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怪·谈推理 01 | 五个故事 就让他成为了侦探小说的鼻祖

2018-06-11 17:37 作者:我是怪异君  | 我要投稿


五个故事 就让他成为了侦探小说的鼻祖

文/疏影  推理顾问/弃之竹


话说有一部叫《文豪野犬》的漫画,它很特别的一点就在于里面的角色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大作家。

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样自己专属的异能,这个能力来源于他们各自的代表作品,比如说有的人可以在空间中投影幻象(谷崎润一郎异能「细雪」)、有的人可以预言未来(织田作之助异能「天衣无缝」)、有的人可以操控别人的精神(梦野久作异能「脑髓地狱」)之类的。

在这之中,有一个超受欢迎的角色,他是异能名为「莫格街的黑猫」的病娇少年,作为“组合”的首席策划者,最喜欢的东西是推理小说和浣熊。(这个设定莫名有点萌是怎么回事?)

漫画《文豪野犬》中埃德加·爱伦·坡形象

如果是喜欢侦探小说的人,听到这个异能名字大概就能够猜出来他是谁了,那就是——埃德加·爱伦·坡

不过漫画毕竟是以现实为原型改编的,不能当做历史完全相信。所以,要想了解这位大名鼎鼎的侦探小说祖师爷的话,就接着往下看吧!


PART1 摩羯座作家的神秘定律

之前有人做过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星座盘点(???),得出一个结论——处女座和摩羯座,是作家最稀缺的两家。

大概是因为土象星座的特点是有意回避聚光灯吧,所以他们希望别人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作品而不是自己身上。

如果说处女座是专注于用文字去传达些什么的心流写作,那么摩羯座则更苦逼,他们就像是作家里的苦行僧——勤勉敬业笔耕不辍,而且往往一生颠沛流离,困窘不已。

爱伦·坡发表的第一篇侦探小说

最为人所知的大概是村上春树了,不但产出稳定,而且质量也很高。对于他来说“作家”是一个职业,坚持35年每天定时定点码字就是他的职业素养。他的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可即便他每年都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却至今都没能捧走那块奖牌。

 最苦命的大概是杰克·伦敦。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他8岁就开始打工,从来没接受过什么正规教育。却在16年间以自己颠沛流离的经历为灵感写出了50部作品,而且还成为了整个欧洲作品被翻译最多的美国作家。但他活着的时候却没能享受到这等待遇,40岁就因为服药过量而英年早逝。

这一神秘定律在爱伦·坡身上也成立,而且很巧,他和杰克·伦敦一样也只活了40岁(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不朽的传奇,作家的天赋与艺术家的灵魂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而且他的涉猎极为广泛,对于整个西方文学史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是哥特小说甚至哥特文化的象征符号,还是世界侦探小说家的鼻祖

爱伦·坡漫画形象

柯南道尔也对他特别推崇,曾经评价说“走侦探小说这条路的人,都会看见爱伦·坡的脚印。”但其实说来,爱伦·坡并不是个“纯血统”的侦探小说家,他写这个类型实在是有些玩票性质的。只写了5篇侦探小说,但是却奠定了侦探小说中几乎所有方面的设定,就连大家耳熟能详的福尔摩斯和柯南里面都参考了他的梗。

比如说福尔摩斯能够通过细节推断人物身份的人设,通过丈量树影长度来判断宝藏位置的情节,以及柯南里最喜欢用的看起来最不可能犯罪的人就是凶手的套路,其实灵感都是来自爱伦·坡的作品。


PART2 一个老天赏饭吃的孤儿

生活总是这样,没有无条件的偏袒。在给了一个人超凡的天分之时,就必然要从他身上拿走些什么,爱伦·坡也不例外。他刚出生父亲就离家出走一去不归,可祸不单行,他两岁的时候母亲又病重离世。

后来他被爱伦夫妇收养,在10岁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文学天赋,那个时候他就已经开始写双行体讽刺诗(一种你不需要知道是什么只要知道很厉害就好了的西欧格律诗)了。

从军是那个时候很多男生的理想,而他进入了世界第一的西点军校。在那个时候他开始显露出了自己的嘴炮属性,在训练之余,他写了很多吐槽自己教官的滑稽诗并且广为流传,成为了同学之中的人气担当,在军校里混得风生水起。

但命运在给你一个甜枣的时候总会再附赠你一个巴掌。没过几个月,他的养父就劈腿别的女人,并且和他断绝了关系

埃德加·爱伦·坡在里士满居住的房子

这个可怜的孩子在一瞬间就成为了弃儿。当初在被收养的时候压根就没走法定程序,所以事实上这段关系本身是没有任何法律效力的。虽然被冠以养父的姓氏,但他实质上还是一个两岁没了娘的孤儿。

离开学校之后,真正的问题才开始摆在面前。为了维持生计,他开始了全职写作的生活。因为之前积攒下的好人缘,他从同学那借到了一笔钱用来出版自己的诗集。但并没有什么用,他还是很穷。不得已,他只能够不停地向杂志社投稿,希望赚点稿费来补贴家用。

作家这种职业就好比我们现在的自媒体人,在真正非常成功之前都是没有稳定收入的。大多数人熬不到自己成名的那一天,梦想就已经饿死了。


PART3 **控的最高修养

迫于生活的困窘,他不得已搬到了姨妈家居住,却因此认识了改变他一生的人。(喜欢妹妹不是我的错,错的是世界!)

弗吉尼亚·克莱姆

他第一次见到自己表妹弗吉尼亚·克莱姆的时候,她还只有8岁,安静乖巧肉嘟嘟,贼萌。作为对姨妈收留自己的报答,他一边在继续写着自己的小说,一边在空余时间教小妹妹念书。

有一句很俗的话是“智慧是最高级的性感”。虽然说小**也喜欢王子型,但是如果对方才高八斗阅尽千帆,即使丑一点也还是能够接受的。

尤其是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的女孩子来说,这个成熟而陌生的小哥哥简直是太有故事了。同处一个屋檐下,暧昧总会慢慢发酵成爱情。随着两个人的朝夕相处,他们之间的感情也日益加深。

之后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5年之后,爱伦·坡迎娶了他只有13岁的表妹。事实上,这段兄妹之间的禁断之恋并没有旁人预想的那样“短命”。而且恰恰相反,她是他最坚定的支持者,陪伴他度过了最艰苦的岁月;他也履行了结婚之初对她的誓言,对她至死忠贞不渝。

爱伦·坡创作手稿

婚后,爱伦·坡进入了自己一生中文学创作的鼎盛时期(用爱发电)。虽然生活处境一直十分窘迫,但好在最后他得到了一份在《格雷厄姆杂志》担任编辑的工作。在这个杂志上,他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侦探小说《莫格街谋杀案》,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第一篇侦探小说,第一个密室杀人案情节的诞生。(这个设定在后世推理小说中的出场率都居高不下)


PART4 侦探爱伦·坡上线

爱伦·坡本人并不爱玩什么叙事诡计,他作品的风格是real耿直的,将一切谜题指向真相的线索都铺在读者眼前,却偏偏令人怎么也猜不到正确的答案。每当谜底揭开,都会给人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恍然大悟的感觉。

总结来说就是两句话——“看上去最不可能的答案才是正确的”以及“不要只想做了什么,而要看到没做什么”,而这也就是推理的真正要义所在。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他的几篇代表作里都为后世提供了什么梗吧!

爱伦·坡侦探作品

①密室杀人

《莫格街谋杀案》有些特殊,因为这起案件的真正凶手并不是人类。变态凶残的断头分尸、神秘莫测的嘶吼尖叫、远超常人力量的致死力度、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密室杀人,却并不是什么超自然力悬疑小说,这也成为了日后成千上万密室小说的开山之作。

②安乐椅侦探

《玛丽罗杰疑案》是爱伦·坡时隔一年之后推出的第二篇侦探小说。这篇小说作为《莫格街谋杀案》的后续,主角杜宾转型为安乐椅侦探。如果说此前他还依靠勘察现场作为搜集证据一环,那么在这个故事中他就真正做到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仅利用手头现有的材料就能够进行推理破案,将推理的魅力展现到了极致。

③密码破译

《金甲虫》则是破解密码的主题,在这个故事中没有侦探小说中常见的凶杀命案发生,更倾向于通过留下的密码线索展开分析找出答案。这种密码破译的剧情设定影响非常深远,不仅在后续侦探小说中发展成为死亡留言的形式,而且在其他小说类型中也有运用,比如福尔摩斯系列中《跳舞的小人》和《恐怖谷》。

心理盲区

《被窃的信》讲的就是一个“灯下黑”的故事,在F.W.克劳夫兹堪称最完美不在场证明的作品《迷桶》中也是运用了这样的一个心理诡计。只要利用人的心理盲区可以让一个被视线追寻的物体消失在众目睽睽之中。

 犯罪心理

《你就是杀人凶手》算得上是犯罪心理主题的开端。在这之中第一次创造了虚假线索,第一次利用了弹道学原理,第一次出现了凶手指认的结局反转,起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这些作品可以说是为日后侦探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的情节设计与叙事方式即使是在170多年以后的今天,都仍然在为我们所借鉴。

当然啦,他对文学界的贡献并不止这些,像《黑猫》这篇作为哥特文学的代表,充分展现了他对情景氛围的塑造能力,透过他的文字甚至能让读者有一种从心底渗出的恶寒之感,而文中将尸体嵌入墙壁的设计也正是我们至今小说中都经常会出现的水泥封尸情节。

虽然被后人捧上神坛,却无法消减他一生的坎坷

回到故事的最后。

他的妻子终日缠绵病榻溘然长逝,而他,这个历尽磨难、悲情浪漫的角色也在贫穷与疾病交加中走入自己的坟墓。他的伟大在于即使生活赐他以苦难,他也能将苦难谱写成侦探小说历史的华章。

有人说,他的作品因为超越了那个时代,所以只有在五十年以后、一百年以后才能真正被人所认识。几乎所有在各个学问和艺术上的大师都是殉道者,这些非凡的人物都在贫困苦难中度过自己的一生。直至他们与时代的苦斗终于落幕,不朽的月桂花环才向他们招手。

毕竟正如席勒所说——

沉重的铠甲化为翅膀的羽毛,

短暂的是苦痛,恒久的是欢乐。


怪·谈推理 01 | 五个故事 就让他成为了侦探小说的鼻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