑着看了看他们,“老乡们好!”对方几个人回望了一眼,目光是狐疑的,欧阳把那理解成对陌生人的警惕。他笑了笑掏出干粮,是思枫为他预备好的点心,欧阳想了想把那一整包给对方扔了过去,“你们吃吧,反正我要回家了。”那包点心在几个难民手上传来传去,传了一溜却没人吃。
邮差把铜板给了他以为的难民,想的是,反正,我就要离开了,用不着。
欧阳把干粮给了他以为的老乡,想的是,反正,我就要回家了,用不着。
平头百姓活得就是一个衣食住行,要是连这个都不为,就不是平头百姓。
3
“不要杀……”话未说完,六品已一刀落下,他回头瞪着欧阳,“不杀?他穿了我大舅的衣裳。”
《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人家刘邦对韩信,是解衣衣之,推食食之。
鬼子对六品他舅却是杀掉然后抢衣服乔装,抢完粮食后烧光,不怪六品要日鬼子祖宗。
4
“我来背你。”六品笑了笑伸出手来。他是这种人,丢失了自己的牵挂就愿意把别人的牵挂当成自己的。
谁能与我同醉,相知年年岁岁?
同,通,共同,共通,同情,通情达理,同理。
5
“该来的总会来,只要咱别坐在这儿干等。”他给自己和六品一并打着气,“哈哈,国难当头,岂能坐视?”他挣扎着爬了起来。
所以,你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6
局势未定,龙文章也无心追,他更关注的是那挺压得他部下动弹不得的机枪。他的准星套住了那机枪手闪动的头颅,一枪后,那机枪终于哑了。
套马的汉子你威武雄壮。
7
“我是四道风,手上两道风,脚底两道风。”
想起张艺谋导演的《英雄》,秦国的将士们山呼海啸:风!风!大风!大风!
8
沙观止一愣,“要枪?侄儿你又不入我的帮会,要枪干什么?”“一早不入会,是我不乐意被人管,后来,我不想欺侮穷哥们儿。要枪……是因为要用枪。”“你不入帮会,没枪在手,人最多是欺侮你。你有枪在手,又没个后台,人出手就会致你死地。”“我今天没枪在手,人一样要致我死地。”
行有行规。
不如帮会,不耍光棍,又没有枪,人也就是欺负欺负你而已。
比如《刀锋1937》当中杀了中和堂丰字辈田丰林的郑树森,接下来迎接他的就是一波又一波的截杀,刺杀,暗杀。
9
“你给我滚回来。”李六野低吼。四道风乐了,“给你?哈哈。”“敢跟我这么说话的人都死光了。”四道风笑得直拿脚跺地,“对对,再跟我这么说话,我就笑死了。”
李六野跟人耍狠,那是真的狠,偏就是四道风老是这么逗他,李六野确乎是也没法拿四道风怎么着,然而,四道风的兄弟,可被殃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